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沙推介会上的腾冲非遗

【聚焦】长沙推介会上的腾冲非遗
2024年04月30日 09:30 腾冲文旅

4月28日

七彩云南·幸福保山

保山文旅宣传招商推介会

在湖南长沙举办

借此推介会之际

小编带你一起开启

一段走心的“读城”之旅

看看推介会上的那些腾冲非遗

>>>腾冲皮影戏

皮影戏,俗名灯影子,又名“皮人戏”,是腾冲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

剧目题材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腾冲皮影靠子(供表演的皮影人物及道具)制作极为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及社会人文发展演变也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腾冲纸伞

腾冲纸伞,又叫纸撑子,来集中产地是固东镇的荥阳自然村,至今已延续300年。腾冲纸伞秉承中原古法制造,历史悠久、用料纯正、工艺讲究,纯手工制作,取材全部来自于自然。2022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腾宣

腾宣也称腾冲手工抄纸,有“千年寿纸”之美誉。腾宣色感、质地、吸水性能等内在品质较好,用墨后能渲染出层次,是书画用纸中的佳品,历来受到书画界推崇。据说,1941年底徐悲鸿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之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他认为作画用腾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有徽宣的种种长处,且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

>>>

腾药

腾药即腾冲中成药。腾冲中草药资源丰富,医药事业起源较早。据史书记载: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大理官员高泰运进京朝贡皇帝,求得经籍药书62种,将中原医药引入腾冲,此为腾冲中成药传统制药技艺伊始。

腾冲中成药是利用高黎贡山独特地理气候孕育的中草药,通过传统的制药技艺和制药秘方精制而成的中成药。有丸药、膏药、药酒、片剂、针剂等,深受到省内外消费者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的信任和青睐。

>>>

藤编

藤编即腾冲传统藤编,历史上腾冲以盛产藤篾著称。《三国志》就有“藤甲军”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红籐杖》诗中咏赞的红藤杖即腾冲特产——藤篾做的拐杖。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腾冲很早便成了遐迩闻名的“藤编之乡”。所产器具品种多样,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

腾冲神(甲)马

腾冲甲马,又名神马、纸马,是民俗宗教中进行祈福、禳灾、祭祀等活动时,用来与金银锞锭、纸钱一起焚化,或者独立张贴的印有各种神仙鬼魅的雕版印刷品。传统甲马画,用木板手工雕刻印刷,属于民间版画品种。

腾冲甲马种类丰富,总量达100多种,涉及儒、释、道三教和天地水冥诸界,体系极为庞杂,且每张画符都有不同民俗含义和用途,是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竖坟、祭祀祈福、保境法会、宗教活动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民俗用品。

2022年1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腾冲傣族织锦

傣锦,是流传在傣族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

傣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会用棉线和丝线织傣锦。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如今傣锦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所织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等图案,充分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腾冲傣族织锦于2021年11月公布为腾冲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腾冲农民画

腾冲农民画是七十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涌现出了万德荣、刘富裕、余海青、余全发、郗安宁、张保庆等一大批农民画家,创作出了数量颇丰、质量上乘的农民画作品,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部分作品甚至享誉京华,声播海外。腾冲农民画于2012年10月被公布为保山市级代表性项目。

>>>

腾冲手工茶

腾冲一带生长有600多年的古老栽培型大叶种茶树和野生茶,制茶历史悠久,始于明代,初以鲜叶晒干即成,后逐步采用锅炒、日晒和手工揉搓成形的制茶工艺。近代名士李根源先生曾亲自编写适合腾冲实际的种茶资料《种茶浅说》,培训地方茶叶专业人才,使种茶、制茶技术得以推广。

如今,腾冲拥有“腾冲绿茶”“腾冲红茶”“腾冲乌龙茶”“腾冲黑茶”“腾冲白茶”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另有18件企业自主品牌,其中包含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4件,其他商标13件,产品涵盖了红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等,基本形成“腾冲茶”公共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腾冲傈僳族服饰

腾冲的傈僳族服饰有令人目眩的服饰形式、色彩和图案,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折射,更是傈僳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反映。腾冲傈僳族服饰工艺于2005年9月被公布为保山市级代表性项目。

>>>

腾冲阿昌族织锦

阿昌族织锦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已有史料记载。阿昌族有“一天要织三机布,一夜要登布三机,织到鸡叫放下刳,打个哈欠做饭去”的民谣。

阿昌族织锦从织物结构上分有纬锦和经锦两类。纬锦主要用于做阿昌族妇女的筒裙和绞角(绑腿),经锦主要用于做阿昌族妇女结婚时必备的花腰带。

>>>

腾冲果脯

腾冲传统果脯制作历史悠久,很早就在民间流行,1983年成立国有企业——腾冲县果品厂,注册“太极桥”商标为腾冲果脯品牌,时至今日已有41年的历史。腾冲传统果脯制作技艺于2021年11月公布为腾冲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笤帚

腾冲笤(扫)帚编制技艺始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腾冲南部的新华乡龙洒、龙井一带。三百多年来,勤劳聪慧的腾冲人不断在传承中创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美的需求,一些年轻人返乡创业,仍然保留着传统手工编制笤帚技艺,以灵活的头脑将普通的粽叶穗变成了各种实用和审美巧妙结合的“艺术品”(挂饰、摆件、礼品)。小小的笤帚编出了增收致富的文化产业路,也因此涌现了一大批扎笤帚能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