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于包括体育、旅游、文化等在内的各种改善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冰雪消费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我国冰雪运动参与和冰雪消费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冰雪消费和冰雪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024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接近1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冰雪消费市场,冰雪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也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前发展冰雪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是在充分挖掘消费潜能、激发内生增长动力、积极培育新增长点的时代背景下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冰雪经济对推动
我国经济发展的多重价值
冰雪产业正在快速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截至目前,我国冰雪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在快速扩大。首先,冰雪运动产业供需两旺,2023—2024年雪季,我国冰雪运动消费总规模超1500亿元;从供给侧来看,以赛事供给为例,2023—2024年雪季,全国举办各类赛事达到110项,其中国际赛事19项、国内赛事91项,后者相比上赛季增长50%。其次,冰雪文化产业愈加繁荣,包括冰雪影视作品、冰雪非物质文化遗产、冰雪博物馆、冰雪主题乐园、冰雪节庆等在内的各类冰雪文化产业形态均在蓬勃开展。冰雪旅游快速发展,北京冬奥会后首个冰雪季——2022—2023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3.1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达到3490亿元,预计2024—2025雪季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最后,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冰雪装备器材制造业突飞猛进,已经形成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场景、全产业链共计15大类的完整的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生产体系。近几年来,受惠于冰雪消费快速发展的红利,我国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和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均在不断提升,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加快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冰雪产业的竞争力。
冰雪经济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冰雪经济已经成为融合发展的典范,在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冰雪运动的发展为冰雪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内核,通过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商业的结合,丰富了冰雪消费产品供给和消费场景,提升了冰雪消费体验,增加了冰雪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了冰雪经济的内涵式发展。其中,“尔滨”出圈这一现象级消费事件是冰雪经济融合发展“威力”的重要体现,通过融合产生了具有更大市场辐射半径和游客吸引能力的“旅游吸引物”,提高了游客逗留的时间和客单价。根据大数据测算,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历史峰值。其次,冰雪经济为新兴的材料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些技术也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例如,虚拟滑雪体验、数字化冰雪博物馆等创新项目,不但拓宽了冰雪产品的传播渠道,还推动了冰雪产业创新升级,提升了冰雪经济的科技含量,实现了冰雪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冰雪经济助力区域协调与均衡发展
冰雪经济在助力区域协调与均衡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首先,通过充分利用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的丰富冰雪资源,成功打造特色经济品牌,吸引了大量外部投资,促进了当地就业,有效缓解了现有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例如,在东北地区,借助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成功培育了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缩小了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已经成为东北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在华北地区,冰雪经济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新疆阿勒泰,大力发展滑雪产业和冰雪旅游让禾木这样的偏远村庄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雪友心中的滑雪圣地,冰雪经济为富民兴疆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通过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跨区域的冰雪产业生态价值链。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即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高质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冰雪丝路”,支持北京延庆、河北崇礼、黑龙江亚布力、吉林长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冰雪经济,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例如,黑龙江省通过全域协同推进冰雪旅游,充分发挥“尔滨”的带动效应和分流效应,将哈尔滨的冰雪热度传导至周边地区,力图构建全省全域冰雪经济新格局。相信随着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将进一步辐射带动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冰雪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
坚持政策引领,构建冰雪经济战略基石
在当前阶段,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为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来“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部门需紧密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及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冰雪经济的相关精神,构建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明确冰雪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通过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先供应、金融支持等激励措施,切实减轻冰雪类企业运营负担,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对冰雪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同时提升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的整体水平,为冰雪经济发展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此外,还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冰雪产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冰雪经济发展格局,为冰雪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市场主导,激发冰雪经济内在动力
市场是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推动冰雪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提升我国冰雪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加强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普及、推广与传播,提升公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培育稳定且持续增长的消费群体。同时,积极组织各类冰雪赛事和活动,利用赛事平台的集聚效应,扩大冰雪运动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发挥冰雪经济的乘数效应。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市场中的作用,为冰雪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业培训等支持,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首先,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新型冰雪运动装备和设施,提升运动体验感和安全性。例如,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实现滑雪场的智能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研发新型造雪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其次,注重品牌建设和文化推广,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冰雪品牌。冰雪企业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冰雪元素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通过品牌建设和文化推广,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积极探索冰雪产业与其他产业新的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冰雪运动与旅游、文化、商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跨界合作,推动冰雪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冰雪经济体系,进一步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裕雄为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腾军为西南财经大学体育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讲师)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5年第2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