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探照灯|惊!被陌生人绑定的车牌

消费探照灯|惊!被陌生人绑定的车牌
2023年12月20日 10:47 羊城晚报金羊网

随着科技进步,智慧停车场越来越常见。车辆驶出前,只需扫码缴费即可轻松出场。近日,广州市民程女士遇到一件怪事,当她使用微信扫码付款时,却发现自己的车牌已在停车平台被他人绑定。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程女士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多个平台存在类似问题——车牌初次绑定无需任何证明材料,用户可以随意绑定某个陌生车牌。绑定后,甚至可以收到此车进出停车场的信息,车主行踪或存暴露风险。

初次绑车牌“无门槛”

近日,程女士在广州图书馆停车场扫码缴费,手机上弹出了绑定车牌的提示。“它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绑定自己的车牌,另一个是为别人缴费。”程女士说,她选择了第一个,系统却提示车牌已被他人绑定。据了解,该停车场使用的是ETCP停车系统。而ETCP也是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停车系统,不少停车场都在使用。

位于海珠区某城中村的ETCP停车系统

程女士再三强调,自己从未在ETCP上绑定过车牌号,也未委托过亲友进行绑定。随后,她拨打了ETCP客服电话,要求对该车牌解绑。客服表示,要想从他人账号上解绑车牌,必须上传车辆行驶证。“凭什么让我上传个人信息,这个平台有权收集个人信息吗?”程女士拒绝了对方的要求。更让她不解的是,陌生人是如何绑定了她的车牌。“行驶证一直在我的手中,车子也从来没有外借过。”程女士说,她的车是新车,不存在二手交易的可能。

记者以用户身份详细了解了车辆在ETCP的绑定流程。通过关注ETCP微信公众号,找到“我的车辆”并进行管理,选择“添加车辆”并输入了热心车主郭先生的车牌(已征得对方同意)。点击确认牌号无误后,记者轻松把该车绑到了自己的账号中,没有任何认证环节。此时,郭先生尝试二次绑定,就遇到了程女士同样的问题。

调查发现,同样的情况不只ETCP存在,在另一家头部智慧停车平台“捷停车”上,记者也同样实现了“轻松”绑定陌生车牌的操作。值得关注的是,“捷停车”的操作更加隐蔽——在车牌被他人初次绑定后,本人再次绑定时,捷停车平台不会提示该车牌已被绑定,而是直接跳转到上传证件的车主认证页面。“通常情况下,人们不愿意上传证件进行认证。这样就可能让人直观认为,自己的车牌还处于未绑定状态。实际上,已经被别人绑走了。”程女士质疑,捷停车的流程涉嫌侵犯用户的知情权。

更让人忧心的是,当车牌被陌生人绑定后,通过ETCP和捷停车可以接收车辆的进出场消息推送等。记者做了一个实验,请郭先生驾驶车辆前往使用ETCP或捷停车的停车场。当车辆进出车场时,记者的手机准确收到了该车推送信息。有的信息中,甚至还显示了郭先生车辆所停放的停车场名称。郭先生确认,该车牌从未在上述两个平台进行认证,该说法也得到了客服的确认。

记者收到的郭先生车辆进入停车场时“捷停车”微信公众号发来的消息,可以清楚看到停车场名称。客服确认,该车牌并未进行认证

“这样太危险了,有一种被人跟踪的感觉!如果这些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郭先生质疑,平台方无门槛绑定车牌号的方式存在漏洞。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博主也晒出了类似经历,甚至还有人发帖吐槽:“居然可以这样跟踪老公”,直指捷停车平台存在问题。还有网友表示,“真的可怕,我刚刚才知道我男朋友知道我车停哪啥时候停的,就因为他帮我交过停车费。”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该漏洞已被一些“有心人”或公司利用。“一些追债公司会把被追债人的车牌绑定,当被追债人在某个停车场进出,马上就会收到通知,进而采取下一步行动。”有知情人告诉记者,该做法已存在多年。

不设门槛有原因?

据了解,ETCP和捷停车是目前国内两家头部智慧停车平台,搭载两平台系统的停车场数量众多。让人忧心的是,如果不能早日堵上漏洞,这些停车场覆盖的面越大,带给用户的焦虑也越大。

“这意味着,只要有这些停车场的地方,我的行踪都可能被绑定车牌的那个人看到。”为了安全起见,程女士在考虑是否上传行驶证把车牌解绑。郭先生则一口气在多个智慧停车平台绑定了车牌信息。“没办法,现在只能是抢先绑定,让自己成为车牌的首次绑定人。”郭先生说,这也间接强迫用户要关注这些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而这个过程中,又要把电话号码透露给平台。

记者了解到,智慧停车平台初次绑定“漏洞”问题早已有之,多位用户都有过投诉经历,但平台方似乎并不在意。12月18日,记者以用户身份先后致电ETCP和捷停车客服,两家客服均确认,在车牌没有被绑定的情况下,首次不需要证件即可进行绑定。当被追问“漏洞”问题时,客服表示,平台规则就是这样。当天,捷停车公关人员与羊城晚报记者取得了联系,并称在常规情况下,未认证用户看到的进出场消息不会显示停车场名称,而是统一模糊显示为“捷停车智慧停车场”。当记者列举了郭先生的案例,即没有认证的车牌,也收到了含有停车场名称的信息时,捷停车公关人员称,可能是“特殊情况”。

初次绑定车牌不设门槛,智慧停车平台到底基于什么考虑?

