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二百多万字:韦启昌谈汉译叔本华作品

二十年,二百多万字:韦启昌谈汉译叔本华作品
2023年03月27日 21:56 羊城晚报金羊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图/主办方供图

叔本华的作品传入中国已经百年了,随着翻译作品的不断出版,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3月26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译者韦启昌在广州1200bookshop举办了一场读书活动——“二十多年翻译叔本华作品的经历和收获”。

韦启昌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

在这次分享会上,韦启昌首先谈了他与叔本华的“相遇”:1982年在《读书》杂志上第一次读到叔本华的名字,开启了阅读叔本华中译本。因不满意当时出版的节译本的翻译质量,他转而开始阅读并翻译德文版的叔本华作品。

从2001年出版德文版的全译本《人生的智慧》开始,在二十多年里,他翻译出版了200多万字叔本华的作品,成为国内翻译叔本华作品第一人。香港电视节目“开卷八分钟”评价他是“出色的叔本华作品翻译家”,读者把他翻译的作品称为“韦译叔本华”。

分享会上,韦启昌还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读者提出了阅读叔本华著作的五点建议:

第一,了解叔本华的思想,最便捷的方法是阅读他的著作;

第二,表达、阐释叔本华思想最清晰的是他本人的著作,而不是其他人的评论;

第三,一般人喜爱阅读其他人对叔本华的著作的解释更甚于阅读叔本华的著作,这不利于全面理解叔本华的思想;

第四,阅读叔本华的著作,可以享受到思想的愉悦;

第五,阅读叔本华的著作,随时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

此外,韦启昌还和读者交流了自己的翻译经验。

例如,叔本华的主要概念“wille”为什么翻译为“意欲”,他所说的“孤独”“庸俗”“精神愉悦”“痛苦”“无聊”“节欲”“天才”等原义指什么,“人的财富”到底应包含哪些内容, “人生的智慧”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等等。

这些翻译心得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悟叔本华的谆谆告诫。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