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侨乡特色水经济,江门“碧道+”为城乡提颜值、增价值

做强侨乡特色水经济,江门“碧道+”为城乡提颜值、增价值
2024年07月01日 18:07 羊城晚报金羊网

广东发展水经济新业态正逢其时。自去年江门入选省级全域水经济发展试点城市以来,“水经济”已经成为当地市民关注的热词。记者获悉,近日,由广东省河长办、广东省水利厅策划推出的“点水成金”——广东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系列融媒大直播走进江门,通过线上与网友深度互动、线下实地探访访谈,多维度展现江门做大做优做强侨乡特色水经济的实践探索。

城市高颜值碧道人气旺

盛夏时节,滨水碧道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好去处。江门作为广东的水利大市,已建成375公里碧道,因地制宜创新“碧道+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等形式,不断丰富水经济业态,提供优质水生态产品,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实现了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有效转化。

秀美西江碧道 彭伟宗 摄

在江门市蓬江区,一条碧道沿着西江串起了沿岸的咖啡馆、书屋和集市。旁边的蓬江国际马拉松公园里,不少小朋友正练习轮滑,准备在比赛中大展身手。今年1月,这里举办了第三届广东省轮滑马拉松公开赛,轮滑选手争先滑行在西江碧道,感受这座滨水城市的独特魅力。

西江碧道,正打造成江门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西江碧道建设运营主管邓和平介绍,近几年广东省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及江门市轮滑马拉松都在西江碧道举行,西江碧道也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和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这个地方(曾经)脏乱差,我们根据城市规划,作全面布局,沿着西江建设了22多公里(碧道),沿途有5个咖啡店,市民都到这边来休闲和运动。”

西江碧道马拉松公园附近Y Cafe咖啡店的店长介绍,碧道建设改造后,这里的环境改善很多,尤其是马拉松公园,带来了人气客流,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三百杯咖啡。“从早到晚都是人,早上有人过来锻炼,中午有人过来吃饭,下午有小朋友过来,晚上更有情侣过来散步。”

江门着力激活水经济

2023年,广东省河长办正式印发实施《广东省水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和《广东省水经济试点主要业态工作指引(试行)》,公布了“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名单,明确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经济试点建设,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试点建设任务。

江门作为开展全域水经济试点的两个城市之一,充分依托已建成的375公里碧道,因地制宜地引入咖啡、集市、轻餐饮等新业态,推动碧道建设成果有效转化,向滨水经济带发展。江门市水利局副局长谭俊彦介绍,蓬江区利用西江碧道沿线节点布置集装箱式商铺,营造吹江风、赏美景、“叹”咖啡的滨水经济带;江海区依托城央绿廊碧道的超高人气,因地制宜打造灯光夜市、落日集市、白水带缤纷乐园等人气节点,有效推动城市更新。“怎么利用建好的水利工程,让它从生态的项目转化成经济的价值,这是通过做‘碧道+’的文章,让它成为生态的经济道。”

江门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河湖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水资源总量在广东排名第5、珠三角九市排名第2,是华南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依托众多江河湖库、丰富的自然资源,江门市正把绿色水经济发展融入“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潮流之中。

新业态为乡村添动能

江门开平市结合大沙碧道建设,打造融合观光旅游、绿色农业、生态保育、特色产业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

其中,在较为偏僻的大沙镇,江门市水利局副局长谭俊彦介绍,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后,“绿水青山”也正向“金山银山”转化。“在大沙河水库沿线,我们以‘两山’碧道作为纽带,将一些生态条件比较好的村串联起来,打造一些稻田音乐节、花田音乐节,把比较偏僻落后的山村,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网红村、打卡点。一个山村,借助这个发展集体经济,原来留在村里面可能就三四十号人,现在好多外出的都回来了,现在有280多个人住在村里。”

开平市大沙河水库“两山”碧道

开平市大沙镇镇长谢京鹏介绍,大沙镇的“两山”碧道充分结合乡村特色,碧道建成后招商也更容易了,未来还将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提高土地价值、产生新的业态。“大塘面村小组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吸引大塘面村的村民、乡贤回来参与就业和创业。通过这几年建设,产品的包装、销售,也结合大沙优品这个品牌打造,村集市每年营业额可以达到130万元以上。”

大塘面村村民李女士周末带着亲朋好友来到村里的露营基地游玩,她说,好地方就是要分享给更多人。“对比一开始建立的话,它设施各方面都挺齐全的,像以前,像这些营地什么的活动还没有嘛,现在越来越好了。”

多彩碧道擦亮文旅品牌

作为著名侨乡,江门有着独特的人文底蕴和魅力。数据显示,去年,江门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这里既是水利大市,也是旅游热门城市。“碧道+文旅”,也是江门发展水经济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江门市开辟了“花鸟民宿微度假”“中国侨都深度游”“红色文化研学游”“水乡游船”等多形式、多层次的碧道游。位于鹤山的古劳水乡景区依托大规模桑基鱼塘,打造了独特的文旅品牌,成为碧道上的靓丽风景线。

鹤山市在保持原有升平河两岸鱼塘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提升,建设7.5公里升平河古劳水乡碧道,优化交通路网,修复沿河漫滩生态,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营造湿地生态自然景观,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升平河古劳水乡碧道 林冰莹 摄

鹤山市古劳镇镇长马岸宇介绍,古劳水乡有超过700年的水乡文化历史,依托优越的水资源和水文化,一二三产业实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而这都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我们的水利工程早在700年前就在干了,以前的话更多是依靠自然的力量,我们现在有了非常好的电排站,水系联通的工程,现在这个效率更高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花了更多的钱提升了水质之后,对于我们鱼塘的价值、整体的环境,也是非常好的提升。”

开平市大沙河水库“两山”碧道

今年,水经济被列入江门市十大新兴产业,在“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下,江门正“借水行舟”推进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激活水利新质生产力,结合各区域水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谋划超60个不同类型的近期项目、超70个远期项目,为群众提供更多健康优质的水文旅产品。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级高工黄本胜认为,在发展绿色水经济的道路上,江门市走在全省前列,水生态价值产品转化成效显著,“水库+”“碧道+”的发展模式值得各地借鉴,未来结合“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江门市发展水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我觉得接下来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如何增加投资、吸引投资,要吸引企业和老百姓投资建设;要让企业和老百姓在发展水经济里头,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它的好处;发展水经济和保护河湖,要紧密结合、融合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来保护。”

文、图|记者 胡彦 通讯员 粤河清 周利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