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详情
收起
00:00
多宝坑小站——缵诒堂
梅州大埔曾承担着一份沉甸甸的“绝密使命”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潇 张璐瑶 郭思琦
山环水绕,梅柚飘香。今天的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秀美宜居,90多年前,它可承担着一份沉甸甸的“绝密使命”。
上世纪三十年代,为方便与在上海的党中央机关联系,中央计划建设一条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进入中央苏区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传送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往来文件,运送苏区急需的物资,护送需要进出中央苏区的重要人员等。
这条绝密的交通线安全畅通运行长达5年之久,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被誉为“虎口咽喉”的大埔秘密交通站,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梅州大埔,探访大山里的秘密交通站。
位置险要:水路转山路,红色交通线必经此处
闽粤交界的大埔县,位于国民党统治区和中央苏区的交界处,是进入中央苏区的最后一站,地理位置险要。
当年,敌人在此屯重兵把守,岗哨、碉堡众多,与当地民团和特务一起布下了严密的搜査网。要从这里实现秘密转移,殊为不易。
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甘海洋介绍:“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交通站被誉为‘虎口咽喉’,因为这个位置特别险要、非常特殊,是水运转陆路的一条必经之路。”
走进大埔县北部的青溪镇,汀江如画、与韩江相通,最终通往南海。上个世纪30年代,陆上交通不便,汀江和韩江连接着广东东部、福建西南部、江西南部等地,成为水上交通往来要道。
青溪镇与闽西永定接壤,当时,情报、物资和人员等要进入中央苏区,就得在这里由水路转为陆路。交通员们乘船经县城茶阳抵达青溪后,一般会在沙岗头码头上岸,以此为起点,走山路经过虎市村、多宝坑、铁坑村、伯公坳和闽粤边界上的桃坑村,最终到达闽西交通大站,道路绵延数百公里。
精妙布局:一扇窗户、一顶竹笠,都是接头秘密
为了保障交通线安全运作,大埔交通站进行了诸多精妙布局。
例如,大埔交通站设在青溪里铺村余氏宗祠,并在同丰杂货店、同天饭店、永丰客栈、邹日祥故居等地设立小站或联络点。青溪镇崩逢尾村余均平的旧屋、青溪大水坑村棣萼楼等地设有暂存物资的仓库。
棣萼楼是一栋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民居,位于汀江蕉坑码头对面山坡上,从二楼窗户可以清晰看到码头情况。但由于视觉差异,在码头很难看到棣萼楼。因此,这里被选为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秘密仓库。
在棣萼楼,记者了解到一些当年交通员们转移物资的惊心动魄和巧思妙计。90多年前,交通员们从县城茶阳乘船到达青溪镇棣萼楼附近的码头,一般会在此上岸,将物资运入棣萼楼二楼的秘密仓库中。
交接物资,如何确保安全?交通员们巧妙设计了一个水上交通的“秘密接头暗号”:竹笠。如果船头竹竿上放有竹笠,就表示安全,可以及时交接;如果没看到竹笠,则表示情况可疑,要等待时机。
抵达棣萼楼后,交通员们不走大门,而是从一条隐蔽山路上山,直达棣萼楼二楼的一扇窗户下。这扇窗户也经过特殊设计:看到交通员到来时,屋内接头人员会移开窗户上的木条,一扇窗瞬间变成了一扇门。窗口放下一架木梯,交通员和物资就能从这里悄悄进入二楼,将开展地下工作所需的经费、枪支、弹药、药品等存进仓库。
这项秘密交通工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在多方掩护下,从1930年冬到1934年10月,棣萼楼秘密仓库始终没有被敌人发现。
秘密仓库棣萼楼
牺牲奉献:用双脚踩出、用鲜血染就一条“生命线”
离开棣萼楼,沿水路北上,很快就能来到青溪镇沙岗头码头遗址。由于水位上涨,当年的沙岗头码头和秘密联络点永丰客栈已淹没在平静的江水下。
当年永丰客栈负责人余良晋的嫡孙余志强告诉记者,余家开设的永丰客栈就在码头边上,位于当年青溪镇最繁华的地段。客栈由余良晋与妻子黄亚莲、女儿余样英共同经营。永丰客栈是红色交通线由水路转入山路的必经之地,客栈三楼也设有秘密通道,可直通后山。
山路难行,时任大埔交通站站长卢伟良后来曾回忆:“(交通员)所走的路都是很少行人的、树木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十分难行。”
位于闽粤交界处的多宝坑小站,是红色交通线在广东的最后一个重要站点,这里也是交通员邹日祥的家——“缵诒堂”。在这里,邹日祥一家用鲜血守护了党的秘密。
1931年8月,因叛徒出卖,为掩护交通员安全转移,邹日祥的母亲江强英在家中开门引敌,饮弹壮烈牺牲。邹日祥也曾三次被捕坐牢,家里被洗劫一空,但他却死守党的交通机密。江强英牺牲后,邹日祥的妻子江崔英含泪掩埋好婆婆的尸体,也投身到前线交通工作上。
据不完全统计,这条无数革命先辈用双脚踩出、用鲜血染就的“生命线”,共护送了200多名党政军领导干部,安全运送各类中央苏区建设的急需物资300多吨。
编辑:邬嘉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