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周金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一粒重千钧。11月11日,记者踏入绵阳市三台县芦溪工业园,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万吨种子智能加工生产线及仓储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塔吊耸立,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智能化车间与标准化仓库的轮廓已清晰可见。
作为国家级制种大县,三台于2023年底正式启动了这一项目。该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从源头上提升粮食供给质量,为“川种”打造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制种生产线一直受场地老旧、设备陈旧和半自动化导致的高人工消耗等问题困扰。”该项目负责人高飞坦言,这些问题一度成为种业发展的“拦路虎”。而该项目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种子的加工过程将变得如同商品生产一般高效智能,品质上也将实现显著提升。
据悉,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5亩,专注于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种子的加工,设计年种子加工能力达1万吨 ,年 仓 储 能 力 达 7000吨。该项目施工负责人杨东海介绍:“目前,我们已顺利完成1号楼和2号楼的施工任务,3 号楼和 4 号楼的主体工程也已全部竣工,现在正全面进入装修阶段。预计整个项目将在 11 月底完工,12 月即可投入试运行。”他透露,该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 2亿元大关,并提供约100个新的就业岗位。
该项目不仅规模宏大,设备也很先进。高飞介绍:“我们特别建设了两条全自动生产线,从选筛、烘干、熏蒸,到智能化立体精选、生成可追溯码进行包装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无人化操作。这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还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每天可产出70多吨符合标准的优质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全自动生产线上的制种托盘设计巧妙,通过分层的方式,能让种子自由“呼吸”,彻底改变了以往粮食堆压导致的透气性不足问题,从而确保了品质的上乘。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一项目的建成,不仅缩短了工厂到田间的距离,还大大降低了制种的物流和加工成本。高飞表示:“我们将以稳定供应的优质种子,在长江中下游地带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推动‘川种’走出四川,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该项目还涵盖了专家楼、技术中心等配套设施,将为三台县制种园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支持,助力“川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三台县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稳居四川首位,并在全国名列前茅。目前,该县已发展油菜制种面积2.6万亩,吸引了16家优势制种企业入驻,所产种子远销湖北、湖南、合肥、海南等地。同时,该县也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