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天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文人墨客笔下,鸟儿仿佛专为飞行而生,或翱翔万里,大展宏图,或栖息山林,销声匿迹——而不会飞的鸟却总是被人遗忘,因为“飞行”已经成为人类对鸟类的基本印象。本文将要介绍的就是这些不会飞的鸟,受到现代人眷顾的“折翼的精灵”,人们可从硬币上欣赏到它们艳丽的身姿。
极地绅士:帝企鹅
想象一下,当你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地球最寒冷和最严酷的地区之一——南极,正准备粗犷高喊:“我来到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蓦然回首,你却发现一群群西装革履的绅士在自己身边闲庭信步,此时你将作何感想?这群绅士就是南极的主人翁之一——帝企鹅。它们的名号听上去如雷贯耳,但它们并无飞翔的绝技,其实是因为比一种叫做“王企鹅”的企鹅体型更大而得名。不过,再大的企鹅在我们眼中都是娇小可爱的,今年,图瓦卢发行“极地宝宝”系列之帝企鹅50分银币,使我们有幸得见帝企鹅的幼年形态。
从构图上来看,一只小企鹅位于中央,脚下踩着浮冰,本无特别之处,但难得的是硬币的上色处理和场景设置使小企鹅显得既可爱又楚楚可怜:小企鹅圆瞪双眼,眼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面颊上一抹红晕,仿佛因激动而起。脚下的浮冰逐渐融化,正在脱离冰岸,这岂能不让人万分担心?
不过这种担心可能显得多余,小企鹅的父亲都很称职。在雌企鹅孵卵期间,雄企鹅们会自觉并排而站,背朝来风面,形成一堵挡风的墙。如果小企鹅的父母没有时间,便会将孩子委托给邻居照看。于是,一只或者多只成年帝企鹅和一群小企鹅们便组成了“幼儿园”,等待孩子父母的归来。帝企鹅不惧严寒,但它们也有天敌,这就是海豹和虎鲸,有时候贼鸥也来打家劫舍。如果你了解了帝企鹅的一生,就越发觉得“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珍贵了。
穴居精灵:几维鸟
新西兰的国鸟是几维鸟,它的名字源于其尖细的叫声。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这种小鸟翅膀已经退化,因此不能在树上搭建巢穴,它会在地上挖出上百个洞,而且经常改换住所——就像个地下工作者。它的觅食时间从太阳落山后30分钟开始。长长的嘴巴是它觅食和支撑身体休息的重要器官。与很多小鸟一样,它很胆小,但却能活到30岁,足见鸟也不可貌相。2009年,新西兰发行了几维鸟1元银币。
这枚硬币雕琢效果精美细致,几维鸟毛发浓密但纹路清晰,眼睛虽小却显得很有精神。它低垂身子似在觅食,身后是反喷砂处理的圆形背景,使人联想到圆月或者洞穴。画面右侧是新西兰国土轮廓,意在表明几维鸟是新西兰专属的鸟。
在新西兰,人们已经注意保护自己的国鸟几维鸟,但猫作为天敌依然在捕食它们,这又带来一个难题:人类究竟要不要充当造物主一样的角色,时不时来一次大规模的捕杀行动,清除那些显得过多的物种?
