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月经量、经血颜色等发生异常改变,是妇科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痛经、经期提前、经期推迟、经期忽前忽后、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经期延长、闭经、崩漏(量多如注为崩,量少淋漓不尽为漏)等。
月经不调给女性朋友带来极大的烦恼,许多人把医治的希望寄托在中医上。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月经不调,才取取得理想的效果?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名老中医疑难杂病专家、武汉国粹中医院中医特聘专家陈向荣主任认为:月经不调治疗,必须针对“四虚”调三脏。
四虚——月经不调主要病机
陈向荣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载,在中医妇科疾病病因病机上有独到认识和深刻见解,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对月经不调有深入的研究,认为月经不调症状表现多样,病理病机复杂。月经不调症状与原因包括以下多个方面:
痛经:情志郁伤、冲任受阻、机体不足、子宫失于濡养等,可引起痛经。
经期提前: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营卫之气虚不能摄血,可导致经期提前。
经期推迟:肾虚髓少、造血功能虚弱、营血亏损,可导致经期推迟。
经期忽前忽后: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使经期失去固有规律,可致经期忽前忽后。
经量增多:气虚或血热使冲任不固,或淤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则会导致经量明显增多。
经血减少:机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劳倦伤脾、房劳过度,或是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都可使经血减少。
经期延长:脾不统血,淤血留阻胞宫,或是产后感受湿热病邪滞留胞宫,都可导致经血淋漓不尽,使经期延长。
闭经: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经可下,或是寒凝血脉,痰湿阻络,经血不得下行,则可引发闭经。
陈向荣主任认为,月经不调中医病机概括为四虚:一是气虚,二是血虚,三是脾虚,四是肝肾亏虚。
月经不调治疗取效的关键,是调“三脏”
在深刻把握月经不调病因病机基础上,陈向荣主任指出:中医月经不调治疗,应针对“四虚”,采取以补肾、健脾、疏肝理气为核心的肾、脾、肝三脏同调的思路。
陈向荣主任强调说,月经不调治疗应建立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首先明确病症原因,之后再遣方用药,对症施治。经水出于肾,治疗月经不调的根本,在于补肾,补肾应以填补精血为主。其次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包括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故此治疗月经不调还应重视补脾,重高健脾升阳;第三,女性以血为本,又易伤于七情,如因情志抑能、恼怒、忧思,即能损伤肝气,造成肝郁气结,气机运行失常,出现月经失调等病症。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忿怒过度则气逆,气逆则血亦逆。所以陈向荣主任认为疏肝理气对于月经不调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陈向荣主任认为月经不调在临床上为分实证与虚症二大部分,实证以活血行滞,温经散寒为治则;虚证以养血为主,佐以健脾益气或补肾益精。具体调治则以辨证为主,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或采用养血通经,或采用补气养血以养冲任,或气血兼补、健脾宁心,或补肾益气,养血调经,等等。
临床实践证明,针对“四虚”调三脏治疗月经不调优势独特,主要体现在辨证独到,针对性强,疗效稳定,不易反复且副作用小。
【大夫档案】
陈向荣
中国医师协会《走进医师》栏目年度入选专家
湖北省名老中医疑难杂病专家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简介】
陈向荣,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先后在安徽省中医学院、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解放军九四医院、空军医院等单位深造,从医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京、津、沪、鄂等地工作几十年,近20年来一直在北京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工作。她走过的大江南北就像一座优秀的移动医院,为老百姓消除疾病带来健康,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陈家五代祖传著作《新编汤头歌诀五百首》。
【擅长】
擅长治疗月经不调、乳腺、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各种脑病,癫痫,记忆力下降,失眠,精神躁动不安,心脏病,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胃病、消化道疾病、儿科、耳鼻喉疾病、风湿、类风湿、痛风、皮肤病等疑难杂病;以及肺癌、肝胆癌、食道癌,子宫癌、乳腺癌等各种肿瘤疾病。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