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靠裁员还是靠加班 后者哪怕好笑正在崛起

竞争靠裁员还是靠加班 后者哪怕好笑正在崛起
2024年06月26日 07:50 羊城晚报金羊网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日前,“传宁德时代施行896工作制”“宁德时代号召员工奋斗100天”等相关词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截图显示:通知要求,6月12日起JG7(职级)及以上实行“896”的工作时长,即周一至周五,工作到21时,周六要上班,但是周六晚上不强制加班。有媒体向宁德时代求证获悉:“确实号召过管理层以身作则多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强制几点上下班。没有出过任何的官方文件或规定。”

对此,网友评论:人毕竟不是机器,应该检讨从市场到工厂的整个产业链条,是否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把工作时间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每周5天工作制,每天不超过8个小时),评价可以冷静,现实总是困境。在机构待过的人都知道,越是非官方规定、非文件下达、只能群里传达的要求,杀伤力和影响力越大。

最近,另一家新能源车企也是如此,被外界截图曝光说要节衣缩食,还要裁掉一定比例的员工,由此也引发了外界纷纷热议,最后老板就出来说并非如此,是外界曲解。传闻能反映一个企业的念头,但是如果这类的传闻在企业已经越来越高频,那基本可以推测企业得病了,或者是整个行业都有病了。如同传染病,病根就是一个卷字。

在重庆论坛上,许多汽车企业大佬一面咬着牙说不怕竞争,一面又极力反对无止境地卷。其实卷就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至于卷的方式是偷工减料、短期主义、不够环保、压缩消费者利益,还是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物美价廉、符合国情,这很可能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如果消费者认为一辆车能用5年就行了,那么车企就把车做薄、又把车做好看让人欢喜,这就叫“精准把握了市场”。确实,能够引领人类变革的车企也许20年就出一个,其余无数企业只能盯着眼前的消费思潮,只能模仿抄袭,没有前瞻能力,更别说领导潮流。

然而,今天的汽车企业毕竟是集中了最新科技应用的综合体,如果不能真的以创新开路,参与变革,最后还是死路一条。就连服装企业都要想着如何创新和冒险,更别说汽车企业了。汽车企业的使命,除了开源节流、量产产品,还应该找到人类发展更深层次的追求,并努力去满足。至于如何发现,还是靠一批有视野,有远见的人才,而不完全靠草根喧嚣和网红推动。不然,越让利越被人看不起,越媚俗企业就越没了方向,长远来说还是会被喜新厌旧的群体抛弃。

有趣的是,6月16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向195名员工授出近260万股份,平均每人约91.8万元。据了解,此次理想汽车授出的股份约占理想汽车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12%,如果按照授出日期的A类普通股市价每股73.75港元来计算,此次理想汽车总的授出股份价值约1.79亿元。联想到理想汽车今年风波不断,不断在裁员、辟谣裁员、召回员工之间摇摆,这次的股权激励可能是一种努力的形象挽救了。

一个企业要求员工“多花时间在工作上”,简而言之就是加班不用加班费,另一个企业是实行股权激励,吸引优秀人才,让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获得回报。究竟哪一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唤醒人的灵感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跳出疯狂一样的卷?这可能不只是两种企业价值观的区别,大概也是工业时代和个人时代的区别。前者哪怕辉煌,也注定会没落;后者哪怕好笑,也正在崛起。

编辑:郑健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