天生美发:鹭鹤
有些鸟儿天生难以飞行,但外形却足够吸引人,鹭鹤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又名卡古鸟,是新喀里尼西亚的国鸟。别看它平时栖息于密林之中,深居简出,但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作态,炫耀时也喜欢抖一抖头上长长的羽冠,以示存在的必要。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的海外属地之一,在1949年至2011年发行过面值为1、2、5法郎的铝币,而硬币上出现的鹭鹤则是这一系列硬币的主要特色。
这枚硬币为始发于1952年,面值5法郎铝币, 硬币设计师是吕西安·乔治·巴佐尔(G.B.BAZOR, 1889-1974),一位著名的法国章牌设计师。硬币正面刻画了密涅瓦女神手持火炬,臂肘夹着花束的坐姿像。硬币背面主图则展现了鹭鹤求偶炫耀时的舞姿,其雕琢之精细,视觉上带给人的饱满感,无不表明硬币设计师对于突破传统的渴望——如果你经常接触流通币,就知道正面一个女神,背面只有简单花环的设计是多么乏味了,但这枚硬币中的鹭鹤却挣脱了花环的束缚,展示出大胆炽热的情感,因而显得别具一格。
从饮食上来讲,鹭鹤是一种“率性”的动物,它的菜单上有蜗牛、蜥蜴、幼虫、蜘蛛、蜈蚣、甲虫等等,可见它们并不挑食。要说完全不能飞行,对鹭鹤似乎也很不公平,因为它们虽然翅膀退化,但偶尔还可以滑翔一下。它们的巢穴很简单,有时就是一堆倚靠植物的落叶。鹭鹤之间奉行一夫一妻制,一生平安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活够20年。
高傲的斗士:非洲鸵鸟
如果非洲鸵鸟知道有人在搞“不会飞的鸟”的评选活动,它一定会来争雄。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送给鸵鸟真是再合适不过,因为它有一对强有力的双足,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即使不跑,它不能飞的翅膀和强壮的足也能向敌人施展拳脚,可以说是力大如牛。别看鸵鸟是鸟,但它们与“小鸟依人”这个词可是没多少关系,一只成年雄鸵鸟身高可达2.5米,体重可达150公斤,是世界最大的鸟类。现在,我们应该直观地欣赏一下鸵鸟的雄姿了,接下来出场的是加蓬共和国于2014年发行的“非洲”系列之鸵鸟仿古银币。
这枚硬币的正面图案是加蓬共和国的国徽,中央的奥克美树伸展枝叶,树中嵌入盾徽,盾徽中有一艘帆船,帆船上端的3个圆球象征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盾徽两侧侍立黑豹,别看它们吐着舌头好像在和你开玩笑,却是象征了加蓬的勇士。奥克美树下饰带上书写着拉丁文“团结使我们进步”。盾徽下方的蓝色饰带上铭刻着加蓬格言“团结、勤劳、正义”。
硬币背面是荒凉、多褶的山地横贯画面,其右侧嵌入非洲大陆的地形轮廓,当中标记了银币重量和成色。一只鸵鸟矗立在我们眼前,神态桀骜不驯,一看就是不好驾驭的角色。看上去它眼睛很小,实际上鸵鸟拥有陆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可看清3至5公里远的东西,还是十分令人羡慕的。在图案中,鸵鸟身上的毛发与非洲大陆山脉间的褶皱浑然一体,再加仿古处理,使画面整体很有一种成熟沧桑的感觉。
危险的象征:鹤鸵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色彩鲜艳的植物往往有毒,这条经验用在鹤鸵身上也不足为奇。这是世界上体型第三大的鸟类,它的双翼比非洲鸵鸟更早退化,羽衣为黑色,喉部有红色垂肉,头部为蓝色,长有骨甲,好似头盔。它并不食肉,但却配备了强健的腿和尖锐的利爪,如果它觉得受到威胁,会用腿猛扫敌人,然后用利爪将其内脏钩出——这不是武侠小说上的招式,而是真实的战斗场景。2007年,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进“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
尽管如此,据说鹤鸵骨子里是一种害羞的鸟类,只要不骚扰它,它也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其实它还有着柔情的一面,这在2016年图瓦卢发行的“南方鹤驼”银币上有很好的体现。
鹤鸵分为南方鹤鸵(又称双垂鹤鸵)、单垂鹤鸵和侏鹤鸵种,这枚硬币展现的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特有的南方鹤鸵。大多数鹤鸵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图中,成年鹤鸵与刚出生不久的小鹤鸵相互偎依,温馨甜蜜。它们的确是危险的鸟类,但一身绝技只为自保,又有什么过错?如今它们已成为濒危动物,需要我们保护和尊重。
绝迹之鸟:渡渡鸟
人们往往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毛里求斯的国鸟是渡渡鸟,然而渡渡鸟早在17世纪就灭绝了,在它被发现后的200多年里。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渡渡鸟形象,有赖于近代画家和博物学家对其保存的画像。
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渡渡鸟在毛里求斯岛没有天敌,由此带来的是身体肥胖,翅膀退化(也有研究者称肥胖是人类复活后喂食而养成的)。它善于奔走,性格温顺,栖息于林地中。有人说,是人类的捕食导致了渡渡鸟的灭绝,但几百年前的一本海员日记的记载显示,渡渡鸟的肉粗糙难吃——这就很不合逻辑了,既然难以下咽,不适合作为人类的食物,那渡渡鸟怎么会迅速灭绝呢?原来,殖民者在来到毛里求斯后,大量砍伐森林,带来的动物还极有可能会捕食渡渡鸟的幼鸟和蛋(渡渡鸟每窝只产1枚卵)。渡渡鸟本身又不是很强势的物种,因此灭绝也在所难免了。渡渡鸟永远消失了,但我们仍以各种形式纪念它,纪念物种灭绝的悲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