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金融+”之道/巴曙松 主编

【读书分享】“金融+”之道/巴曙松 主编
2022年09月23日 14:58 中国金融

编者按:

巴曙松教授主编的 《“金融+”之道》 一书,加持了诸多学者、专家的真知灼见,“道”中亦有“术”,宏大叙事而不乏微观思索,从宏观、政策、机构、市场、技术等多个视角,帮助读者深刻理解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即 “金融+” 的丰富理论与实践,从而能够“把握大势”“顺势而为”。《 “金融+”之道》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下,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这个新阶段的细节特征还在变化之中,但是其大致的轮廓应当已经初具雏形,大致看来,全球化进入暂缓阶段;高速全球化推动下的高增长和低通胀阶段基本告一段落,通胀水平在明显上升,增长速度在持续回落;技术创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的主要领域,而新经济在不同经济体、不同行业的发展也非常分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动荡的环境下难得的全球化共识, 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显著因素。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哪里会成为新阶段的新动力?在种种猜测与期待中,独具特色、充满潜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最有条件成为新阶段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之一,也有条件成为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联系的纽带。与目前多个世界级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毫不逊色。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总体上我并不陌生,多次工作过的香港自不必说,就深圳而言,我一直担任位于深圳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并指导研究生,也曾担任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首批 “入库”的 15位专家之一。在之后为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的社会服务工作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创办了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该学会成立后,作为一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巨大平台上的新兴的金融专业智库,立足深圳特区金融业的特殊定位和比较优势,积极汇聚海内外一流的金融学术、教育资源,发挥在金融市场与政府机关、全国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积极推动了相应的智力支持工作与交流合作,成立第二年就以其专业活跃的成果被评为2018年“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这也是深圳市仅有的两家年度全国先进社科组织之一。

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举办的首个讲座系列是 “企业家讲坛”,从一开始就体现了我们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如果说这是 “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那么学会第二个讲座系列 “全球大湾区金融家讲堂”的则是一个 “从零到 +”的过程。因为,这个系列讲座不仅重在促进大湾区的金融业之间的相互交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高效专业互动,而且其中也体现了我们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下的思考和感悟,这或可以 “从零到 +”来总结和提炼。

在这个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变革时代,“零”不仅意味着新的起点,也是我们追溯本源、提升认知、把握未来的一个基础。

“零”首先象征了一种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在哲学史和人类认知发展史上,零有特殊的地位。0从纯粹的无变为数轴上任意选取的原点,笛卡尔三维座标原点、爱因斯坦四维时空原点、 经济学供需分析的横轴纵轴以及温度表之类的界标原点等等都以零为原点。而影响计算机和信息科技至深的二进制,如波尔所说,其根源也是莱布尼兹受了太极图、八卦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之 “学”,即学习、学术、科学,这是人类把握自然界、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理性过程,也是学会的立会之本。

二是 “归零”的心态保持对市场和市场规律的敬畏之心。可以说,纵观金融市场,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人们很少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人类进入 21世纪,不仅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全球即时通讯成为现实,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使得金融家们的聪明才智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把金融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然而,金融动荡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发生的频率更高,波及的范围更广。现在看来,2008年以来,经过各国协调一致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虽然使全球经济避免了 20世纪 30年代 “大萧条”的重演,但是,欧美等经济体的社会的撕裂、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等依然是严峻挑战,经济社会运行现在依然隐忧处处,问题重重。新冠肺炎疫情再叠加上俄乌战争爆发等因素,正使全球经济面临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比尔·盖茨在这次疫情发生后提醒大家:疫情是一个冲击、是一个危机,但也给我们带来一个伟大的反思和纠错的机会。“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从金融的本源出发,从实体经济的真实金融需求出发,探索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促进行业合作与区域发展。

