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广东遴选20个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试验,目标是将有益经验向全省逐步推广。
中国校园的信息技术赋能喊了十几年、智慧校园做了十几年,却并没有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为什么?AI的呼啸而来,将如何倒逼教育变革?羊城晚报“隽言教育”特别推出《AI如何“革”教育的命?》系列报道:
AI如何改变校园体育?看看教育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华南师大附小AI体育:让全员爱运动、个体精准运动》
AI+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何本质不同?如何达成大规模的个性化教学?如何评价AI改变教育的效果?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要怎样的学生评价体系?→《教育部专家熊璋:学生变化是检验AI+教育的唯一标准》
教育AI的研发难点、教育AI与其他AI的不同、AI变革教育的进程?→《好未来CTO田密:十年内AI会让教育颠覆性变化》
“隽言教育”深度调查发现,人工智能在校园应用的困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单一评价下知识传递型教育的困境。AI+教育需要警惕两点:AI教育简单化为AI提分、能力与潜力简单化为排名。→《深观察:单一评价下知识传递型教育的困境》
AI的时代列车呼啸而来、势不可挡。AI如何变革教育?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做出回答,才能立足于未来世界。
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企业的市场化推动。企业是研发投入、产品化的主体,教育AI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同样离不开教育企业。2019年科技部宣布依托好未来(学而思母公司)建设智慧教育开放创新平台,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最高水平。
羊城晚报《隽言教育》专访好未来集团CTO(首席技术官)田密,探讨教育AI的研发难点、教育AI与其他AI的不同、AI变革教育的进程、AI与人类教师的关系等问题。
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和AI赋能教育的区别?
隽言: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在中国其实已经做了约20年,现在变成AI赋能教育,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田密:过去更多是信息化的过程,而现在信息化逐渐开始有一些智能化的端倪。信息化相当于把很多线下的工作搬到线上,比如授课、批作业等。这些都是信息化的过程。但现在的AI更多是替代一部分人工老师,甚至做到一些人类老师做不了的事情。所以总结来说,原来是信息化,现在可以叫智能化。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有了信息化之后才有更多的数据积累。有了数据才能训练AI,实现智能化。
智能化也分两个阶段,一个是传统的AI技术,一个是大语言模型的AI技术。大语言模型是在2022年底产生,2023年开始在全球爆发。
研发难点及智能进程分级?
隽言:教育AI大模型的研发难点在哪里?
田密:AI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数据。算力需要买卡,资金投入很高;算法方面需要优秀的工程师团队;数据方面需要丰富的教育行业数据训练AI。
隽言:如果以自动驾驶L0~L5的六个区别智能程度的等级来类比,你认为AI赋能教育的目前处于什么等级?不同等级的教育有多智能?
田密:现在的教育AI普遍处于L2水平,可以帮助备课、批改试卷等,但还没达到完全替代老师的程度。终极目标是L4或L5,即99%的任务由AI完成,只剩1%的人类情感交流和技能传授。目前,大约需要10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人类会不会被取代。从过往科技发展来看,人类短期会高估技术,而长期会低估技术。短期内,我们可能觉得某些技术特别牛,应该什么事都能搞定,但实际上,现在肯定还做不到那么完善。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容易低估它,可能几年后,你会发现教育AI已经发展得非常强大。
教育AI区别于其他AI的特点?
隽言:教育AI大模型与通用型AI大模型以及其他行业的AI大模型相比,有何不同?
田密:很大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AI的反馈周期太长。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效果好不好立刻就知道。但教育AI作用于孩子的效果至少需要几个月才能看出来。
因为迭代和反馈周期太慢,导致教育AI的进化速度比别的领域要慢很多。这是教育AI和其他AI最大的不同。
隽言:中国的教育AI应用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田密:近几年,我陆续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字学习周”、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及刚刚结束的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大会,中国的教育AI水平已经得到了国际科技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教育AI走在世界前列。首先,AI技术方面,中国和美国做得最好。其次,中国的教育市场足够大,拥有足够大和多元的应用场景,使得教育AI的发展非常领先。
AI与人类教师的关系?
隽言:AI之于教育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AI可以取代和优化什么?哪些是它不能取代的?人与AI的关系又是什么?
田密:这个问题涉及很多伦理方面的讨论,每个人看法可能都不一样。
我个人认为,我们开发这么多AI教育技术,并不是为了替代老师,而是希望每个老师都有一个AI助手,可以把老师从繁重、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比如备课和批改作业,这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可以由AI来完成,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怀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唤醒、激发和鼓舞孩子。
对于学生来说,配备AI学习助手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提问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或特定地点。AI让他们随时想学就学,这是AI对教育的目标——让人们过得更好。
我相信未来也许很多固定的教学动作会交给AI,但一些根本价值观的传授,人文关怀等,还是需要真实的老师来完成。
隽言:你认为AI赋能教育什么时候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田密:颠覆性变化主要看定义。是指AI取代教师,还是所有孩子通过AI学习在分数上有更好的表现?我认为会像自动驾驶一样,是逐步替换提高效率的过程。未来十年内,校外和家里的很多教育场景会由AI完成,校内则慢一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