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块全国特奥奖牌!宁夏10名健儿13天创造冰上奇迹

23块全国特奥奖牌!宁夏10名健儿13天创造冰上奇迹
2024年06月28日 23:11 宁夏新闻网

  “从上冰训练到正式比赛,他们只用了13天,为了珍惜每一分钟的训练时间,他们摔倒了爬起来就继续滑,膝盖、手指几乎都受过伤,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就是对他们展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最好的鼓励。”6月28日,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银川特教中心”)教师陈凌云说道。近日,在2024年全国特奥花样滑冰、速度滑冰比赛上,代表宁夏参赛的银川特教中心10名选手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斩获13枚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

  他们是一群换冰刀还需要家长帮忙的“大孩子们”。他们是银川特教中心的特奥运动员。他们中有唐氏综合征患者、自闭症患儿和后天原因造成的智力障碍等。很多人叫他们“折翼天使”。

  摔倒、磕青大腿……教练们见过边哭边滑的他们,却从未看过他们抱怨和偷懒。虽然明知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但这些特奥运动员们却一直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前行,从未放弃。“现在他是全家的骄傲。”一位特奥运动员家长说道。

  特奥运动是专为智力残疾人设立的体育运动,智力残疾人通过参加特奥运动,促进交流,帮助智力残疾人改善身体机能,提升生活质量。本次赛事是继2019年全国特奥冬季项目比赛之后,首次举办的冬季冰上项目赛事,共有来自6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2支特奥代表队报名参赛,赛事规模达200余人。比赛分为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两个项目,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和能力先进行预赛分组再进行决赛,104名运动员在花样滑冰4个大项、速度滑冰8个大项中进行4天的激烈角逐。宁夏特奥滑冰队的10名队员参加了28个项目的比赛,赛程异常紧张。

  银川特教中心代表宁夏参加此次比赛的10名选手都没有冰上运动经验。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27岁。为了让选手在短时间内适应冰场,银川特教中心在阅彩城包场2小时作为训练场地。他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从6月3日开始,不少队员克服初次上冰的恐惧,加上平时刻苦的体育训练积累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很快掌握了冰上滑行技巧。

  17岁的参赛选手吴凯,由于训练中速度快难以掌握平衡技巧,身体多次重摔在冰面上。“他没有一句话,爬起来继续滑,特奥队员们都想赢得奖牌,十分珍惜这次机会。”陈凌云说道。吴凯在此次全国特奥速滑比赛中的成绩已经进入全国强手行列。

  据了解,特奥工作一直是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校常态化开展特奥训练,是宁夏参加全国及国际特奥比赛的主力,在全国乃至国际特奥会上摘金夺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体育运动是帮助智障少年儿童逐步康复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善身体状况,让他们有更独立的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比赛得到锻炼,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和康复,让孩子回归社会,有新的生活。”陈凌云说道。(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 文/摄制 图片由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提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