三是时常 “清零”是终身研究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内涵。仅仅靠简单的模仿、追赶,就想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行业和技术在快速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探索创新的能力,避免陷入在已有的知识里过度 “内卷”的低效学习和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敢于面对金融市场的迅速变化以及产生的新问题、新经验,随时踏上新的研究旅程。当前,面对全球性挑战和不确定性增多,在金融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如何把握全球金融市场动态,保持洞察金融市场发展的敏锐嗅觉,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中为金融业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良机,是我们不断用金融研究参与金融实践的不变使命和不息动力。

如果说 “零”反映了一种科学态度、一种敬畏市场的精神、一种革新理念,“金融+”则体现了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发展的一种认识。在 “零”的基础上,如何助力大湾区“金融+”的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发起创办促进金融界人士与企业、社会各界积极互动的各类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 “全球大湾区金融家讲堂”的重要特点。

一是以 “金融 +”重新理解大湾区。2018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新增长极。而纵观全球有代表性的大湾区的发展,金融无一例外都成为全球各个知名大湾区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也是推动全球各个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 +”是全球各大湾区成功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经济规律。可以预计,金融行业也必然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未来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巨大空间。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经济增长动力也在减弱,这种情况下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必须要促进技术的进步。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要做的,也正是怎么加快资源配置的转型,促使新经济的占比比重持续提升。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它的产业转型、它的技术升级与其活跃的资本市场形成密切而良性的互动,新经济的发展、新经济增长动力的形成自然有其独特的金融需求,金融业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找到独特而富有针对性的专业解决方案去参与和加速这个产生升级与创新的进程。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能不能为中国和全球的新的技术进步、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金融 +”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开设 “全球大湾区金融家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金融业界杰出人士讲授金融前沿动态与趋势,正是持续为大湾区 “金融 +”发展助力的一种努力。

二是以“金融+”重新理解金融行业。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产业的不断升级,金融业必然会成为竞相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从人类金融历史的发展脉络看,金融从来不仅是金融业尤其是简单的发债、融资本身,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相当高阶段的产物,金融与人类迅速变革的各前沿技术、创新领域息息相关,未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仍有巨大的空间。周小川先生就多次强调,“从金融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金融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服务” “金融业本质上就是信息产业”。从金融业如何与信息行业的相互赋能来回顾和反思二十多年来资本市场与IT行业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理解“金融+”的独特角度。又如,中国 “碳达峰” “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标,以及与此同步进行中的全球碳中和进程,将深刻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格局、区域增长格局以及经济发展格局。目前促进绿色金融与 ESG投资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正在成为更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识,ESG投资以及更多的新兴的 “金融 +”的领域和模式,已经成为是中国金融产业新机遇。

三是以 “金融 +”重新理解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金融全面转型的大变革与大动荡过程中。这种市场动荡的激烈程度是历史少见的,带来的冲击也是相对持久而全面的。有一句话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有必要从“金融 +”的各种不同角度思考和研究。疫情还在发展,影响也在不断地变化,基于区块链等的新的金融创新也在跃跃欲试,我们如果从“金融+”出发去主动地适应它,这种变化对金融领域带来的影响很可能就会体现在我们能够把握的很多方面。我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有足够的能力,通过交流、通过合作、通过改进提高去解决这些时代的危机,我也相信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金融行业也会带来很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我们举办 “全球大湾区金融家大讲堂”这样系列的讲座,不仅仅只是提供一个解释,不仅仅提供一个交流,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能够通过这种交流合作,来更加积极地把握经济金融体系正在出现的变化,适应和拥抱这种变化,并且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无论动荡与洗牌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状况,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转型会深刻地改变现有的经济运行、社会和国际的经济金融的格局,而这些改变背后,一定会有促进金融行业和大湾区发展的巨大机会。

香港是全球金融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处于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位置,而深圳的 “双区”驱动和 “双区”叠加则体现了市场的活力与国家战略的巨大合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公布之后,这方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 “热土”,已然需要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并参与全球竞争的 “湾区经济”角度去理解和展望。“全球大湾区金融家讲堂”的 “从零到 +”既是受邀金融家、专家学者们的跨界携手努力,更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对粤港澳大湾区的 “金融 +”之道的共同求索。

是为序。

巴曙松 教授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创会会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