对此,捷停车公关人员并没有回复。广州一家大型广告公司总监李先生向记者透露,有房有车人群是高净值广告受众。“金融类等高客单价的广告主,最喜欢这些人群。你可以看看,这些停车软件上是不是很多广告,而且金融类的居多。”李先生透露,拿到有车一族的联系方式,对于广告推广很重要。“如果门槛高了,你还愿意绑定吗?不绑定的话,可能连你的电话都拿不到。”

据了解,在智慧停车平台运营中,广告收入是其中一项重要收入。捷停车背后大股东捷顺科技2023年半年报在谈到广告运营业务时提到,“智慧停车业务具有天然的刚需、高频、客户精准、覆盖面广等因素,为广告运营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基础。‘捷停车’拉通APP/公众号/H5/生活号等线上应用和线下的车场场内空间,实施基于位置、基于业态、基于人群画像的精准广告推送和触达。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进行大规模、精准化广告覆盖,充分整合利用车场显性和隐性广告资源,使广告运营投放直接有效触达连接。”

如此精准的广告,有利于停车平台,但苦了用户。记者在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发现,关于ETCP停车的投诉有近200条,捷停车的投诉有近300条。不少投诉都提及涉嫌广告虚假宣传。

ETCP微信公众号认证主体为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穿透显示,其背后大股东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捷停车”为深圳市顺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该公司大股东为上市公司捷顺科技。据公开报道,ETCP停车作为国内智慧停车场建设运营行业的创建者和引领者,目前已服务国内260座城市、超过1.5万个合作的停车场,服务近1.27亿车主,覆盖2.32亿小汽车。捷顺科技智慧停车服务已在全国369个城市实现场景覆盖,智慧联网停车场2.8万个,累计用户数突破8500万。

白云机场宁付60多万“分手费”

也要与ETCP停车平台解约

那么,如未经许可被他人绑定车牌,平台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停车平台又是否有权利收集个人行驶证信息问题?有律师表示,如果因为平台的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用户被跟踪的后果,平台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记者调查还发现,因“不好用”,有大型交通枢纽宁可赔钱也要与ETCP停车平台解约。

律师说法:

针对程女士提到的停车平台是否有权利收集个人行驶证信息问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钟兰安律师表示,我国《民法典》第1035条的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限制,其他明确要求“不得过度处理”个人信息。“依据上述的规定和停车平台收集个人行驶证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停车平台并没有权利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钟兰安说,即使用户自愿上传行驶证等个人信息,平台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律,确保收集的信息仅用于合法、明确和必要的目的,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数据。

对于未经许可被他人绑定车牌的问题,《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车牌信息属于个人信息的范围,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如果没有车主的明确的同意,被他人绑定车牌则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车辆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被不当使用。因此,平台应该确保有有效的验证机制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车牌绑定。”

钟兰安还提醒,如果因为平台的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用户被跟踪的后果,平台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多种民事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则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停车平台应该确保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并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通知用户并采取补救措施。

为了保护车主权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钟兰安建议平台作以下调整:

一、强化用户认证流程,采取技术手段,确保只有车主本人或者车主的授权人才可以绑定和管理车主的车牌信息。

二、实施数据最小化原则,仅收集完成服务所必需的车主信息,并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三、建立数据访问和修改的透明机制,允许车主查看、更正或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

赔钱解约:

智慧停车平台与传统人工收费相比,优越性不言而喻。但记者调查却发现,有企业不惜赔偿几十万元,也要提前与ETCP智慧停车平台解约。

记者通过企查查平台查询发现,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原告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车行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和被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空港快线运输有限公司(为广州白云机场停车场的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空港快线公司)的“服务合同纠纷”。

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16年3月,双方签订了《ETCP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原告为白云机场停车场的21条车道,先后免费安装了ETCP系统(含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合作期限为5年。在2018年1月,ETCP系统设备使用不满两年,空港快线公司就把所有设备拆除了,并更换了其他公司的同类型设备。最终法院判决空港快线公司赔偿两原告损失602500元。因不服判决,两原告上诉至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空港快线公司赔偿ETCP系统设备损失602500元、施工费用损失72785元,合计为675285元。

值得关注的是,空港快线公司辩称,并非无故拆除设备,设备安装后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遭受旅客投诉,导致进出车场交通堵塞,空港快线向悦畅公司、车行神州公司反映问题均未得到解决,迫于无奈才拆除设备。

文、图|记者 吴珊校对|朱艾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