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阅读《十年,见福》(11)

请你阅读《十年,见福》(11)
2017年11月21日 09:00 见福便利店

《十年,见福》第十一更

5,向死而生

记住,你将死去。生命有限,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

——乔布斯

作为一位55岁、年富力强的企业家,作为一家正在不断“扩张”、迅猛发展中的便利店企业的董事长,张利不惮于言“死”。他不仅是不惮言死,甚至,他对企业的死和死法投入的关注力较之发展还要多。

张利是一个习惯进行自我记录和自我整理的企业家、管理者,尽管他的日常工作已经足够繁忙,他的自我学习也足够繁忙——在后面的章节,我也将专门地呈现他的“张利格言”:《看见本质》;而在这里,我要谈及的是张利的另一份总结,他谈的是见福便利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首页,他重新引用了德鲁克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空间里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经营企业的人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接下来,他先谈了他对连锁便利店生命周期的认识,是的,是生命周期率,在不乏洞见的认知之中似乎暗含了他对企业“生命感”的某种体味。接下来,他谈的是见福,见福经历着和经历过的三种时段区位,以及尚未来到的未来:“资本扩张区”,他对见福未来一个五年的预测。

在第三页。全部的黑体。他写下的是:

*考虑过生死,才会活安宁!

*不能持续,一切都是浮云!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存长久,是企业的终目标!

他说,做连锁企业,一般来说会有三个结果:要么连锁别人——这等于是娶个好媳妇,企业的生命会得到延续;要么被连锁——这等于是嫁个好老公,企业的生命也可能得到延续。

“最怕的是,连锁别人没能力,被人连锁没人要。其结果是——孤独而死。”这句话,我在有限时间的采访中,至少听张利说过三次,现在,我在他的笔记里又读到了它。

随后,是张利的一系列总结:关于连锁,关于便利店,关于连锁便利店的理解,指标解读,见福正在做的和规划的事,不可不知人性与员工心思,中小企业老板应该懂得的2个系统和432工程——随后,是一张图。图上,有一条曲折的道路,越走越远,而路的终点是一座墓碑,碑上写着的字是:张利之墓。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两旁,横横斜斜,写着一些小字号的字,譬如“投资失败”,“经济纠纷”,“身体因素”,“行政处罚”,“团队风波”,“亲人过世”……在图表的最后一页,在说出“Thank”之前,张利用出大约是他的电脑字库里可使用的最大字号,标出四个字:向死而生。在这“向死而生”的上方,他的另外一句话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只有九页。关于见福便利店过去、现在、未来的“总结”只有九页,可谈到“死”字就占有三页,加上标有“张利之墓”的图表,“泛有死亡意识之光”的页码就占有四页之多……是的,他是一个年富力强、颇有活力的企业家,在采访中他还和我如此“计划”:再努力十年,65岁退休,把见福交给别人去打理,自己和妻子于兴军安享晚年,周游世界,写一本《死法》,写一本关于自己的回忆录;是的,将满十岁的见福,厦门见礼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可谓发展迅速、前景看好、雄心勃勃的民营企业,即使它的竞争对手们也难以在这个时期敢于“预测”它的死亡……为什么?

我要问为什么。

我必须要问为什么,为什么。

看上去,张利身上可没有半点儿的悲观情绪。他言及的死亡,似乎也没有什么负能量的成份,没有。他谈“死亡”,既不是出于“面临危机”和不得不的忧虑,也不是心理和身体原因,更不是……为什么?

我不得不再次回想。回想他之前谈到的死亡,尤其是我们初见的第一天,尤其关于企业的“死法”。

我记起,他说,企业是必死的,正如生命。一个企业家应当正视它,理解它,认知它,并接受它。他说他极为认可像柯达公司那样“优雅的死法”:“我还清所有银行货款,付清所有货款,结清所有工人工资,在确认已经对所有有关的人士无所亏欠之后宣布倒闭,优雅而有尊严地死去。”他说,企业的生存具有某种的“不连续性”,不是每家企业都会有婴儿期、成长期、壮年期、中年期直至衰老期,不是,这是一种太过惯常的误解,企业在每个发展期都是有“断点”的,经过这些“断点”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将摆渡过去,一旦冲不过去,企业就可能骤然而毫无征兆地死亡。“从所谓的导入期(企业的婴儿期)至成长期,中间有一条宽阔而充满了风险的鸿沟,它无法简单而顺畅地跨越。”

他说,无论在经济形势大好还是经济状况不景气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企业死亡,他认为多数时候民营企业90%是亏损,7%能够持平,而真正盈利的不过3%。很可能,全世界亦是如此。

他承认,从企业创业之始他就时时对企业之死有所准备、有所警惕,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他都是在“向死而生”中度过的,即使在“见福”度过了最为艰难、最易死亡的婴儿期进入到青年期的时候。

为什么?为什么你总是考虑死亡的问题?见福正在进入它健壮发展、抵抗力最强的稳定发展期,在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息、中国实体经济严重下滑的时下你的见福不仅获得了依然的挺立而且越来越好,你,张利,为什么总想着,这样的问题?

