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号”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汕头号”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2023年12月29日 11:07 羊城晚报金羊网

羊城晚报《汕头文脉》12月29日版面图

12月26日,随着汕汕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汕头正式迈入“双高铁”时代,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不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汕汕铁路开通 陈锴跃 摄

近年来,汕头一直将交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场,提出谋划构建“3+2+2”对外高铁通道、“三纵”货运铁路通道和“三环”城际铁路网等多张铁路网络,以一流交通建设,推动一流城市建设。

一列列在铁轨上疾驰的高铁,打开了汕头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从十年前厦深铁路开通运营,到如今汕汕高铁建成通车,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迈入“双高铁”时代的汕头正如飞奔的列车,积极抢抓区域协调发展新机遇,在文旅融合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构建起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向着“省域副中心城市”坚定前进。

投入使用的汕头南站 陈锴跃 摄

铁路见证城市过往辉煌

百年商埠发展交通先行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回望百年前的汕头,城市交通建设已是颇具规模,可称得上是走在全国前列。早在一百年前,中国第一条侨商私办铁路——潮汕铁路,便让汕头埠和潮州府城之间实现了高效的通勤运输。

潮汕铁路公司总务处车务处旧址 曾柯权 摄

20世纪初,在“实业救国”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爱国华侨响应号召回国兴办企业。1904年,祖籍梅县松口的印尼华侨张煜南和张鸿南兄弟筹资成立“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开始兴建潮汕铁路。

铁路主干线自潮州府城北门外起至汕头厦岭头,于1906年投入运营。1908年,潮汕铁路加筑意溪支线后,合共42.1公里,沿线10个站点,总投资达300万银元。

潮汕地区河网遍布,但由于天气、季节影响因素大,加之水道蜿蜒曲折,时逢多年枯水期,水路运输受到比较严重的限制,从汕头抵达意溪码头需要11到18个小时不等。从1935年的铁路时刻表中可以发现:潮汕铁路由汕头站抵达意溪站时间约1小时20分钟,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彼时的潮汕铁路,除了通行时间快,更是以运量大、少受自然条件影响等特点,改变了沿线人员货运、出行的习惯,为开埠区的汕头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助力。据1920年日本驻汕头领事馆《汕头领事馆区域内纪事》铁路章节记载:“潮汕铁路开始通车前期主要以客运为主,1918年客运数达86万人,货运量有3.5万吨。”潮汕铁路繁荣可见一斑。

作为一座向海而生、依海而兴的城市,汕头开埠后,成为大多数海外移民的始发港、出口地,而来汕头经商的各地商人、打工谋生者越来越多,汕头埠人口不断增长。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除了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

1892年,轮船招商局在汕头港建设木栈桥趸船码头1个,供轮船靠泊作业。此后,外国航运公司先后在本港建设木栈桥趸船码头。1938年以前,汕头港区有大小码头31个,包括港区的货运码头、礐石轮渡码头,以及韩堤、乌桥一带的小码头,海运发达、交通便捷的城市,雏形初现。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南沿海遭受日军飞机轰炸,作为当时的现代化设施,潮汕铁路及各个码头首当其冲。而后因抗战需要,潮汕铁路于1939年6月被全部拆毁。至此,运营了33年的潮汕铁路及沿途站点痕迹几乎消失殆尽;而大部分木栈桥趸船码头设施被日寇飞机炸毁。

抗战胜利后,汕头各个码头渐渐得到建设,而潮汕铁路公司难以再次恢复铁路运营,于是在原铁路路基的基础上将其开辟为公路,成为了如今的潮汕路,俗称铁路线。曾经盛极一时的潮汕铁路走下历史舞台,汕头铁路发展等待重启新的篇章。

全力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

城市辐射效应不断提升

百年栉风沐雨,汕头铁路交通建设后劲坚韧,发展空间巨大。1995年,广梅汕铁路的建成,让汕头潮州两地结束了长达56年没有铁路的局面。近十年,汕头铁路建设更是飞速发展,从2013年厦深铁路建成通车,到2018年“高铁进城”,到如今汕汕高铁成功通车……汕头正持续织密铁路网络,加快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以一流的交通环境,构建出一流的城市内核,并不断提升城市辐射效应。

近些年,汕头交通不断提档升级。图为海湾隧道 汕宣供图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与粤东地区其他地市的来往日益密切,如果说,厦深高铁把深圳、汕头、厦门3个经济特区连成一体,构筑起沿海经济走廊的话,那么汕汕高铁则是将汕头、揭阳、汕尾3市串珠成链,让潮汕地区更大程度地抱团,合力发展。

