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家话唱歌的李承铉:“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

用客家话唱歌的李承铉:“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
2024年05月21日 12:13 羊城晚报金羊网

“在中国,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身边都是满满的热情和温暖。”——李承铉

身穿中山装,客家话演唱,把小号吹出了唢呐音,在中国闯荡的美籍歌手李承铉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二季》舞台上翻唱了九连真人的客家话歌曲《莫欺少年穷》,掀起一波新的讨论热潮,这次,方言和摇滚的跨界混搭成功出圈。

客家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对于很多土生土长的岭南人来说都是不容易掌握的方言,对李承铉这位“中国女婿”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李承铉却选择“原汁原味”地还原,他说:“我希望可以保留作品本来的特色,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风与传承:“传统文化为音乐带来灵感”

李承铉结缘《莫欺少年穷》这首歌是因为动画电影《雄狮少年》。“我老婆和女儿去看了这部电影,她们说电影很好看。然后我们在车里放了整个电影的OST,里头所有的音乐都是跟中国元素有关系,虽然我当时完全听不懂他的唱词,但我就是觉得很有感觉。”

听歌的时候,李承铉不太关注歌词,他往往通过歌唱者的音色、技术、情绪、舞台表现力这些因素去感知自己是否被打动。中国古典乐器就以自身的独特的韵味打动着他,“我通常都比较喜欢一些带有悲伤音色的乐器,例如唢呐和二胡。我觉得这些乐器的音色自带情感和情绪,给我的音乐创作带来非常多的灵感。”李承铉说。

从水墨风街舞到中文rap再到客家话歌曲,近几年,李承铉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解锁了很多“中式”新技能。

刚来到中国的时候,李承铉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并不多,是郭德纲相声里的传统曲艺给了他“国乐”初启蒙。渐渐地,李承铉俨然成为了一个“戏曲迷”。他说:“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在拍戏的时候,我会选择接一些跟京剧有关系的戏,然后就专门去学一段。”

现在,李承铉对中国文化已经从了解到理解,从喜欢到热爱。当谈到想要合作的中国音乐人和音乐项目,他更是如数家珍。李承铉说:“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人,像九连真人、二手玫瑰、谭维维、萨顶顶,我觉得他们的音色和唱法都很独特。”

发展与变化:“科技让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从2006年来到中国,在这里闯荡、结婚、成家,今年是李承铉在中国的第18年,“中国已经快成为我人生中待得最久的国家了。”李承铉笑称。

虽然李承铉已经非常熟悉和适应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但中国发展变化的速度还是让他惊叹不已。他说:“我觉得城市的变化是最直观的,现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完全超越了国外,不管是外卖、交通、支付方式还是城市规划,科技的发展让生活变得很方便。”

在李承铉看来,中国音乐领域的发展,也是和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的。“音乐的发展紧跟着科技发展,以前要做音乐是需要比较昂贵的费用,要去录音棚,但现在都可以在家完成,让年轻人接触音乐的机会更多了!”李承铉激动地说。

热情与包容:“这里有一种家的温暖”

初来中国,李承铉曾面临各种挑战,但周围人的热情和温暖,让他最终决定留下来。“我来以后认识的一些朋友,包括支持我的粉丝,他们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李承铉动情地说。

李承铉早期因综艺节目结识了何炅和谢娜,他们带着李承铉去吃饭、旅游,帮助他练习中文发音,翻译中文语法……在朋友的帮助下,李承铉也慢慢摸索出学中文的窍门。

李承铉认为做音乐也同样需要开放和接纳。他说:“做音乐就像厨子做菜,每一个厨子有他自己的一种方法,没有应该或者不应该,只要是好吃就行了。”李承铉觉得现在中国音乐正在慢慢变得包容和自由,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只是时间的问题。

提起中国美食,李承铉对川菜情有独钟。他说:“中国有太多太多好吃的了,我最喜欢的是农家小炒肉、火锅。”

“在中国,我从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身边都是满满的热情和温暖。”久居中国的十八年里,李承铉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但提到他最爱的城市,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成都,那是我老家呀!”

谈到未来的发展,李承铉的目标很朴素,在他看来也最重要,那就是“健康、平安、快乐”。

总策划|孙爱群

统筹|蒋铮 赵鹏

文案、台本|曾潇 古司祺 付怡 戚美青 胡广欣

海报|李焕菲

翻译|赵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