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安全技术指南》(JR/T 0299-2024)(以下简称“《指南》”),于当天实施。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FCA)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综合考量权益保护、业务合规、风险防范、监管增效等方面,参与制定《指南》。
为加深金融机构对《指南》内容的理解,我们将陆续推出解读系列文章。本文作为该系列的第一篇,将详细介绍《指南》的编制背景。
一、《指南》提出的目的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金融共同推动下,金融机构线上个人信贷业务日益增长,使得电子方式取得个人征信授权成为首要选择。为解决金融机构取得个人征信电子授权中存在的鉴别个人身份手段简单、缺少安全可靠的第三方电子签章、缺乏存证意识等突出问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安全、权威的标准,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征信授权操作。
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践行“征信为民”理念,站稳人民立场,为维护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合规有序使用个人征信信息,加强个人征信电子授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管理,解决金融机构取得个人征信电子授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金融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制定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全流程的《指南》,促进线上信贷业务健康规范发展,做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对个人征信电子授权进行规范指导的考量
1.个人线上信贷业务迅速发展。
近年来,线上化的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围绕消费、娱乐等品类的众多APP纷纷入局线上信贷类业务,各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重点布局并差异化深耕。
金融监管总局曾经披露过2021年的互联网贷款余额,大约6万亿,同比增速22%左右,比当年的贷款余额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都多增10个百分点以上;而消费金融公司的互联网贷款比重更是超过了98%。
线上化的贷款模式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征信系统的依赖程度,意味着通过线上电子签名的方式获取征信授权的体量和比重都随之增加。
2.金融机构电子签名合规应用有待强化。
作为征信管理者而言,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合规地使用征信系统,这个合规的起点就是授权的规范性,要和线下拿到的传统纸质授权书一样经得起事实审查、笔迹鉴定,线上的电子授权也应该符合电子签名的一系列要求。
但在实际业务当中,各家机构会遇到鉴别个人身份技术手段不足、缺少安全可靠的第三方电子签章、缺乏存证意识等难点与阻点,这些也是《指南》重点关注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3.社会公众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作为权益保护者而言,社会公众、信息主体对自身征信权益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维权事件呈上升态势,因此市面也形成了一些“黑产”,专门找金融机构在征信业务中的一些“漏洞”。
基于上述这些新形势考虑,同时为妥善处理信息主体的关切问题,并指导金融机构规范取得个人征信电子授权,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决定采用金融推荐性标准来回应各方。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