太行山,不止是“一座山” | “我们的苍山翠岭”⑤

太行山,不止是“一座山” | “我们的苍山翠岭”⑤
2024年10月05日 08:30 中国气象局

人们常说地理与气候塑造了人类文明

而地理条件尤其是那些高耸入云抑或连绵不绝的山脉

又细致雕刻出不同的天气气候环境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神奇土地上

就有着一批苍山翠岭深刻影响着天气气候

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与宝藏这一期,我们来到太行山

01.

“太”者,大也

“行”者,行列也

太行者

一系列高大山脉也

太行山

不止是“一座山”

它北起北京西山

南达黄河北岸

西接黄土高原

东临华北平原

将华北大地一分为二

是中国地形第二、第三阶梯的

分界线

也是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

分界线

它号称“八百里太行”

实际长度却超800公里

太行与黄河

以一山一河之力

命名了今天的“山河四省”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天山地形示意图 制图:李倩 审核:邵俊年

它如“大地脊骨”

分割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沿着这条“脊线”

我们看到

山脉连绵横亘

盆地镶嵌其间

华北地貌由此铸就

也就有了

“太行一山起,华北万物生”

地形广阔纵深

地貌结构复杂

太行山

已远不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

单一山脉

而是

太行山系

02.

太行山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季

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

地貌与降水紧密相连

太行山对华北的塑造

就是从降水开始

高耸的山地

阻滞了夏季风的脚步

让迎风坡更易形成暴雨区

所以

太行山脉以西地区

高温日数、降水量、暴雨频次

明显小于山脉以东地区

迎风坡降水示意动画

而同样高度的山脉

位于不同的纬度

迎风坡降水也会不同

太行山与华北平原

相对高度差约1500米

这里的降水

集中在太行山东侧

300米到500米高度的山坡上

而山顶降水量并不大

这是由于水汽在大气中分布不均导致

通常越接近地面

水汽含量越高

在低纬度地区

由于气温较高、蒸发作用强

更多水汽进入更高层的大气中

所以相同的海拔高度

位于更低纬度的苍山

其山顶也能够出现丰沛的降水

太行山脉虽不算极高,但也足以成为山西与河南、河北之间的一道屏障。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

太行山的冬天

还会出现一种回流降水现象

这是因为

冷空气从西北南下到太行山

当低层的冷空气还堆积在山前时

高层的冷空气已经翻过了山顶

并下沉在地面形成一个高压

产生与原先冷空气方向相反的气流

同时带动渤海湾的水汽输送

造就了回流降水

数年来

华北地区多个极端暴雨事件

与太行山地形地势密不可分

相关研究一直是气象部门的

重中之重

03.

太行山

虽有百岭互连、千峰耸立

却并没有阻碍人与水的脚步

借助高原与平原的巨大落差

沁河、漳河、滹沱河、沙河

唐河、拒马河、永定河等河流

横切太行山主脉

流入华北平原

滋养千里沃土

水口连着隘口成为重要的通道

“太行八陉”由此诞生

太行八陉示意图 来源:地道风物

这也孕育了太行山东西两侧

两条辉煌的古城市带

太行西麓的汾河谷地

晋阳、平城、侯马、平阳

记录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际会

太行东的河南、河北一带

祖乙迁邢、盘庚都殷

安阳、灵寿、邯郸、邺城、北京

几乎就是一部自夏商至明清的

中国城市史

拒马河从太行山蜿蜒穿过 来源:视觉中国

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

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

让太行山区域

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遗存密度

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最近大火的《黑神话:悟空》

中国古建筑和文化元素

在游戏的36处取景地

山西独揽27个

包含“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

均位于太行山周边

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古建筑保存较好

与其干燥、少雨、强对流活动不多的

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太行山脉作为山西的地理屏障

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暖湿气流

使得山西相对于其他省份更为干燥

减弱高温热浪的影响

这为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保存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4年5月19日,风云三号D星监测下的太行山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不过

气候变化加剧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的今天

保护古建筑依然任重道远

2022年

山西省气象局与省文物局

共同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联动机制

为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

提供灾害预警预报

合作编绘

《山西省文物地质气象灾害预警图》等

山西悬空寺来源:山西文旅

04.

《河图·括地象》说“太行,天下之脊。”

太行山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特点

呈现给人们山脉、水脉、文脉奇观的同时

也在孕育风险与挑战

对于“山河四省”的气象部门而言

就要守护一方水土

将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于未然

在河南

气象部门建设太行山东麓梯度观测网

垂直观测能力由每层400米加密至200米

并开展风廓线雷达观测试验

大气边界层综合探测试

研究分析太行山东麓暴雨形成机理

在河北

太行山地形气象环境梯度观测站投入使用

可对9项气象要素

8项大气环境污染要素进行监测

掌握不同天气背景下大气污染物传输特征

了解城市迎风坡复杂天气变化规律

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位于河北抱犊寨山顶的太行山地形气象环境梯度观测站

而在京畿重地的海河流域

太行山势与华北暴雨的形成密不可分

气象部门建立海河流域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体系

强化左右岸配合、上下游联动

随着与各部门的合作机制日趋成熟

实现了多方携手

共治华北暴雨带来的海河“怕水”之难

海河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

05.

巍巍八百里太行

气势磅礴,风景奇秀

在这里

日出与泰山媲美

云海与黄山比肩

河北省武安市东太行景区北高峰景点 来源:东太行景区

炎热的夏季

太行山阻挡了滚滚热浪

你可以来到西太行

在清凉的山西看古建筑

到太行太岳山麓森呼吸

而南太行荟萃北方山水精华

峰林地貌、天湖石泉

绝壁峡谷雄伟秀丽

蔚为壮观

河南辉县断面直挺的太行山崖壁景观 摄影:郭少宁

深秋是太行大峡谷最美的时候

山崖上的红叶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

令人心驰神往

太行大峡谷秋天的八泉峡 来源:太行大峡谷景区

初冬的太行山

虽然失去了翠绿的色彩

却换来了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美景

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尤其山谷内气温并不会太过寒冷

因而也成为休闲游的好时机

太行山

不止是一座山

它坐落于壮阔秀美的华夏大地

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千年璀璨

如今

它依然在用蓬勃的生命力

滋养这片土地

也被这片热土上的儿女们反哺

自然与文明的交织

赓续千年

太行山,太行了

统筹:段昊书 姜虹策划/作者:王若嘉 周爱春制图:魏思静 李倩审核:段昊书监制:冉瑞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