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2022年成绩单:闽赣增速最快,16省跑赢全国,鄂闽差距缩小

31省2022年成绩单:闽赣增速最快,16省跑赢全国,鄂闽差距缩小
2023年01月22日 17:32 元朝_Analysts

2022年,在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疫情等不利因素的扰动下,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在大国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面临衰退,中国经济仍然逆市向上,录得了3%的增长,尽管没有达到2022年年初5.5%的增长目标,但相比发达经济体仍然表现亮眼。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

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省域2022年GDP相继亮相。截止,2023年1月21日,全国31省市自治区2022年的“成绩单”全部公布完毕。

在疫情扰动下,省域经济增速也明显放慢速度,31省市均未实现2022年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尽管区域经济格格局和2021年变化不大。但看点较多,有的表现亮眼,有的大跌眼镜。

看重点:

全国16省GDP增速跑赢全国线,中西部全面领跑;

在疫情的冲击下,上海、吉林未能扭转全年负增长的局面、但上海守住经济第一城的宝座;

广东、江苏双双突破12万亿,江苏增量超越广东,位居全国第一,两者差距进一步缩小;

受到煤炭等资源价格大涨,山西,2022年GDP名义增速第一;不仅是山西,西部资源大省受今年上半年资源价格大涨,不管是实际增速还是名义增速,全年均“吊打”东部沿海省份;

福建,以4.7%的实际增速和江西并列第一,不仅领跑东部沿海省份、还领跑全国,可谓一匹黑马杀出。

01

广东、江苏双双破12万亿

从GDP总量来看,2022年广东、江苏GDP双双突破12万亿,分别达129118.58 亿元、122875.60亿元,也是唯二齐升“10万亿俱乐部”的成员,而山东以总量87435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从历年排名来看,前三排名短期难以撼动。

放眼世界,以2022年人民币平均汇率6.7261计算,粤苏两省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为1.92万亿美元、1.83万亿美元,超越韩国,俄罗斯等世界90%的国家,位列全球第十大、十一大经济体。

此外,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紧随其后,排名与2021年同期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2022年“粤老大”和“苏大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两者从2021年的8005亿元缩小至6234亿元。数据显示,广东GDP增速1.9%,比江苏2.8%的增速低了0.9个百分点。

根据两省2023年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来看,2023年两省将携手进入13万亿。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2022年GDP以392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上海,历史上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进入全国前10强。若拉长时间来看,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安徽GDP首次超越上海,前三季度对其领先优势一度扩大至2746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安徽GDP达到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与此同时,多个省份在2022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贵州踏入2万亿俱乐部,2万亿俱乐部扩大至7个,成为成员数最多的俱乐部;陕西、江西进入3万亿俱乐部;福建进入5万亿俱乐部,福建与湖北的差距缩小至千亿之内,与湖南的差距从2021年的3502.96亿元扩大到4439.48亿元,福建、湖北、四川进入“三国”杀的竞争格局中。

02

16省增速跑赢全国“大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经过对比发现,全国31个省市,16省份2022年增速跑赢全国“大盘”。

这16省分别是:福建、江西、湖南、甘肃、山西、湖北、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山东、河北、安徽、新疆、浙江、河南。

其中,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湖南和甘肃以4.5%的增速并列第二;此外,山西、湖北、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的增速也超过4%。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跑赢全国“大盘”16省份中,除了福建、河北、山东、浙江是东部沿海省份外,其他12个省市均为中西部省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部6省全部跑赢全国“大盘”这条线,可见中部经济真正的崛起。

对于福建跨越式的发展,在福建省刚刚召开的两会中政府报告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福建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福建全面顶格落实国家稳经济政策,出台实施48条一揽子政策和21条接续政策,2022年全年退减降缓税费1146亿元;新增40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设立各50亿元额度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融资支持专项,惠及企业1.83万家。此外,全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增强消费基础作用。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结果好、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冲劲足,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从2022年的名义增速来看,2022年全国GDP增量60970亿元,名义增速5.31%。

全国31省份名义增速跑赢全国“大盘线”的有15个省份,分别是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甘肃、福建、江西、青海、湖北、黑龙江、云南、广西、浙江、湖南。

其中,山西、内蒙古、宁夏三省名义增速位居前三,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增速分别是11.90%、11.42%、10.79%。山西省以11.90%名义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山西省在名义增速连续4个季度领跑,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以23.5%、20.43%、15.67%名义增速全面领跑,均位居第一位。