他思考企业之死,当然首先是防范性的“危机意识”,他居安却不肯忘记思危。恰如他自己所说的,考虑过生死,才活得安宁。

回溯到1996年,张利的最初创业。那次最初的创业让他积累的数十万资金,从自己父母、岳父岳母、妹妹那里借来“抠来”的钱,还有雪津啤酒厂支援的5000箱啤酒全部打了水漂,血本无归。三个合伙人的“企业”只生存了一个多年头。在太格尔商贸公司创立之始当然依然是“风雨飘摇”,好不容易才得以安全度过,他当然不能不思考这一次企业死亡之后怎么办,这是个问题。中期和之后,他的品牌代理做得有声有色,可危机感却还在跟随,而代理经销业的发展受限、竞争加巨也使他时感惊心,恰这时,他遇到了“微笑曲线”。

在见福初期,企业死亡的危机当然存在,否则,他也不会试图加盟,不止一次;否则,他也不会那样谦逊地向人请教:连锁便利店,怎么才能盈利,什么时间才能盈利?说漫长也足够漫长的七年,不断亏损的七年,他坚持着并让自己坚信者,但危机意识却总是挥之不去。它,似乎成为了张利骨头里的一部分,渗入很深。

每一次“事关重大”的决策,张利也会设想:这个坎我渡过去会怎样,渡不过去又会怎样,其机率各占百分之多少。做,还是不做。他,大概远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固执,只是他的摆荡存在自己的心里,在未发生之前。作为见福这家企业的领导者,他需要“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当然多数的时候他的悲观计划是不示人的,包括自己的妻子、这家企业的总经理。他不将悲观计划示人,不等于没有,恰恰相反,这一部分,却是他在决策时候思虑最多的。

他是知死而后懂生,他是向死而生。

他说,企业经营有时不是利润,而是风险。

他说,做企业要有“危机意识”和“死亡意识”,必须做到不等死、不作死、不找死。但,也一定要不怕死。

当然,如此多地、反复地谈及“死亡”,也和张利的“经历”有关。他曾有两次与“死亡”这个“小妹妹”近距离接触,一真一假。他甚至听到过死亡这个小妹妹跟在他的背后的喘息声。那时,他不敢回头,他真怕在回头的瞬间看到死亡这个小妹妹的脸。

把死亡称为“小妹妹”,是圣徒弗兰西斯的做法,虽然他并没有妹妹。作为基督教中有名的圣徒,他认为和死亡的亲近关系会减轻恐惧。

也许,是的。

张利和“死亡”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09年,当时,他们的儿子张博宇要去加拿大读书。或许出于多重的劳累,或许出于对儿子未知生活的忐忑和担心,或许出于繁琐手续与不同部门不同的人打交道而带来的、又不能有所表现的焦躁感,或许是……我不是医生我没有必要为疾病的发生寻找原因,我只呈现事实就足够了:就是在张博宇即将前去加拿读大学的时候,张利的身体出了问题:他的口腔里有大面积的溃烂,总不见好。一周,两周。三周。

他还是谈笑风生。他还是匆匆忙忙。他吃着消炎药,降火的药,和妻子说和孩子说怎么就是不好,不过也应当快了……事实上,口腔里的溃烂还在继续,没有半点儿的缓解。只是,他不想让自己的焦急显露给家人。

张博宇一走,张利就去了医院。负责检查的医生一边询问一边察看他的口腔,面色凝重。后来,几个医生聚在一起,询问,察看。他们转过身子,悄悄地说话。“你先按常规,吃点药。下周,过来做个切片吧。一般来说口腔溃疡不会超过一周最多两周,已经这么长时间,加上你现有的症状,我们怀疑……”

走出医院时正值中午,阳光灿烂地像有一层油脂,处处泛着跳跃的反光,可张利却感觉在厚厚的阳光里包含了丝丝缕缕的凉。第一次,他感觉自己的步子会有那种的沉重,他难以把自己的脚趾从粘粘的地面拔起。那个小妹妹就是在那时跟在他的。走得不急也不快,但,他无法把她丢下。

