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来袭 “天团”云集,匈牙利缘何成中企出海热门“打卡地”

“流量”来袭 “天团”云集,匈牙利缘何成中企出海热门“打卡地”
2024年06月28日 18:46 羊城晚报金羊网

随着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一架波音787梦想飞机缓缓着陆。当地时间6月27日7:20,中国南方航空开通的广州-布达佩斯航线首个直飞航班CZ649,降落在布达佩斯机场。一头连接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一头连接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多瑙河明珠”。在中匈建交75周年之际,首条粤港澳大湾区至匈牙利直飞航线的启动,意味着两国互联互通更进一步。而大湾区企业从此赴匈投资可以更快一步。

除了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和诗人裴多菲之外,国人对匈牙利的了解恐怕并不算多。如果你知道,这个万里之遥的中东欧国家,正成为中企出海“打卡”新热点,或许会有些讶异。事实上,近年来,匈牙利正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吸引了一大波来自中企的投资“流量”。其中,中国“电池天团”扎堆前来,更“助攻”匈牙利成为世界第四大电池强国和全球电车新焦点。

如今,每天从国内直飞匈牙利的航班都有2-3班,反映了两国经贸往来的热度

中国企业“成群结队”而来 “一天就接待了6家上市公司”

蓝色多瑙河缓缓地向前流淌,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多瑙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两个部分:布达和佩斯,这里就是享有“多瑙河明珠”盛誉的——美丽的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

清晨抵达布达佩斯机场的CZ649,受到了民航最高礼仪“过水门”的迎接。

CZ649,受到了民航最高礼仪“过水门”的迎接

这是继今年3月深圳机场开通首条至匈牙利的货运航线之后,大湾区与这个中东欧国家的又一条“空中桥梁”。加上29日复航的西安-布达佩斯航线,以及此前可直飞匈牙利的北京、上海、重庆和宁波,届时,中国将有7个城市可直飞布达佩斯,足以说明两国间经贸往来的热度。

专门从事服务中企落户匈牙利和中东欧国家相关业务的梁大鹏,今年明显感觉自己越来越忙了。“今年我和我的同事工作量非常大,业务数量也非常多。”作为利安达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匈牙利分所执行合伙人,他的日常工作是要为前来投资的中国企业落地匈牙利提供法律和财务等咨询,这让梁大鹏对中企前来投资的热情深有体会。“最多时,我们一天就接待了6家上市公司,他们都是有意来匈牙利投资的中国企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梁大鹏这样说。

如今,每天从国内直飞匈牙利的航班都有2-3班。“每一架从中国直飞匈牙利的航班上,可能都有大批中国工程师。”有人形象地这样比喻。

这话可能并不夸张,梁大鹏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国内过来的直飞航班,很多人是下了飞机,就直接来我们公司,谈落地匈牙利投资设厂的事。”

85%以上2010年后才注册 更多企业还在前来

有同样感受的不只梁大鹏。

虽身处以“慢生活”闻名的欧洲,匈牙利粤商会秘书长苏毅今年却是马不停蹄,今年以来,匈牙利粤商会已经接待了若干波来自国内的客商,日程表上的安排满满当当。

“我们刚刚接待完深圳市坪山区的领导,随后正好是深圳盐田区的另外一场大活动,东莞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团上个月刚刚离开匈牙利……”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苏毅一口气就数出了好几个近期到访匈牙利考察或招商的广东经贸团。“接下来,云浮市代表团很快会来。”

苏毅告诉记者,就在6月21日,深圳-匈牙利经贸合作交流会刚在布达佩斯举行,并在多领域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作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桥头堡,匈牙利俨然已经成为中企出海的新热土。苏毅告诉记者,为了给粤企“出海”匈牙利提供更好的支撑,匈牙利粤商会正在着手准备一本书:《黄金航道-中匈企业合作指南》,希望为有意前来匈牙利投资的粤商企业从多方面提供行动指南。

“中国企业正成群结队地来到匈牙利。”这是《匈牙利每日新闻》在近期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一句话。

中国企业数量在匈牙利增长有多快?一组来自匈牙利本地媒体Pénzcentrum.hu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600家中资企业在匈牙利开展业务,其中85%以上是2010年后才注册的。

不是在建厂就是在路上? 电池“天团”扎堆匈牙利

走在布达佩斯的街头,这两年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来匈牙利考察投资设厂的中资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就是中企员工。