近日,广东省发布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了都市圈内城市相互联动、融合发展的要求,并提出汕潮揭都市圈将构建“一心两极、三环五射”的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如何让城市之间深入交流,融合发展?完善主要交通廊道,加强人流、货流之间的自由流动便是重要方式。

规划指出,将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完善交通枢纽布局,提升快速运输通达能力,实现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赣南、闽西等地区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都市圈内部半小时通达。

连月来,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工程项目热火朝天地施工,这个未来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交通接驳功能最齐全的铁路枢纽站已雏形初现。未来,粤东城际铁路呈环形,从汕头站的南边和西边两端接入,将集高速、普速、城际铁路于一体,成为粤东地区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上述项目正是汕头提出构建现代化高质量交通网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汕头将扩大面向全国、区域和市域多层级服务范围,依托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导的“一主五辅多节点”三级客运枢纽体系;并以多式联运、产业融合为导向,构建以汕头港广澳港区(片区)为龙头、以海铁联运为主导的“一主两辅多节点”三级货运枢纽体系,打造布局完善、规模合理、结构优化、资源集约、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并加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步伐,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日前汕头发布的《汕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可看出来,未来,汕头将完善铁路网、公路网、航道网、油气管道网、邮政快递网,构建以高等级公路及铁路为主干、水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同时汕头将强化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构建以汕头为核心的都市圈“三环十射”高速公路网格局,强化高速公路对港口、机场、铁路交通枢纽等重要节点的覆盖和服务,实现全域15分钟上高速公路。

此外,还将构建“一横四纵三环”的综合交通格局,提升铁路站场、港口、机场三类枢纽功能。推进汕潮揭组合港口群协同发展,统筹汕潮揭组合港口群建设,提升港航服务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发展,强化“港―产―城”联动发展。

到2035年,汕头将全面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整体发展水平在新一轮交通运输发展中走在“环湾”地区前列。届时,汕头预计实现镇街15分钟进入高快速路系统,汕潮揭都市圈30分钟通勤,2小时畅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厦漳泉城市群的“‘15302’出行交通圈”;以及省内1天送达、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快货物流圈”。

助力产业提速融湾

文旅格局出彩焕新

以优质交通运输环境,助力优质营商环境,推动城市提速融湾,提升企业竞争力。近年来,汕头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为主导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三新两特一大”,都是追求高效率、具有时间敏感性的行业,吸引人才、资本等要素,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强。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完善基础交通,构建通达、高效的物、货、人交通网络,为一个城市的提档升级带来的作用与效果肉眼可见。

以汕汕高铁的开通为例,高铁的通车拉近了汕头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成为粤东地区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搭上高速的列车,未来的汕头更能实现与珠三角之间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高效流动,区域内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链的延伸、互补、联动更加密切,势必能让汕头在空间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重大产业布局等方面获得更多资源要素和支持政策。

焕然一新的汕头南站内部 蔡嘉鸿 摄

畅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推动行业人才交流、方便群众出行……汕汕高铁的开通必将为汕头赢得更多发展先机,沿线人民的生活福祉将得到更大提升。同时,铁路连接了区域协作,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深化,助力汕头做强产业支撑平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大湾区。

汕汕铁路建成通车后,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1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并与汕漳高铁连接,在珠三角、海西、长三角之间构筑起一条新南北向大能力客运通道,填补沿海通道纵向千余公里无时速350公里高铁布局的空白。而铁路的通车,也将助力汕头“引进来”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实,更好、更高质量地吸引外来游客。

汕头人文资源禀赋丰厚、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汕头元素频频火爆“出圈”。从潮汕美食、英歌舞、南澳岛、小公园,到年初烟花表演、国庆花车巡游、充满活力的演唱会……无一不成为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到汕头“打卡”;而汕头也正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景区景点、城市休闲、非遗文物展览、酒店民宿、乡村旅游、夜间经济、餐饮美食等各类业态健康快速发展。

汕头文旅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市纳入监测的39家公共文化场所累计接待市民游客同比增长45.5%。旅游收入31.49亿元,同比增长100.83%。汕汕高铁的开通,无疑将为汕头火热的文旅市场“再添一把火”。

汕汕高铁通车之后,将与广汕高铁、漳汕高铁、福厦漳高铁、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共同构成国家东南沿海高铁通道,串联起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5个城市,打通大湾区经粤东、海西经济区直达长三角的通道,让省外游客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粤东地区。

汕汕高铁的通车也为沿线的汕头、揭阳、汕尾3市之间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通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力方向,联合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客源市场,区域旅游发展迎来新的机遇,3市之间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外地游客“食罢汕尾海鲜,又吃汕头牛肉”的生活节奏正渐渐成为日常现实。

文|记者 曾柯权 通讯员 汕宣 汕交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