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武
春日,朗朗光照。读厚基散文集《老城杂记》,心怦怦然,热乎乎,禁不住,要为挚友说点心里话。
厚基是一位从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作家,是一位敢于向生命挑战的人。20世纪80年代初,他是广州一家老字号茶楼的点心师,做蛋挞、拉肠、春卷、浮皮羹的高手。
他好文学,爱爬格子,在众声喧哗的茶楼里,做作家梦。他当然知晓,文学创作要写出拿得出手的作品谈何容易,那是寂寞人,青灯黄卷,做寂寞的事!可他一头扎了进去,痴心不改。
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振兴中华”的口号震天响,在梁广道、欧阳翎、林骥等众老师悉心的教诲和鼓励下,他默默地啃名著,进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深造,写着来自大时代的充满生活烟火味的散文、小说。
那些松散的往事碎片,茶楼趣闻,日常的生活片断,经过淬炼、修饰、改造,竟魔幻般地有了改革开放中广州的身影、呼吸及脉搏的跳动。
本土人写本土生活,乡情乡音,血脉涌动,弦歌雅意,叩动心灵。厚基心明如镜,懂得这是他文学创作的“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富矿”。他的这本集子所收散文并非写得如何诗意华彩,缠绵曼妙,哲思纷呈,而是写得紧扣时代,翔实饱满,视野宽广,纪实性强,行文晓畅。
《老城杂记》
这本散文集佐证了他是一位敢于向生命挑战的人。点心师,饮食文化的实践者,职业可人,而人的基因不同,各有所好,他心心念念向往当一名解剖人类灵魂的作家,当一名聪明的笨蛋,快乐的傻瓜。
厚基从以往散文作品中甄选出的这本“杂记”,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他面对五光十色的广州生活,面对新旧广州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拼搏与憧憬,用一双美丽的眼睛去观察、体验、发现与形象地表述。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内地有一位来深圳采访的作家,他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呼号一概不上心。他把沉香当烂柴了。
所以,作家面对生活,必须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非常重要。这样,你就能够捕捉生活中闪光的东西,变化的东西,大美的东西,感人的东西。厚基练就了这个本领。
散文这种文学形式,门槛不高,天地宽广,但要写得精妙入心就比较难,传世更不易。散文,日月星辰、风雪雷电、花鸟虫鱼、美味佳肴、似水流年、亲友欢叙、旷日柔情、眼角清泪、不老记忆,均可成文,但厚基的散文大多是写广州波澜壮阔的一角,广州人的眼泪与欢笑,而且写得感觉真实,情感真实,人性真实。
此散文集共分五辑:老城忆旧,老城寻梦,老城之春,老城周边,老城人事,每辑中都选择广州的典型事件来描述,娓娓道来,甚是趣致新潮。
如第一辑中的《东坡捉鬼》《浩然正气澹归碗》等,既是民间传说,又是生猛趣事。第二辑中的《第一代农民工大军“杀”入广州》《在新的“责任田”上》等,作家的眼光关注第一代“洗脚上田”的农民的苦与乐,表达了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工对广州建设的巨大贡献,与对城市文明的向往。第三辑中的《世界为南沙描金画彩》《圆润双砾,城市的浪漫与激情》等,生动地表现了广州巨变中的英姿与气派,及广州人的“转得快好世界”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第四辑中的《东涌·艇》《沙田情话》等篇章则描绘出了新农村新气象新风貌。而第五辑中的《生命的苦难与辉煌》《祖母往事》,既呈现了戎马倥偬,沧桑岁月,时代嬗变,又表达了祖母与姑姑这对母女如歌如泣的似海深情,使人怆然涕下。
读罢这五辑,深感厚基散文确实接广州的地气,还有仙气。所谓仙气即“洞见”,即与众不同的“看见”,把读者引向一个新的思维高度。在“老城杂记”的天幕里,星光点点,照见时代履痕,是作者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他文章的高度。
厚基从事电视剧和戏剧创作,而他对文学创作一如既往的热爱与坚持,让人佩服。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作者写着写着就放弃了,人影无踪了,而他虽则不年轻了,依然还像大树上的绿叶,蓬蓬勃勃,光亮照人,辉煌着他前行的长路。
2024年1月22日于广州大学桂花岗宿舍
(作者系知名作家、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