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城市的海绵

城中村,是城市的海绵
2017年12月18日 22:25 悦涛

过去20年,中国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未来20年,仍将保持每年1200万人的城市化节奏。

城中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城市需要它,又嫌弃它;城市不能没有它,又往往忽略它。

城中村就像是城市的海绵,越来越受挤压。它应该有自己的空间。

怎么对待这块海绵,可能会影响很多城市的未来。

越来越不兼容的城市和城中村

城中村,和城市,曾经根本不分彼此。中国是个几千年来农村为主体的国家,40年前,也就不到20%的城市人口。

城市扩张之处,就是原来的农村。然而规划、建设和管理跟不上城市扩张的节奏。没有被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地方,就成了城中村。

多年来,城市和城中村两个系统是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的。

但是最近十年,这两套系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排斥反应。

就像andriod和iOS两套系统,兼容性出了问题。

城中村就像andriod系统,包容开放,来者不拒,但是也容易过度负荷、病毒泛滥。

城市希望自己是iOS,一套整齐划一的完美系统:高层社区、购物中心综合体、CBD、统一规划的科技园、软件园、文化产业园——简单说就是高大上了。

这两个系统,谁也没法把谁格式化。但运行的bug越来越多。

毫无疑问,iOS越来越强势。

每次搞上层次的活动,都要来一番穿衣戴帽大整治,把光鲜的一面亮出来,把另一面藏起来。

总之你可以看出城市的追求了:好看、好管、好升级。

但是今年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又否定了大多数城市在外表上和运行系统上的追求。声称不搞摩天大楼和土地财政,让市民有获得感和归属感。

让城市化多了另一种风向。

从中国城市现阶段的基础看,城中村也不会那么快消失。城市和城外的人都需要城中村作为人口流转的集散地。它最高效、最低成本。

怎么让两套系统兼容升级,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实:城中村将长期存在

各地城中村持续存在的原因是多样的。现实利益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村民、地方政府、开发商对利益分配的互不认可,导致土地实际上没有国有化。政府出价不高、村民要价不低、开发商手头越来越紧。

忆往昔岁月,持房不拆的村民一定会说自己做了个英明决定。

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成本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城中村在中国大多数城市也将是一个长期存在。

2009年,深圳中心地带岗厦村旧改。0.22平方公里的土地,500栋农民房,容纳了10万人口。

整个深圳市,有约40万栋历史违建(即城中村农民房),建筑面积超过全市现存建筑面积的一半。

超过1000万人口居住在城中村。官方数据的深圳常住人口是1100万人(实有人口1500万以上)。

也就是说,深圳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城中村。他们是这个城市实际上的市民主体——按“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定义。

城中村提供了城市运行的低成本空间,帮助城市吸纳了尽可能多的人口。客观上,它也降低了城市的公共资源投入和管理成本——虽然这是双刃剑——但之前的低投入和少管理,是现实。

中国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崛起,城中村功不可没。它提供了早期吸纳人口、低成本创业、生活的土壤。

用任正非的话说:华为就是从“烂棚棚”里起家的。

最近十年里一线城市开始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这个过程同样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弹性地带,给城市调节、转型提供安全垫。

“海绵型城市”,本意不是指城中村,但现实里城中村就是城市的海绵。

城市的转型期比城市化初期更需要一块海绵,因为早期大规模征用拆迁还来得及,当时的房价地价不到现在一半的一半,在房价泡沫化之后,征地开发成本已经大幅提升。

城中村会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与城市共生的存在。

从宏观到微观

综上,宏观层面对城中村进行一刀切地处理和改造是不现实的,只能是长期的过程。

在当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城中村的微观生态。

好的一面:城中村仍然在为城市发光发热。

进城的农民工从事的生活服务业:快递、家政、各类小生意,是城市不可缺的。他们的居住甚至办公点,就在城中村。

一批农民工老去回乡之后,进城的大学生白领越来越多,他们最初的落脚点,仍然是城中村。

2000年:大专学历人口 4571万

2005年:大专学历人口 6764万

2010年:大专学历人口 1.2亿

2015年:大专学历人口 1.7亿

按这个节奏,大学生的进城量很快会多于农民工。

另一方面,城中村的短板也慢慢显露。环境上的脏乱差、安防上的低标准、公共资源的不对等。

过去一些年村民和政府双方对城中村的暧昧态度,导致城中村在城市公共层面是被弃置的。包括交通、水电气、安防等公共资源的对接,教育医疗资源就更谈不上配套的问题。

硬件上的不兼容,好解决。这里面最大的不确定,是心态。

村长不确知区域规划的未来节奏,不愿整体提升环境。

村民持房待拆的心态导致他们不希望进行高投入改造。

租客们因为把这里当成中转站,不能也不愿进行改造。

现实是,90后甚至00后进城之后,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是超过上一代人的。他们不想再凑合。

对城市来说,不希望这里永远是“三不管”地带地破败下去,而是跟城市能适度、有机地兼容,协调适应。

作为城市的海绵甚至有些城市的母体,城中村是需要被重视、认可、改善,和城市共同成长。

网易严选“旧屋新家计划”:微观入手改变城中村

2017 年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就以“城市共生”为题,把目光投向了城中村的微观生态,并首次将展场选址在深圳的城中村——南头古城。

深圳市政府以开放的思路邀请社会力量参与。网易严选作为受邀参与的民间力量之一,进行了一项“旧屋新家计划”的公益项目。也就是着眼城中村的微观现实,进行现实可改造的尝试。

具体方案是用“限制级”经费(预算不超过2万元)、以软装改造为主导改善老旧物业生活场景,力求不颠覆业主生活习惯,并将其打造成可供复制的“微改造”项目,

网易严选分别征集了三户希望改造的民房和三位年轻设计师。三处民房分别是:

一家三口居住的两室一厅平层民居、街边小铺“锦记商店”以及用于出租的一层临街公寓。

改造前的平层民居

改造前的锦记商店

改造前后的临街公寓

它们也是城中村生态的三个代表类型。

铁皮屋顶的平层民居是标准的城中村破落房屋:年久失修、铁皮导热漏雨且毫无保暖性。室内家具软装大多陈旧笨重且空间利用极不合理。杂物堆积导致一家三口在拥挤的空间内十分压抑。

锦记商店则是非常老派的供销社式摆设,临街公寓则常常被租出去当作麻将房。

目前初步改造完成的临街公寓,成了非常适合年轻人拎包入住的一室一厅的小家。据说设计师吴鸣已经决定要自己租住一段时间。

网易严选在做旧屋新家改造之前推出的“严选HOME”,已经先后与万科和长租公寓品牌群岛合作,推出不同生活场景的严选HOME样板间。

这次的公益改造,让严选决定开放首个公益基因的严选HOME。即一头征集有需求的城中村民房,一头征集设计师,继续对城中村进行公益的“微改造”。

对旧屋翻新有迫切需求的特殊社区,旧屋新家不仅关乎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是当下全国许多城市在兼容升级方面亟待探索的课题。

这也是网易严选和本次深港双年展对城中村微观生态关注的价值所在。

结语

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城中村和城市相爱相杀,一直在博弈。

自上而下的路径很难解决城中村和城市的兼容问题。

因为城中村的生态是内生的。

微观,是城中村融入城市的真正方式。

否认城中村的价值甚至合理存在,会让城市成为一座孤岛。

海绵没有了,城市是没有弹性的。

把海绵清洗一下,而不是把它压扁,城市会更好。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包括了这些城中村里的人。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