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立足湾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丨2024高考策

广州大学:立足湾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丨2024高考策
2024年06月26日 15:47 羊城晚报金羊网

“广州大学将本科生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以‘面向未来需求+高质量培养’支撑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广州大学(以下简称“广大”)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如是说。

近年来,伴随着深入推进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广大持续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发展思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整体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显著。

广州大学校园风景

加大力度施行本硕一体化培养

开设12个微专业

自2020年以来,广大均位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百强行列;依托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倾力打造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经管社科、师范教育、人文艺术、基础理科六大类一流专业方阵;已建成2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30门省级一流课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需求,本科毕业生近年来实现充分就业,近三年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升。

广州大学毕业典礼

“广大本科招生专业中包含了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占全部招生专业的三分之二。”学校招生负责人介绍,广大着眼于“科教协同-高质量研究生深造”“产教协同-高质量就业创业”,不断优化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应用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贯通教学、科研和实践人才培养全链条,已初步构建了有广大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和五育并举全过程全覆盖育人模式。

广州大学毕业生

今年,学校加大力度施行本硕一体化培养,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试点“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制定土木工程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实验班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出台相应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以“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为理念,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人才。

为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广大设置了12个微专业培养跨学科人才。微专业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为目标,围绕某个特定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发和开设系列核心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根据兴趣专长修读微专业。

周志俊老师讲授微专业课程《健身运动技术指导》

目前广大已开设数字法学、元宇宙智能决策与人机交互、智慧健身与运营管理、家庭教育指导、智能建造、AI+健康管理、营养与健康科学、低碳能源-氢能、智能创意传播、数字可持续设计、区域转型发展与城乡治理、数字治理等微专业。

曾小军老师讲授《家庭成员关系管理》课程

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路径

拓展高质量跨国(境)交流培养

近年来,广大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原则,大幅度放开转专业限制,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今年,学校制定了更加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期望学生更加理性、全面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据介绍,广大按照“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路径,尊重选择权、发展多元化”原则,学生可以选择在第一、第二学期期末或第三学期期中提出转专业申请。

一是专业组内转专业——在第一学期期末转专业,第一学期所修课程加权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0%的学生,在当年招生专业组内免试申请转专业(限制转入规模的专业部分满足)。

二是学院内任选专业——在第二学期期末转专业,允许学生在学院内任选专业(非师范专业原则上不设转入限制条件,师范专业转入比例适当限制人数)。

三是全校公开转专业——在第三学期期中转专业,学生可向公布接收转专业方案的学院申请转专业,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取,转出不设限制。

广州大学毕业生

广大学子还拥有众多在访学交流中拓展视野的机会,近年来,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第二校园访学项目。

国际和港澳台交流方面,学校积极推进跨国(境)人才合作培养计划,目前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60多个;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广大学生海外学习资助项目,大力推动出国留学与学校人才培养融合的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

2023年5月5日,《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与广州大学合作备忘录》签约

同时,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资助超过1500名本科生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澳大学、华威大学、海德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交流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旅游管理专业与法国昂热大学等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年,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1584人,绝大部分毕业生获得中法两国双学士学位,近20%的毕业生被境外知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

拓展“一校三园”办学格局

黄埔新校区与一批新建基础设施投入使用

近年来,广大积极拓展大学城校区、桂花岗校区、黄埔校区“一校三园”办学格局,持续优化提升校园育人环境。其中,黄埔校区由广大与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建设,校区7栋楼宇约12.48万㎡建筑面积,宿舍可容纳近3000名学生(四人间和二人间),计划2024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广州大学黄埔校区(效果图)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大学城校区近年来新建学生宿舍3栋,以4人间和2人间为主,新增床位2616个,其中2栋已投入使用,第3栋今年9月份即将投入使用。

大学城校区新建智慧教学及创新实验大楼3栋,分别为文渊楼、文济楼和创新大楼,总建筑面积95900平方米,其中文渊楼,主要为智慧课室及学术报告厅,计划2024年9月投入使用;创新大楼为理工科类实验室,主要用于支撑广大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大智能机器人广东省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广大“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及“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平台建设,计划2024年8月投入使用;文济楼为文科类创新实验室,主要用于支撑文科类创新科研平台建设,计划2024年9月投入使用。大学城校区校医院已完成加建,为师生提供了功能完善、环境舒适的就医条件。

广州大学校园风景

目前,学校已开展新一轮高水平大学新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包括大学城校区10栋学生宿舍、1栋体育综合楼等10个项目,总投资估算14.95亿元。未来新建学生宿舍12.73万平方米(四人间和二人间),新增床位9088个,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新建体育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包括屋顶田径场、室内恒温泳池、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及健身房等一系列运动场地及设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师生体育运动的需求。

广州大学校园风景

同时,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支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多样化教学,学校大力打造系列“智慧教室”,分批次建设了包含自动录播室、小组多屏室、板书同步室、多视窗联动室、灵活多样研讨室、远程直播互动室等415间智慧教室,覆盖面达到95%以上。2024年大学城校区新增“文渊楼”课室129间,可满足学生小组讨论、试讲、录播等多样化需求。这些学习交流空间广泛搭载智慧教学软件及设备,实现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应用,能为师生开展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撑。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为毕业生拨穗

魏明海说,“广大将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不断改善育人环境,未来广大的校园将更加现代化、更加美丽。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广大,我相信你的每一种热爱都能在这里实现!”

2024年6月26日羊城晚报《高考策》报道版面

文丨陈亮 广大宣

图丨学校提供

校对丨林霄

责编丨孙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