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黄埔情!电影《黄埔军人》高清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首映

百年黄埔情!电影《黄埔军人》高清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首映
2024年06月16日 23:17 羊城晚报金羊网

6月16日下午,六百余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城市及香港澳门的黄埔后人,以及从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及香港各界而来、有着黄埔情怀的观众们,齐聚广州中山纪念堂,在万分期待中共赴一场时隔23年的“黄埔之约”:电影《黄埔军人》高清版的首映式的隆重举行。

《黄埔军人》高清版的首映式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

这部于2001年在中山纪念堂首映的影片,时隔23年、在黄埔军校百年华诞之际,以高清版本再次登上中山纪念堂的大银幕,继续讲述献身黄埔的年轻军人们富有理想与激情、信仰和毅力的爱国故事,书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重温峥嵘岁月,黄埔精神永不褪色

战争史诗题材电影《黄埔军人》以孙中山联俄联共创建新型现代军校以及东征北伐为背景,塑造了一批富有理想与激情、信仰和毅力、有血有肉的年轻军人的鲜明形象,将黄埔师生的兄弟情、民族情与“救中国,求统一”的黄埔精髓贯穿全片。

《黄埔军人》不仅因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成为了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当年更是一举斩获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音乐和“杰出电影成就奖”等四项大奖,成为美国好莱坞主流影院放映的第一部中国战争影片。如今,它再一次以精湛的制作和大场面的震撼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观众参与《黄埔军人》电影高清版首映仪式

光影变幻间时光流转,电影《黄埔军人》的高清首映式不仅是对中国近代风云变幻与峥嵘岁月的荧幕再现,更是在黄埔军校百年华诞之际对黄埔精神的书写与传扬。

“大家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黄埔精神万万岁!”首映式上,116岁高龄的黄埔军人、老红军、曾任朱德元帅文书的袁存建老先生亲临现场,话音刚落地,全场观众起立,掌声雷动不息。他前一晚特意从北京赶来广州,并为首映式送上亲手书写的墨宝,让黄埔精神的光芒得以再次穿越时空,诠释着英雄们的传奇人生。

随后,国家一级演员李仁义、蔡其平、孙洪涛,以及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金奖得主王非等十多位演艺界的璀璨明星汇聚一堂,共同演绎音诗画《百年黄埔情》,以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演技缓缓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观众得以亲身感受历史的震撼与感动。

音诗画《百年黄埔情》

星光熠熠生辉,主创团队分享心得

影片放映后,导演宁海强与主演颜丹晨、刘之冰、郭伟华、孙洪涛、王强、孙维民、赵晓明、宋运成等人走上舞台,他们的身影与影片中青年英雄们逐渐交叠,也与23年前的自己重合。他们分享了拍摄电影《黄埔军人》的点滴心得,讲述如何在光影的世界里捕捉历史的脉络,如何赋予角色以生命、使之跃然银幕之上。

主创团队走上舞台,分享拍摄电影《黄埔军人》的点滴心得

“这是我拍摄的第一部战争题材的戏,对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演员颜丹晨回忆道,彼时她刚毕业不久,拍摄不仅要军训、蹚河、上云梯,还要经历地动山摇的爆炸场景,“我们拍戏还只是追求真实的感觉,而当年这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们,则是真的拿命去拼。我们如今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真的是要感恩。”颜丹晨表示,23年后重温影视作品让她颇为警醒:“对于演员来说,要对每一个角色都尽心尽力、不留遗憾。”

演员颜丹晨分享拍摄感受

演员何政军讲述道,24年前,剧组成员历经数月、转战南北,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危险,比如说刘之冰、宋运成因为拍战争场面被炸伤了,今天想起来,能够在宁海强导演带领下完成了创作,令我们终生难忘。我们也希望全国观众能够走进影院来支持我们的电影。”

导演宁海强分享拍摄期间发生的故事

“黄埔军人当年担当、勇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传承和赞扬的,影片一定要将这个精神面貌拍出来。”观众邓姐的外祖父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学员,如今《黄埔军人》时隔23年再度上映,她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专程从深圳赶来广州。在邓姐看来,《黄埔军人》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历史,“我们希望黄埔精神能够得到传承,为祖国新一代青年人带来力量,也让黄埔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文|记者 孙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