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大财务造假公司:最多的887亿,最小18亿!真是触目惊心

A股十大财务造假公司:最多的887亿,最小18亿!真是触目惊心
2024年05月12日 20:39 元朝_Analysts

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从遮遮掩掩,到明目张胆再到愈演愈烈最后到令人发指,触目惊心,这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是罕见和绝无仅有的。

A股屡见不鲜的财务造假后面是,高举轻放。说更直接点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一层一层的利益裹挟和保护,从根本上没有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把中国股市搞好的心,有的都是那点蝇营狗苟。

而IPO的目的就是如何去割韭菜!这就是造成A股今天这样的局面,财务造假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老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要让人尊重你的财富。那什么样的财富才能受到尊重呢?答案是肯定是通过踏实劳动、干实事赚来的财富。就像娃哈哈这类企业,他的财富永远都是让人尊重的。但回过头看下,我们今天的这些富豪榜上的富豪, 特别是有些A股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上市成功的富豪们,可以说他们的钱就是抢来的,他们的财富都是带血的,他们的财富永远都不会受到人的尊重。

讲到财务造假,就不得不提康美药业。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A股有哪些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财务造假。

1、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财务造假887亿元

保荐机构:广发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

2019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调查进展,称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其中2016年虚增货币资金225.8亿,2017年虚增299.4亿,2018年虚增361.9亿,合计财务造假887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务造假案。

刑事处罚:2020年11月17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康美药业公司董事长马兴田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

证监会行政处罚:2020几年5月证监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ST康美及21名责任高管因此累遭罚款595万元,马兴田、许冬瑾、邱锡伟另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庄义清、温少生、马焕洲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

民事赔偿:2021年11月15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责令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年报等虚假陈述侵权赔偿证券投资者损失24.59亿元,原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及5名直接责任人员、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及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13名相关责任人员按过错程度承担部分连带赔偿责任。

康美药业这样的处罚措施应该来说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对保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以及高管的处罚过轻,没有到达到“倾家荡产、牢底坐穿”的威慑力,还有就是没有仍康美药业直接退市。

2、湖北凯乐科技财务造假案:财务造假500亿元

保荐机构:长江证券、国泰君安;会计师事务所: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

2022年12月2日晚,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事先告知书》显示,凯乐科技2016年至2020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12.25亿元,虚增营业成本443.52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9.36亿元。

行政处罚:证监会认定*ST凯乐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相关规定,拟对*ST凯乐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罚款等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措施。

其中,

1.对*ST凯乐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2.对于公司董事长朱弟雄,对其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3.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陇凯、韩平、段和平、刘莲春、赵晓城给予警告,分别处以200万元的罚款;

4.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张健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的罚款;

5.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朱后利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6.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马圣竣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的罚款;

7.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陈杰给予警告,并处于60万元的罚款。

没有刑事处罚、也没有相关的投资赔偿。为什么没有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后面有什么样的考量,为什么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或许就是A股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原因吧。

2023年2月15日*ST凯乐正式退市。

3、宏图高科财务造假案:财务造假480亿元

保荐机构:西南证券;会计师事务所:江苏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

2023年4月19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过调查:

虚增收入和利润:2017年,宏图三胞虚构销售业务677笔,虚增收入74.18亿元,虚构采购业务677笔,虚增成本69.0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16亿元;2018年,*ST宏图虚构销售业务416笔,虚增收入45.82亿元,虚构采购业务416笔,虚增成本42.8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2.93亿元。

虚减负债2017年至2018 年,宏图高科(包括宏图三胞)以自己名义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发生未进行账务处理融资,导致定期报告虚减负债。其中2017年至2021年财务报表虚减负债金额分别为90.63亿元、98.2亿元、98亿元 、97.48亿元 、97.48亿元。

惩罚结果:

1)实控人袁亚非被处以20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2)其他签字的董监高也都一一被罚,合计处罚23个对象,累计罚款1555万元;

