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人数连年攀升 这根指挥棒如何改变中职?

职教高考人数连年攀升 这根指挥棒如何改变中职?
2025年01月10日 07:01 羊城晚报金羊网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

这个周末,新一年职教高考再启大幕。近两年,广东许多中职学校报考职教高考的人数高达九成。伴随着连年攀升的报考人数,中职学校的教学也悄然发生变化:曾在中职处于“弱势地位”的语数英等科目近两年占比大幅增加,高考升学率成为各大学校比拼的目标。

高考重塑校风 课间十分钟仍埋头书海

中等职业学校曾一度以职业技能教育为重,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就业或通过技能大赛奖项保送至高等职业学校就读。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高考”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近几年,职教高考热度升温。当前,在广东的很多中职学校,参加职教高考的人数逐年攀升,报名人数不断刷新纪录,考试人数甚至高达毕业生总人数的九成。参加职教高考、走出中职,是绝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和选择。在考试竞争逐年增大的态势下,升学压力也传导到了学校。

深圳一所中职的校领导曾这样表达担忧:“当下的学校,办学有成绩、老师有水平、学生有奔头。但是在全国高等院校持续扩招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深怕我们像海面上突然跃起的一条鱼,稍纵即逝……”

为了在“全员高考”时代胜出,许多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待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将成绩靠前的学生筛选出来、编入实验班,不再学习专业课,只学习语、数、英三门文化课和体育课,专心备考。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就是2023年试点高考实验班的学校。2023年,学校在全级900余名学生中挑选出100名成绩靠前的学生,单独编成两个实验班。班内学生专业不一,但都目标明确:冲刺职教高考。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薄弱、接受知识速度慢,学校将同一门科目设置成两节连堂的“大课”,便于教学。2025年职教高考前几日,记者来到该校实验班探课,发现学生们除上厕所外少有走动,大部分人课间休息十分钟仍埋头书海。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职教高考重塑了校风。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智能控制教学部副部长田冰发现,今年冲刺高考的学生纪律更好、学习动力更足:“晚自习去巡堂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低着头在做作业,或复习语数英。随便拿一个同学的书过来都会发现,书上满满都是笔记,我以前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的质量、学习态度越来越好了。”

深圳一所中职学校的老师也有相似的感受:“以前,我带的班是全校最烂的班,每个学期要打一场群架,而且打遍所有的专业部。但现在,我们的学风和以前明显不一样。学生们没有升学目标就是混,你重视他,他自然就起来了、想学了。”

升学就业并重 既重视技能又重视文化课

在高考指挥棒下,专业课的重要性似乎不复从前。深圳一中职的语文老师透露,期中、期末考往往先考语数英,再考专业课,可考到后面专业课时,学生不想考、开始散了,“因为他们觉得专业课不重要”。此外,记者采访得知,部分中职学校为使升学数据更好看,出现了人才培养方案“两张皮”的情况——呈递给教育部门和大众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上课的课程占比并不一样,专业技能课的实际课时被大幅压缩。

事实上,专业课老师前两年还在要课时,希望学生能重视专业课。但眼下,职教高考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让专业技能课不得不“让位”于语数英。

广州一所中职的专业课老师回忆,2015年前后,学生在中职三年所学的语数英三科数量少得可怜,三年时间里,学生一共上6节数学、4节语文、4节英语;2019年之后,语数外课时量占比达到30%。该校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示,2020年,包含语数英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占据总课时量为33.9%,2022年为34.7%,但到了2024年,这个数据成了46.55%;而专业课数量则从此前的一周6节,降低为一周4节。

公共基础课大幅增加背后,是中职从“就业为主”到“升学就业并重”的转变。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公共基础课占比的提升,是否意味着弱化职教属性?

据悉,当前,中职生想要在职教高考中升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必要条件,想冲刺本科,还要参加本科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成绩,且将全省统一文化素质考核成绩(语文、数学、英语)、职业技能测试成绩、证书考试等级按照5:4:1的权重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换言之,想直升本科,专业技能考核同样“占据半壁江山”。

“职业教育还是要坚持职教底色。重视升学不等于不重视技能,而是从原来的只重视技能变成现在的既重视技能、又重视文化课,这样培养的人才更适合转型升级之后的需求。”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校长黄艳认为,产业转型升级,对教育人才的需求也变了,为适应当下用人需求,将高技能人才学制延伸到高等教育很有必要。

为满足家长和考生升学的诉求,当下,各个中职学校在升学方向上都投入了更多师资、更多资源。而对学生来说,这场春天的考试也让他们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

“我常告诉他们,本科也不是终点,希望他们能够朝着研究生努力,也希望未来针对中职生的招生还有更大突破。”说起学生,田冰有些欣慰:“我现在觉得,他们越来越像十六七岁应该有的样子,就是那种朝气蓬勃的样子。”

编辑:邬嘉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