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数据做鲜食 见福便利店未来十年要“脚踏实地”

建数据做鲜食 见福便利店未来十年要“脚踏实地”
2017年11月16日 09:12 见福便利店

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吕途)“我们已经迈入了第二个十年发展计划,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物流中心的建设、鲜食工厂的建设、数据化过程的建立以及组织架构的变革这四大工程会是我们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在参加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国商报社联合主办的“2017(第五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之所以会有如此明确的发展路径,是基于见福连锁对于行业的洞察与分析。据悉,这家分布在福建的连锁企业成立于2006年,目前门店达到了1100家,是巷口文化、大众消费、网络节点的综合体,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快捷、时尚有趣、有人情味的便利生活方式服务运营商。同时它是以门店网为基础、物联网为核心、互联网为灵魂、电话网为辅助、标准化为前提、客户需求为导向、供给侧研发为创新的制造型智慧零售服务平台。经历了十余年的风雨,见福看到了国内便利店的“痛点”和与日系企业的差距所在。

“门店内的客人哪些是常客?”、“顾客喜欢购买什么?”、“什么样的促销更受顾客喜欢?”……消费者“千人千面”,困扰零售经营者的问题可谓多之又多,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地服务于顾客,是所有便利店经营者“头疼”的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一切,理工科出身的张利便率先借助到了数据的力量。据悉,为更好解决以上的现实问题,推进数据化过程建立,今年见福便利店和微软“携手”,共建智慧零售,采用微软Microsoft Azure技术,在门店上线了人脸识别认知服务系统,这也是微软CRM人脸识别认知在零售业的首个落地。

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进入便利店后,其购物偏好可以通过面部全部识别,并对产品的购买行为实时汇总到大数据。经营者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顾客的喜好、生活习性、地区差异等,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营销方案与研发调整,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用张利的话来说,大数据是一张“化验单”,管理者就像是主治医生,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医生用“化验单”开出“处方”,店长店员作为”护士”,完成照单抓药的过程就可以了。

“通过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些日常想象不到的事,例如目前女性的吸烟量在逐渐增加,年纪偏大的男性吸烟量反而在降低。”张利表示,“见福便利店CRM的落地目前已经完成了近300家,数据的模型是一个一边建立一边学习的过程。目前除了微软外,我们还与多家数据公司达成了合作,日后会继续将数据化过程推进下去。”

除了解决“痛点”外,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也需向行业标杆“看齐”取长补短。据张利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来看,一家便利店的鲜食部分应该占比在30%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占比值为5%-10%。也就是说,就商品品类而言,与便利店较为发达的日系企业相比,我国便利店最大的差距就是在于鲜食部分。

就此,见福连锁选择了自建鲜食工厂。尽管投资建厂、购置设备、学习工艺等一系列环节增加着各项成本支出,但将7-eleven视为对标企业的见福不甘做批发商,而是致力于提升产品差异化,自主开发重要的鲜食部分。

“尽管做鲜食前期投入较大,收回周期较慢,但成产成本并不高,且实现产业化之后,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便利店是一种大众消费,绝不是高端消费,见福拓展鲜食部分也是致力于做那80%人群的生意。”张利如是说。

不仅是建数据、做鲜食,对于物流、组织架构方面,见福连锁对于日后的规划都是井井有条。而当被问及是否会大举扩张至其他城市时,张利的回答很是肯定,见福会在今后“脚踏实地”,“小孩子不能穿大人的衣服”。

张利进一步表示,事实上见福有在今年尝试进驻江西,但未来规划还是会以福建为主。首先是因为福建省的增量空间还有很大,其次包括物流、人才等诸多方面的条件还不具备大肆扩张的前提。见福的终极目标是做成日本7-eleven的规格,但目前所学的应该是当初7-eleven拥有1000家店面时所做的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