回到家,张利努力让自己平复,他没说什么。一切都是照常的日常。除了疼痛。

他努力做得,像往常一样。

打开电脑。作为掩饰,他打开了多个界面,为的是妻子走过来的时候他可以隐藏自己正在阅读的内容。他不希望她也看到。

口腔癌: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关病变:

1、口腔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颊黏膜内侧出现白色溃疡或水疱,如超过两周未痊愈,必须作相关检查。

2、口腔黏膜颜色发生变化,或红或白均属不正常,红中带白则是较严重的状况。如舌尖出现深红中带有白色点状,则高度怀疑癌变的发生。

3、超过两周以上尚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溃疡。

其临床表现是:

1、有肿块、结节出现;

2、有白色、平滑式鳞状斑块状出现;

3、有红色斑块、溃疡、炎症区等症状而且较长时期不能痊愈者;

4、口腔中无明显原因的反复出血;

5、口腔中无明显原因的麻木、灼热或干燥感;

6、说话或吞咽时发生困难或不正常……

张利看得心惊。不得不承认,他的溃疡与口腔癌的症状是基本吻合的。他,再换另一家网站。

1、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及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若有疼痛或舌痛,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的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变。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硬腭、牙龈而引起。

2、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比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

3、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发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

4、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可见病变症状……

又一次的基本吻合。一直跟在背后的小妹妹靠得更近了。她只是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盯着他看——张利即使不回头也能感觉到她的存在,因为他能听见她的呼吸声,能感受到她靠近时的气息和冷。

一天,两天,三天。这时的一日简直长于百年,同时又短得像……整整的三天三夜,张利没睡一分钟的觉,尽管每日的晚上他都照常上床,关灯,放稳了呼吸一动不动。

他躺着,在黑暗中显得安稳平静,谁知道在他的心里又有怎样的波涛汹涌,怎样的翻江倒海。他想自己的过往,一点一滴。他想自己和妻子于兴军,和她的患难与共,和她走过的快乐与艰难。他想自己和儿子张博宇,和父亲母亲,和岳父岳母,他想自己的波澜曲折,想自己的企业,想自己的悲与喜,爱和哀愁。他想自己想过的、想到的却还没来得及做的事,他想哪些事要抓紧了,要抓得更紧了。他想,如果在我死后……

他想我也许该表现一下自己,譬如做一顿饭,譬如计划一次旅行,譬如停下来帮着收拾一下自己的家……但都被他默默地否决了。他不能如此,还不能如此,这样,等于是向妻子宣布——这个消息她和家人越晚知道越好。他需要,和往常一样。这是他必须要演好的戏。

于兴军也和往常一样,偶尔地问一下他,口腔的溃疡好点了没有,多数时候她是不问的,她忙于工作,忙于家务,忙于……她抱怨,活太多了,真想歇一下,又不能。她抱怨着却又沉到干不完的活里去。她也按时休息,上床,关灯,平静地呼吸着睡去。

张利其实知道,她也没有睡着。两个人,心照不宣,心照不宣地维持着需要的平静,努力让对方看不到。张利其实也知道,在那些天里,她也悄悄地上网查找有关口腔溃疡和口腔癌的资料,同样用另外的页面作为掩护,但她忘记了消除痕迹。张利其实更知道,在自己妻子于兴军的心里,其实有更多的苦更多的波涛,她只是压抑着压抑着,装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但她装得不像。

他了解她。他了解,她也看到了跟在自己背后的“那个妹妹”,但她无能为力,只好看不见。他了解在那些平静的时刻,她其实在疼痛,在痛苦,在不安,在挣扎,在委屈,在……但他们不想说破。

三天之后。张利去医院做了切片。然而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他反而轻松多了,这时,他也肯回过头去试图仔细看看“小妹妹的脸”,反正无法拒绝她,反正她的跟随是丢不掉的,索性,把她当成是亲妹妹看吧。然而他没有看到,他看到的是医院的大门,台阶,树木和来来往往的人群,是阳光和它并不灰暗的影子。

张利做好了准备,他准备接受死亡这个妹妹,他准备与她更多地和解。他不再纠结化验的结果,是什么他都接受,他做了打算。他更多的打算是,利用好还属于他的时间,为自己,为家人,为企业,为生活。他需要向自己的时间有更多的“榨取”了。

然而——就在他等待口腔内切片的化验结果的时间里,他的溃疡竟然痊愈了。他确实没有那个小妹妹,她没跟随过来。

严重的“虚惊一场”。然而这场虚惊,却让张利想了很多很多,而且是从“另一个角度”。这一假性的虚惊,其实也使张利十八岁的儿子张博宇“骤然成长”,或许有某种天意的成份。

