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里会有清晰的学科界限吗?学生需要追求每一门课业都拼尽全力,从而全面优异吗?课程不应该越改越多,而应该越改越少。”日前,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举行的“生命成长与课程改革的诗意共鸣——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交流研讨会”上,广东省中山市西区中心小学校长郑义富提出他对课改的思考,认为应警惕课改中出现的狭隘科学主义倾向,重视对人文精神的追寻。他也是教育部“双名计划”新时代名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骨干校长、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变化迅速,教育也进入新一轮改革期。近年来,新教材、新课标、新中考、新高考接踵而至,课程也必须改革。但课程应该怎样改?各方都在探索。
“我们明确了不应再是什么,但还难以明确应该是什么。”郑义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学探索中遭遇不少困惑和挑战。
他提醒,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要警惕狭隘的科学主义、学科专业主义,以及对技术理性的盲目崇拜,避免认为科学技术就是现代发达社会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追寻,一切教育的行为都应生发于教育者对“人”的认识与关切。康德曾指出“人是目的,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终极性的价值与目标”。教育关注的应是生命,是心灵的觉醒。让每一位儿童的生命能够“向阳生长”,人格能够“恣意盛开”,是每一个教育人的神圣使命。
他直言,目前的一些课程改革体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值得反思:
一是学科界限分明、壁垒森严,呈现典型的线性秩序系统。
二是追求全学科全面发展的评价选拔。看各种各样学科加在一起的总分,作为依据选拔学生。
三是偏重科技理性,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注,忽视对人生命成长的关注。
理想的课程改革之路,到底路在何方?郑义富的思考和建议是:
第一,没有足够的沉淀而进行的课改无异于瞎折腾,课改要慎重,盲目地改不如不改;
第二,强扭的瓜不甜,强加的课程难以令老师和学生从心底认同;
第三,儿童眼里会有清晰的学科界限吗?不会。虽然学科设定有其历史成因,但既然是课改应探索打破学科边界。教育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只学被指定的事物;
第四,学生需要追求每一门课业都拼尽全力,从而全面优异吗?教育方式和升学制度能不能给予只擅长某些学科的孩子更多机会和认同?
第五,课程不应该越改越多,而应该越改越少。如果课程越改越多,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第六,我们不仅要思考应该教什么,还要思考不教什么,懂得取舍,而“舍”更重要,现在的教育科目已经太多了,不要把过多的科目引入教育。引入教育的主要的观点和思想应该少而重要,并且使他们直接形成更多有可能的组合,“我甚至粗浅地认为,我们的课程只要四类就可以了,一类是语言,一类是数学,一类是自然与社会,一类是艺术与健体。”
第七,冷静地审视每一门课程的真实作用,到底有什么理由必须去掌握和探索;
第八,溯本归源,热爱自然、追求幸福与自由的课程,才是儿童最需要的课程;
第九,课改不妨换一种角度思考,构建一种全新的秩序,让课程成为顺应师生互动的、促进师生人格发展的通道;应该是能够激发潜能的、双向奔赴的、不断生成的、创造性建构的;不是为了学生能够发现已知的世界,而是更加积极面对并热情参与到正在不断演变发展的不确定的世界。
文、图 |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