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蓬江∶寻找心中的石滘(二)

江门蓬江∶寻找心中的石滘(二)
2022年11月02日 00:36 鹤邑志

尝试从滨江新区的腾龙路和凤翔路走进石滘古村,都很顺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走向石滘古村后面的上山坡道。刚走到坡道口,又碰到了上次的茹姓大哥,他笑得很灿烂。茹姓大哥挽着一梱塑料管,一步一步走向工地。让人觉得,这条山道将会华丽变身。

我来不及问,这条山道最后做出来有多宽有多长。心想,如果是山林消防带兼作健身登山径,山腰、山麓也配上步行径,设上若干个休闲驿站,该有多好。

石龙山顶,最多的是松树。长松匝影,劲挺生姿,令我想起书法名帖《松风阁》。《松风阁》是黄庭坚晚年的行书精品,用笔一波三折,提按使转,韵味十足。王庭坚(1045——1105)江西修水人,字鲁直,号山谷老人、涪翁。北宋诗人、书法家,与张耒、姚补之、秦少游并称“苏门四学士”,又与苏东坡、米南宫、蔡君谟并称“宋四家”。黄庭坚擅长诗词文章,精于书法。其“松风阁诗”歌咏了老松和当时所见的景象,并思念所想之人:

依山筑阁见平川,

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斧斤所赦今参天。

……

我国书法史上出现过几件彪炳史册的行书杰作。公认第一的是晋代名士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是唐代名臣颜真卿的《祭侄稿》,第三是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巜寒食帖》,而“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的这件《松风阁》,其艺术成就直逼苏东坡的《寒食帖》。黄庭坚进仕出身,可以称为学霸。黄庭坚书法精妙,是名副其实的文艺大伽。如果在石龙山上松树林中仿建一座“松风阁”,翻刻上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和本土诗人唱和的诗词,说不准涪翁也会高兴。

站在石龙山顶,放眼望去,滨江新区崇楼广厦拔地而起,西江信风,拂面舒心而倍觉清新。

终于,“石龙”出现了。在石龙山马鞍形山脊上,一条长长的石脉出现在眼前。裸露的山石一块接一块、一堆接一堆往石滘村西边恒隆里方向伸展。

带路的村干部浩哥和群姐一边前行,一边为我讲解。此刻,我真的被“石龙”所感召。眼前见到的是“石龙”的脊梁,其头、爪、腹、尾各个部位长成啥样子呢,我在默默猜想。想到出神时往往跟不上村干部的脚步,待回过神来,每每要加快步伐,才能循声追上他们。踏着家乡的泥土,村干部浩哥有时也在沉思。

石龙山上,除了挺拔的松树,还有高大的靓仔桉树。桉树俊拔,村干部群姐打卡拍照,笑得那么真、那么甜。身后的山芒,绿茵如被,掩过了腰身。

从石龙山顶眺望,江门体育中心和珠西会展中心也变成了缩微版。难怪孔子当年会发出“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石罅间的山花,不在乎为谁而开,只把自已的红艳与碧绿,无私地奉献出来。野生的交剪草,一如幽兰,静静地生长在树林下山石旁,颇有几分君子风范。

浩哥和群姐一路上察看山棯,好奇于重阳节后,仍然可以看见山棯果。浩哥指着植被,我也惊奇,山顶石脊高亢干旱,但山脊所在的山坡丛林下,植被却能茂密如新。群姐试着席地而坐,享受着软绵绵的植被在阳光下释放出来的草本清香。

山腰、山麓,竹林成片。穿红马甲的网格员停好轻骑,步行上坡,走进竹林。他说,以前农耕需要,村里分配一方山地给村民种植竹子以供日常农耕应用,但现在基本上不需要砍竹子了,竹丛生长得快,茂盛到连成竹林。

轻骑,网格员用以代步。竹子,农业耕作时少不了的日用品,都是用具,都有其作用。当下,石滘村已无农耕地,这些竹子,这连片竹林应该派上新用场,发挥新作用。古人有“竹林七贤”“竹林煮茗”等美谈,在新时代,竹林该用来做什么,红马甲网格员似乎也在思考。

红马甲穿行于竹林之间,移步换形,拨动了我的心弦。此刻,马路、高楼、厂房、场馆、公园、驿站、食街、酒店、江海、水湾、松林、竹箨、山路、凉亭、老房、古物、背影、笑声……都参与和弦协奏,交响共鸣!

作者简介∶

赵一翰,男,1964年生。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现任蓬江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爱好书法,1988年,《青少年书法报》作专题介绍后,作品镌刻于福建东风碑林、本市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碑廊和慈元庙碑廊,发表于《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新论》、《烛光颂中国书法艺术大观》。爱好诗词,诗作发表于《冈州诗草》、《风雅翁山》、《江门作家》、《诗词报》、《岭海风骚》、《当代诗词》、《中华诗词》、《星岛周刊·环球吟坛》、《古今新会风光诗选》、《岭南风光诗选》、《中华诗词文库·广东诗词卷》、《广东中青年诗词选》、《世界和平诗词集》、《中华诗词年鉴》、《当代律诗抄》等。

责编∶何志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