张利和“死亡”的第二次接触是在2013年,这一次则是“真的”接触。某天,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鱼缸的前面——大概他也忘了是怎样一回事,是出于怎样的原因——他滑倒了。这一跤摔得很重,在倒下去的时候他就陷入了昏迷。

醒来时,张利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怎么来的?谁送来的?自己在这里待了多久了?他想不起来,没有任何的记忆,全是空白,只能凭借别人的描述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他才感觉到腰部的疼痛,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身体上尽是些暗红色的斑点,那么多,那么清晰。

后来医生告诉他,那些红色斑点其实就是所谓的“尸斑”,也就是说,他曾出现过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也就是说,死亡的小妹妹至少曾拉住过他的手指。尸斑,一般来说会在人死亡之后2-4小时出现,那么,也就是说……在采访中,张利坦言,自己想想还是有些后怕,当时自己被救过来的机率其实是很小很小的。然而,他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很小很小的机率,和死亡擦肩而过,这一次是真的擦肩而过。

在医院里和家里,他躺了整整一百天。腰椎骨折。在这一百天里他更为详细、具体地想自己的生与死,企业的生与死,以及以后的生活。他,也想着那些榜样。

他做出决策。

于是,有了他穿着病号服、腰上打着夹板出现在见福加盟商会议上的情景。那是他在骨折后100天内第一次在公司的出现。他说,“系统必须换,设备必须换。它的必要性我就不说了,都说过了。我要说的是:如果谁因为系统问题亏了钱,都算在我张利的头上,我全包!谁还有意见?”

他说得用力,这用力,甚至让他的腰部又隐隐作痛。

他也说得威风凛凛。

两次与死亡的面对,让张利悟到了许多,理解了许多,认知了许多。这两次经历,也让他对死亡有了更为坦然的心态,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见福。他让自己知生,知死,更知死的尊严。

他说,在宇宙时间的长河里,人的生命确实短暂。每个人都有落幕的时候,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可能走到台上表演。企业也是如此。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不能持续一切都是浮云,但无论你情愿不情愿,面对不面对,人和企业终有一天都会面对死亡,被这个小妹妹拉着手带走。是的,你将死去,乔布斯说道,生命有限,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命上——后面的部分才是重点,既然终将死去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结尾,那如何活并活出自己的精彩,则是重要的话题。

知其短,知其难,知其脆弱,才更要努力,更要把握和改变命运,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开个炫目的花来。“人的命运绝不是天定的,”信仰着佛教的稻盛和夫说,“它不是在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的,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意志。命运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不错,命运这东西,在我们的人生中俨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力无法抗拒的‘宿命’。命运可以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改变,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我们的心。人生由自己创造。”

他努力着,因为他要让自己的心态改变或进一步改变命运,因为他希望自己活得丰富而有尊严。他如此“经营”自己的人生也如此“经营”着见福,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投入的激情和活力,看到他为了目标、为了延续而对自我的苛刻。但此时,他和他的企业,都已经不惧怕死亡。

不等死,不找死,不作死。但死亡还是来了怎么办?

“曾经有尊严地活过,就要有尊严地死去。”

张利异常在意这个“尊严感。”关于企业的死活,其实在他心里也有两个榜样可参照。一是柯达。一是诺基亚。

伊士曼柯达公司于1880年在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成立,是“信息影像”行业主要参与者之一,主要业务为胶卷、胶片相纸等。在1997年时其全球营业额达310亿美元,全球员工总数7万余人。2012年1月19日,柯达正式宣布破产。

诺基亚,是一家总部设在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移动通信产品生产的跨国公司,1996年至之后的14年里诺基亚连续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的第一份,而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被超越,衰落。2014年4月,诺基亚宣布完成与微软公司的手机业务交易,正式退出手机市场。

“柯达的死亡是优雅的,有尊严的。它偿还了银行的贷款和利息,偿还了供应商的欠款,偿还股东、股民的债务,然后宣布破产。在它破产的时候,没欠任何人一分钱。诺基亚也一样,它之前的所有承诺都一一兑现,做完了了结,然后再谈并购退市。”

无论是活,是死,都应是有尊严的,优雅的,这是张利的强调。他愿意自己和自己的企业信守全部的承诺,哪怕,是在“优雅地死去”的时候。

他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向死而生”。

张利也感恩自己的客户们。感恩相信见福的加盟商。感恩为他的企业提供诸多帮助的单位和个人。感恩……“我会记住每一个对我有帮助的人。我希望我也能对他们每一个,都有所回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