布达佩斯街景 图/视觉中国

已经在此率先布局的,就有许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大项目大企业。

如华为公司就在匈牙利设立了欧洲供应中心和欧洲物流中心,建立了覆盖欧洲、独联体、中亚、北非等地区的物流网络。

2022年8月,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宣布将豪掷73.4亿欧元建设电池生产基地,其时更成为匈牙利“史上获得的最大投资”。

2023年年底,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其第一座欧洲工厂。据称,这一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欧元,这被当地称为“匈牙利历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投资项目之一。”

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企业,是中国企业出海匈牙利的“大户”。

“中国的电池企业和电动汽车企业,不是在匈牙利投资建厂,就是正在去匈牙利投资建厂的路上。”这两年,行业内流传着这样的段子。

“龙头企业来了,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就会跟随而来。”在梁大鹏看来,近年来出海匈牙利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正与龙头企业进驻产生的拉动效应有关。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相关中国企业“组团”而来,助攻匈牙利成功晋级全球锂电池制造中心。

得益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中国电池制造商等对匈牙利的巨额投资,以及恩捷股份、华友钴业等电池上下游企业在此相继宣布的投资计划,令匈牙利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新贵”,使其以将在全球各国新能源电池产能中排名第四的实力,向欧洲“电池一哥”德国发起挑战。

当电车的风“吹”到匈牙利,中企龙头企业扎堆到来,阵容之强大,堪称“天团”。

进入欧洲大陆的“主要切入点” 最高60%真金白银的补贴

中企为何扎堆前来?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匈牙利特殊的地理位置。

匈牙利,位于欧洲心脏地带。从匈牙利出发,可以在2小时内到达欧洲主要大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物流能力,使其得以成为中国货物的过境国和物流中心。此外,这里良好的制造业等产业配套基础,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使其有“欧洲底特律”之称;进入门槛要低于西欧市场,又能迅速融入欧盟内部产业分工体系等因素,使其成为联系东西方市场颇具吸引力的桥梁。

更关键的是,作为欧洲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匈牙利为中企提供了在政策和营商环境方面的可预期性。

你也许未曾到访匈牙利,但你想必听说过匈牙利在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第一个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的中东欧国家;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中东欧国家……

此外,匈牙利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措施,也相当“给力”。梁大鹏告诉记者,根据投资优惠政策,企业可获得的投资补贴最多可达投资总额的60%。“这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在苏毅看来,营商环境是“吸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匈牙利营商环境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综合指数排名中一直位列第一。

正是在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匈牙利成为大型中企进入欧洲大陆的“主要切入点”。自2020年以来,中资企业对匈投资规模大幅提高,匈牙利已成为中资企业来欧洲投资的首选目的国之一。

据匈方统计,2023年,中国对匈牙利投资创历史新高,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中国对匈牙利直接投资达76亿欧元,更是占到外国对匈直接投资总额的58%。

中企扎堆出海 大湾区企业也是重头戏

中企扎堆出海匈牙利,大湾区企业也是重头戏。

苏毅透露,粤商云集的深圳是国内最活跃的前沿科技创新之地,尤其在近年大热的新能源产业中,拥有锂电产业链上下游超4000家企业。此前,华为、比亚迪、科达利等深圳企业已陆续在匈牙利投资合作。今年,华宝、华美兴泰、尚水等几十家深圳新能源产业及企业也已组团出海匈牙利。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企业出海大潮涌起,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加深,越来越多政府开始扮演起组织者的角色,纷纷带队组织企业出海,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效率。

中国企业扎堆而来,除了看到机会之外,还应有何准备?在梁大鹏看来,企业出海,前期的调查特别重要,两国的市场体系、技术标准等有很大差异,遇到的问题可能无处不在。所以,他也建议中企在出海之前要多做调研,一方面做好市场调查、一方面多找同行了解情况 ,另一方面,宜小额试水小步快跑,尽可能控制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企业掀起“出海”匈牙利热潮的同时,更多匈牙利企业也有意走到中国来。近期,梁大鹏就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匈牙利企业主动来找我们的也不少,近期就时有外商主动来加我的微信”,希望为它们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穿针引线。“毫无疑问,在这里,‘中国’是大家都在说的一个热词。”

文|记者 李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