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讲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前景如何。
曾经在JP Morgan研报中看到过一张图,讲的是自公元1年至2017年世界各国GDP在全球GDP中的比重:
中国当前财富占世界的比重虽然不如200年前,但其实财富总规模远远超过了当年。尤其是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30多年的年均10%的高速增长,在世界各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从2011年起我们的经济增速越来越慢,大家对经济的前景似乎没那么有信心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中国的经济增速相对于我们过去是有所下滑,但是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一比较,我们还是非常高的: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一个经济体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即是经济增速最高的阶段,但是城市化结束之后并不代表经济增长就此结束,而是会有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经济转型,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过渡到高附加值产业。
目前我们其实就是处于经济黄金发展时期,和绝大多数人的体感不完全一致,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身在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正在经历艰难的蜕变。其实,我们新兴行业这几年还是比较舒服的,比如这几年半导体行业是加薪最快的行业之一。再比如这几年中国的很多产品开始出现国产替代,比如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以前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天下,现在国产手机不仅牢牢地把持住了国内的市场份额,甚至走出国门闯出了一片天。而且要不是被打压,华为手机在高端市场给苹果的压力还是不小的。在另外一个高端制造领域——汽车行业——我们这两年的成就也让人欣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一共出口了221万辆汽车。这一数据已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而根据Marklines平台数据,今年8月份,日本汽车出口数量为27万辆,已经低于我国出口汽车31万辆的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保持这个态势,明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以前大家觉得日本德国的家电好,慢慢地大家觉得美的、格力、海尔也不错;以前大家觉得韩国、台湾省的液晶面板好,慢慢地大家觉得京东方、TCL的也不错;以前大家觉得合资、甚至非得进口的汽车才算好,现在好多年轻人反而觉得我们的比亚迪开着更不错;以前大家都觉得喝星巴克才有范,现在觉得瑞幸也不错……其实,这几年我们有很多高端行业,比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制药、高端仪器仪表等等,都在以日拱一卒的姿态慢慢蚕食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我们的国产品牌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而这些产业继续推动我们的经济向前发展。参考日本的经济发展史,进入这一阶段之后经济增速会较之前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但是依然能以4%的增速保持10-20年 :
那么假如未来未来我们的GDP继续保持4%-5%的增长,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以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年均增速比较稳定的在2%左右。所以,如果我们能保持5%的增长,大概在2030年就超过美国的水平,如果保持4%的增长大概在2035年超过美国的水平:
其实,要实现这个目标可能还要容易一点,因为上述GDP是以美元计算的,以中国这样巨大的经济体量,如果能保持稳定中速增长,人民币汇率也会有一个增值,假如是1%的话,那GDP增长只需要3-4%即可实现上述目标,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均GDP水平大概在2万美元左右,正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
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吗?不容易,但是也没有很多网友说的那么困难。首先我们的基建依然大有可为,很多人觉得基建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但是这种想法其实不对。过去我们很多的投资都是投在回报高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港口等等,但是像一些不产生回报的地方却投资不足,比如城市的下水道。每年暴雨,在城市里“看海”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觉得我们的基建已经没有空间了。其次,未来科技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全球有效专利数量在2021年增长了4.2%,达到约1650万件。其中,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达到360万件,超过美国的330万件,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管辖区域。这些专利会渗透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量变到质量,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一个靠消费。过去2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家基本解决了住房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以后,在中国人均GDP从1万向2万美元迈进的过程中,大家的买房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了,更多的钱都会用在消费上面。参考日本和美国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跃进的过程,会发现大家消费偏好由量向质升级,购买的商品从批量生产产品到高档消费和名牌商品,例如豪华汽车、高档腕表、高档家电、奢侈品、艺术收藏品或者私人订制等等。在购物过程中这群人最重视的是品牌而非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其向他人炫耀收入能力和身份地位的目的(即所谓的“雅皮士”风貌)。
同时由于我国越大的纵深,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大宗消费也会提升。比如,中国最新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是208台,还赶不上人均GDP与我们相当的马来西亚。这里边增长空间还非常广阔。
最后总结一下。这几年疫情冲击加上经济新旧动力转换,让很多人感觉经济困难。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困难越是投资的好时机。
现在我们很多人却因“当局者迷”以至于身在其中不自知。但是看一下大型跨国企业,如巴斯夫、空客、宝马、大众等等,都在加紧布局中国,例如,巴斯夫在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开工建设、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等等。企业家是最讲利益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结合考虑经济前景、经商环境、产业链、人力成本……等一系列因素之后,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何必整天杞人忧天呢?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