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军校峥嵘岁月!“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首次上线

重现军校峥嵘岁月!“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首次上线
2024年06月16日 18:07 羊城晚报金羊网

20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之际,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正式上线。

据了解,首次上线可供公开查询的“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由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联合筹办,是目前国内可公开查询的规模最大、收录最全的黄埔军校名录数据库。

“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

目前,该数据库已收录包括黄埔军校校本部、各分校、附设各训练班、各兵科学校在内的黄埔军校学员资料超过17万人,支持以姓名、籍贯等各种方式模糊查询。

“在数据库收录工作中,我们启用专门的AI技术修复团队,对从前模糊的照片进行修复,让后代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先辈的模样。”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秘书长罗亚君介绍,目前该团队通过扫描资料共搜集到93万张照片,已对3万张进行了修复处理。

在当天的开馆活动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捐赠者颁发了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特别证书。

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揭牌仪式现场

黄埔军校一期生傅正模后人傅克刚捐赠了其父亲使用过的墨盒,“这个墨盒上写着‘保持过去之光荣历史’九个字,是我父亲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镌刻的,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傅克刚表示,他的父亲最初是同盟会成员,抱着一腔热血加入黄埔军校,传承黄埔精神。

“我们把父亲的墨盒捐赠出来,希望肩负起传承父辈爱国精神的责任,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傅克刚说。

“我的祖父李烈钧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在辛亥革命中参与策动海军起义。我的多位伯父也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在我祖父的影响下投身革命道路。”李烈钧之孙李季平表示,每个时代对黄埔精神的传承各有特点,但这种精神背后蕴含的爱国革命核心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积极意义。

黄埔军校学员后人扫码查看承载黄埔印记的存证

李季平在黄埔军校查询逐一搜索了其祖父和几位伯父的姓名,看到承载父辈黄埔印记的存证时,他难掩激动心情,“看到这些资料,我感觉离我的父辈们距离更近了,追寻他们百年前求学、投身革命的足迹,就像和他们进行一种心灵的沟通。”他说。

活动当天,中国邮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和原地纪念封也正式首发。该套纪念邮票1套2枚,邮票图案为黄埔军校校本部、孙中山纪念室和纪念碑。即日起,市民可前往黄埔军校主题邮局购买主题纪念邮品。

中国邮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和原地纪念封

据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从6月17日起全面对游客恢复正常开放,游客可提前通过“辛亥黄埔参观预约”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制预约。

文、图|记者 卢佳圳 梁善茵 黄宙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