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能源保障和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能源的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里。成就背后,能源资源勘查的作用不容忽视。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贾春曲,请他介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在“双碳”目标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背景下,探索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经验,以及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思考。
“把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作为天然使命、立局之本,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中国能源报: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在煤炭、化工矿产等资源勘探方面,总局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贾春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发挥国有企业支撑托底作用”。作为公益性中央企业,总局新一任党委坚持一切工作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国资央企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把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作为天然使命、立局之本,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一是千方百计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总局找矿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70余年来,先后组织完成四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两次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探明我国90%以上的煤炭资源,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000多亿吨;探明我国95%以上的化工矿产资源,查明磷、硫、钾、萤石等化工矿产储量100多亿吨。“十四五”以来,总局共提交煤炭资源量超过200亿吨,煤层气资源量90余亿立方米,磷矿资源量20余亿吨、钾盐资源量过亿吨、萤石资源量超过2000万吨、岩盐资源量近30亿吨,有力地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二是为矿山保安全保生产保供应提供全生命周期有力地质服务。总局“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累计参加40余次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打通50条救援通道、救助遇险人员300余人、营救被困人员191人。总局地质工作者深入矿山、深入现场,着重在智慧矿山、透明地质、灾害普查与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攻关能源资源矿产的协同勘查开发、伴生矿产资源提取、矿井水治理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矿山“卡脖子”技术难题。2023年以来,完成物探面积超过400平方千米,物理点近60万个,钻探总进尺近500万米,为解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推动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总局积极开展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等工作,编制出版《中国矿产地质志》(煤炭卷和化工矿产卷),全面总结我国煤炭、15个化工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式以及评价模型。牵头完成《煤矿特殊钻井规程》《磷矿地质勘查规范》等地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
“立足地质勘查技术优势,将地热能和煤层气作为重点产业,多措并举发展清洁能源、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促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能源报:“双碳”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转型进程。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总局做了哪些探索?
贾春曲:总局新一任党委确定了“1158”发展战略,立足地质勘查技术优势,将地热能和煤层气作为重点产业,多措并举发展清洁能源、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促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地热能稳定、低碳、可再生。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1/6,直接利用规模约占全球的37.7%。高质量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不仅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总局大力发展地热能,2024年将所属水文地质局迁址地热资源丰富的雄安新区,成立中煤地热集团。拓展“地热能+”应用场景,开展能源化高温地热发电、规模化建筑物供暖、专业化温泉沐浴休闲、特色化温室蔬菜瓜果种植和水产养殖、一体化“理疗+医疗”康养等,使地热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需求。
煤层气是煤矿主要灾害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污染源之一,但利用好了就是优质的清洁能源。为推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总局加强技术攻关,编写出版了《中国矿产地质志·煤层气卷》,主持制订的《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实现深层煤系气一并钻完井和压裂技术突破,“煤炭与煤层(系)气地质科技创新团队”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励。把加快“深部煤层地下原位气化”“深部煤矿全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深部煤层二氧化碳驱替封存煤层气”等作为攻关重点方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同时,总局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参与完成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起草,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纳入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布局。通过绿色勘查、分级分类评价、资源协同勘查等地质工作,有力保障煤炭有效供给及清洁利用,促进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将改革中行之有效的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矿业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矿业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
中国能源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在您看来,这将给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带来哪些新变化?
贾春曲:《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修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又一重要成果。修订顺应了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中国矿业行业良性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回应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企业对法治建设的期盼。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将主要带来三点突出新变化。
一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事业迎来新机遇。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明确,“国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贸易、储备等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加储量和提高产能”。从长远看,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竞争日益加剧,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国内重要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要求必然不断增强。《2024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油气地质勘查投资937.48亿元、同比增长7.7%,非油气地质勘查投资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均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矿业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地勘行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二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参与方式发生新变革。2017年,6个省(区)以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试点推行矿业权竞争出让。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将改革中行之有效的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矿业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矿业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地质勘查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更好适应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市场环境,坚定改革方向,主动抓住机遇。
三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新保障。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围绕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作出多项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实行探矿采矿“直通车”制度,创立新型探矿权保留制度,建立矿业权收回补偿制度,延长探矿权期限等。这些措施将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有力促进地质勘查企业真正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当前我国地勘装备建设领域面临的一项迫切需求。”
中国能源报:地质勘查装备是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地质勘查装备发展水平如何?推动地质勘查装备产业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贾春曲:历经数十年积累,我国地质勘查装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包括轻量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不便搬运、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以及在勘探深度、精度和分辨率等技术指标方面与世界顶级先进装备尚有差距。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当前我国地勘装备建设领域面临的一项迫切需求。总局在地勘装备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
针对我国地质勘查装备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我认为,一方面,要推动地质勘查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要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在地质勘查装备的深度融合应用,推进地质勘查装备数据上云、网络互连、智慧生产,实现地质资料实时化综合处理、数字化自动成图、三维立体化仿真展示,推进地质透明化。要开发具有集成数据分析、远程监控、智能决策支持等功能的高端装备,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另一方面,要强化地质勘查装备标准化和国际化战略。建立健全地勘装备标准体系,提高国产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兼容性。积极参与地勘装备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项目合作,与国外先进地勘装备同台竞技,相互取长补短。同时,要形成地质勘查装备升级合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我国地勘企业比较分散,大多规模较小、实力不足。要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装备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通过联合研发、产业合作等方式,整合各种资源,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特别是在轻量化材料、高精度传感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要鼓励产学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在您看来,地质勘探企业“走出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贾春曲:地质勘探企业“走出去”,首先要始终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国家需求。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资源需求,突出重点国别、重点矿种、核心业务,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非洲、东南亚、中亚等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勘查及地质技术服务市场需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加强国际合作。要全面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向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机制。
其次,要始终秉持合作共赢,共促现代化发展。在“走出去”过程中,要秉承合作共赢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清洁环保技术,保护地球家园。要积极实施“小而美”工程项目,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化深入发展机遇和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要始终强化风险防范,做好应急处突。要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国际业务预警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高度关注各类风险。市场合作要关注有关国家国情,注重加强信息披露,畅通沟通渠道。要强化境外资产管理,完善国际业务廉洁监督体系建设。
文丨本报记者 别凡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