公司于2023年5月29日正式退市。

4、金正大财务造假案:财务造假230亿元

保荐机构:平安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2022年1月4日,证监会开出了2022年1号罚单,直指金正大(ST金正,002470)连续五年财务造假。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1号)显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部分子公司通过与其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外部单位虚构合同,空转资金,开展无实物流转的虚构贸易业务,累计虚增收入2,307,345.06万元,虚增成本2,108,384.8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98,960.18万元。

由此证监会决定给予金正大及公司高管给予处罚

1.对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2.对万连步给予警告,并处以24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12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120万元;

3.对李计国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4.对唐勇给予警告,并处以55万元罚款;

5.对崔彬、高义武、颜明霄、郑树林、徐恒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很遗憾,财务造假230亿元,仅仅是50-240万不等的处罚,没有刑事处罚、没有民事赔偿,关键是金正大现在还堂而皇之可以正常交易中,没有退市。

金正大的实际控制人为临沭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地方国资控股,难怪有了个好爹。

如此,A股怎能搞好。

5、康得新财务造假案:财务造假115亿元

保荐机构:恒泰长财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019年7月5日晚间,康得新发布公告称: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通过上述方式,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分别虚增利润总额23.81亿元、30.89亿元、39.74亿元和24.77亿元,四年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19.21亿元。2020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下调至115亿元。

处罚措施:对于康得新实际控制人钟玉的处罚并没有变动,证监会拟对钟玉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2019年5月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于2019年12月,经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因涉嫌犯罪被执行逮捕。2024年的第一张罚单给了康得新会计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康得新如此巨额的财务造假,对实际控制人仅仅是90万元的罚款,惩罚太轻,投资者没有赔偿,对康得新公司更是没有相关的处罚。

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退市

6、宜华生活财务造假:财务造假100亿元

保荐机构:广发证券;造假会计师事务: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

2021年1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经过9个月对宜华生活的调查。证监会调查显示,,宜华生活存在两大违法事实:一是2016年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二是2016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具体来看,宜华生活通过虚构境内销售业务、高报出口货物销售额等方式,2016年至2019年四年年报分别虚增营业收入22.98亿元、21.40亿元、20.12亿元和6.41亿元。

按照境内销售实际虚增利润以及按照外销平均毛利率估算境外销售虚增利润,2016年至2019年宜华生活分别虚增利润7.73亿元、8.69亿元、9.06亿元和2.31亿元。

处罚结果:

1)对宜华生活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的罚款;

2)对时任董事长、实控人刘绍喜给予警告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930万元罚款;

3)对其他18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至450万元不等的罚款,全案违法主体被出具合计3885万元罚单以及分别采取10年、6年、5年、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1年3月22日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退市。

7、星星科技财务造假:财务造假47亿元

2022年11月20日晚间,*ST星星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送达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根据告知书,公司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利润的情形,其中2019、2020年两年合计虚增营收45.76亿元。

经过查明,星星科技2019年度虚增营业收入14.4亿元,虚增营业成本2.7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1.7亿元;2020年度,星星科技通过财务造假活动虚增营业收入32.6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5.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6.6亿元。

处罚措施:

1)证监会给与*ST星星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的罚款;

2)对时任董事长刘建勋,时任董事、总经理潘清寿,时任副总经理刘琅问给予警告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并分别处以450万元的罚款;

3)对相关责任人杨述明给予警告并对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300万元的罚款;

4)对相关责任人张绍怀、陈美芬、李娟、王君、董胜连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80万元不等罚款。

*ST星星却成功摘星摘帽,变成了星星科技。就这样造价如此恶劣的公司还没有退市,只能用呵呵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

8、奇信股份财务造假:连续8年财务造假26亿元

保荐机构:安信证券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奇信股份于2012年至2019年累计虚增收入13.1亿元,虚增利润26.3亿元,跨期8年。原实控人叶家豪还通过股权转让、资金占用累计套现达20.24亿元。