从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全省煤、电、气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全省坚定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使命,持续推进能源增产保供任务落实,煤炭、非常规天然气、电力持续安全稳定供应。全年全省规上原煤产量130714.6万吨,增长8.7%;非常规天然气产量113.3亿立方米,增长20.2%;发电量4153.3亿千瓦时,增长7.5%,其中外送电量1463.7亿千瓦时,增长18.5%。

值得注意的是,名义增速前6个省份5个来自西部,而在15个名义增速跑赢全国“大盘线”的省份中,西部省份占8个,东部沿海省份只有2个,实际增速并列第一的福建和江西只能排在第七、八名。

认真观察的话,GDP名义增速靠前的省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能源大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或者石油资源。

西部省份领跑全国,主要是俄乌战争以来,全球能源价格大涨,直接推动了能源大省GDP名义增速暴增。

因此,2022年31个省份GDP形成了一个罕见现象:

西部能源大省GDP名义增速,吊打东南沿海发达省份。

对于2023年,全国31个省经济增长目标,更加倾向于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发达经济省份。

在此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中,31个省份已披露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数值范围在4%至9.5%。

其中,增长目标最高的是海南,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9.5%左右。西藏紧随其后,为8%左右。江西、新疆均为7%左右,安徽、湖北、湖南、宁夏为6.5%左右,重庆为6%以上;11个省份目标增速为6%左右或6%的,分别是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河南、甘肃;上海为5.5%以上,广西、陕西为5.5%左右,辽宁、浙江、山东、广东为5%以上,江苏、青海为5%左右。

03

上海、吉林成唯二负增长省份

受二季度疫情深度影响,上海、吉林两省市2022年GDP增速未能转正,两省市成为唯二负增长的省份,分别增长-0.20%、-1.90%。

受疫情的影响,上海4-5月按下暂停键,封城长达75他之久,给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直接的影响就是,2022年上半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5.7%,其中二季度上海经济增速-13.57%。上海,这座中国经济第一城在上半年一度被北京超过。

随着疫情防控好转和上海6月全面复产复工,6月上海经济开始全面回血。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伴随经济恢复重振进程,今年6月份以后,上海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一是工业生产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月度增速由4月份的低点快速回升,5月份降幅大幅收窄,6月份转为增长15.8%。6月份,沪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有24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33个行业较5月份增速加快或者降幅收窄。

二是外贸进出口明显改善。6月份,全市货物进出口增长9.6%,扭转了前两个月大幅下降的态势,其中,出口增长20.2%、进口增长3.6%。

三是一些先行指标表现向好。6月份,工业用电量比上月增长26.8%,货物运输量环比增长20.6%。

这为上海全年增长小幅下滑-0.2%,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95亿元,同比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458.43亿元,下降1.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097.42亿元,增长0.3%,而前三季度为下降0.5%。

在6月和三季度快速回血下,全年上海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降幅出现大幅收窄,而第三产业反而是出现正增长。

在战略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增长,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7406.86亿元,同比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0%,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56.9%,生物产值增长5.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4.7%。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1.2倍、56.5%、7.1%、5.5%。

对于2023年,上海提出了5.5%以上的增长目标,在2022年低基数的情况下,2023年有望迎来强劲的复苏。

2022年吉林在回血上明显比上海要差,全年GDP增速-1.9%,值得注意的前三季度吉林的增速是-1.6%,也就说第四季度,吉林仍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根据吉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070.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9%,三大产业均呈负增长的格局。

不过,吉林省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降幅大幅收窄,其中7、8、9、10月份增速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1位、第4位、第5位。主要得益于吉林汽车工业的快速反弹。

汽车产业对吉林来说,可谓是命脉产业,长春一直牢牢把握中国汽车第三城宝座,2022一汽集团省属口径整车产量达到215.6万辆,实现产值3900亿元左右,红旗汽车产量30万辆。吉林省汽车产业完成产值525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1.1%。

可以说,汽车工业不仅是长春市的命脉产业,也是吉林省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最新的《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

加快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大产业。其中把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表明要发挥吉林省汽车工业的优势。

对于2023年,在前不久结束的吉林省的两会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3年吉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在2022年低基数下,吉林省2023年是有望迎来强劲的复苏的

在具体方面,报告还指出,今年吉林将着力促消费扩投资;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包括,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加快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