具体来看,奇信股份在IPO《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后定期报告中均存在虚假记载。2012年至2015年上半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等方式,分别虚增利润2.24亿元、2.51亿元、3.70亿元、1.80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27.21%、131.96%、162.94%、157.56%。在虚构业绩的粉饰下,奇信股份于2015年底成功上市。

处罚结果:

1)对*ST奇信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万元罚款,其中4000万元是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进行罚款;

2)对叶家豪处以1400万元罚款;

3)对叶洪孝、余少雄、乔飞翔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700万元罚款;

4)对宋雪山、张翠兰、罗卫民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50万元罚款;

5)对何定涛、叶小金、朱勇珍、谢志攀、王晖、苏丽君、伍小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

6)对刘松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2023年7月5日,公司股票正式在摘牌。

IPO是通过欺诈上市,这就是诈骗,上市继续财务造假这还是诈骗。我们的监管机构除了罚款还是罚款,这是诈骗罪,难道不要坐牢了?

9、庞大集团财务造假:连续4年财务造假22亿元

证监会经过为期7个月的立案调查,庞大集团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债务重组、股权转让等过程中,不当确认投资收益、计提预计负债等,影响利润总额22.64亿元。具体来看,该公司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13.11亿元,在股权交易中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9.53亿元。

处罚结果:

1)公司原董事长黄某宏被处以500万元罚款、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2)公司原董事长马某被处以400万元罚款、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2023年6月30日上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10、乐视网财务造假:财务造假18亿元

保荐机构:平安证券、中泰证券、中德证券;会计师事务: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乐视网,曾经轰动一时的视频网站第一股,其最终发行IPO也是财务造假。2021年4月13日,证监会公布了乐视网10年的造假历程,可谓是触目惊心。2007-2016年10年间乐视网共虚增收入18.7亿元,共虚增利润17.3亿元。

处罚措施:乐视网被罚款2.40亿元,14名董监高人员被予以“警告”处分并罚款,其中实控人兼董事长贾跃亭被罚款2.41亿元。

民事赔偿:2023年9月22日,北京金融法院对乐视网涉嫌财务造假的集体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被告乐视网应在10日内向原告投资者支付投资差额损失、佣金、印花税等赔偿款共计近20.40亿元。被告贾跃亭就原告投资者的损失与被告乐视网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承担10%。

但贾跃亭在国外并且乐视网背负百亿负债,投资者能否拿到赔偿还是未知数。

11、紫晶存储财务造假案:财务造假10亿元。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

作为科创板第一财务造假上市公司,连续4年财务造假超10亿元。

2022年11月19日,紫晶存储收到来自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2020年2月上市的紫晶存储IPO招股书、多份年报的记载均存在造假情形。2017年至2020年三年间共虚增7.66亿元收入、3.76亿元利润。

处罚:

1)对紫晶存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668.52万元罚款;

2)对实际控制人郑穆给予警告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2,164.26万元罚款;

3)对实际控制人罗铁威给予警告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1,803.55万元罚款;

4)对总经理钟国裕、财务总监李燕霞给予警告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并分别处以220万元罚款;

5)对监事黄美珊、副总焦仕志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60万元罚款

6)对副总魏强、监事杨思维、董秘王炜、南区销售总监林海忠、采购部经理丁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5万元罚款;

7)对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宁宁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8)对独立董事王铁林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

此外,紫晶存储公司被勒令退市,于 2023 年 6 月 8 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这些财务造假公司从处罚结果来说,一个字轻。除去康美药业等少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负有刑事责任外,其他公司基本就是罚款,而罚款说实话,你说多吧,也几千万,几百万,但是这点钱比他们从资本市场得来的钱毛毛雨,所以罚款太少,所以财务造假真的是雨后春笋般,只有开出那种凌然胆寒的罚款,比如说财务造假金额的10倍,比如牢底坐穿,相信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处罚方式不会有财务造假;有的公司财务造假还没有退市,比如康美药业、星星科技等。

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的注释下面有这么一句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