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量P2P爆雷,一切都是历史的重复,但是依然有无数人进了坑

最近大量P2P爆雷,一切都是历史的重复,但是依然有无数人进了坑
2018年07月04日 13:21 财圈MCN

“金融史并无新鲜事,一切都是历史的重复,但是依然有无数人进了坑”。

2018年初,南京下了一场大雪,比雪更冷的,是许多钱宝网客户(又称“宝粉”)的心。2018年初第一个大庞氏骗局被掀开内幕,超百万人卷入300亿资金黑洞。

而钱宝网实控人张小雷的自首,是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毕竟在2017年12月26日,钱宝网官方微信还发布了张小雷亲自录制的新春祝福,视频中的张小雷一手红灯笼,一手话筒向“宝粉”喊话:“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

谁知道第二天,即12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表示,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于2017年12月26日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更为戏剧的是,面对警方的公告,大量“宝粉”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包括“平安南京”微博号第一时间受到了“宝粉”的攻击,甚至宣称警方被盗号,消息是假的;而南京市公安局门口也聚集了大量的“宝粉”,除了少数希望能讨回本金的,许多人甚至希望南京市公安“尽快放人”,他们想“保”张小雷出来,“共渡难关”。

聚集在警察局门口商讨对策的“宝粉”

财新《钱宝“庞氏”倾覆记》专稿中称:

“以钱宝网为代表的新型集资骗局,不再对外发行特定固定回报的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复杂的“签到、做任务”的机制,对参与者的黏性更高。在实际运营中,钱宝网向投资者发布签到、看广告、发展新会员等任务,投资者完成任务后,根据任务种类和缴纳的保证金金额,获取对应的高额回报。但是,这些所谓的“任务”只是为了掩盖吸收公众存款的本质,根据参与方式的不同,钱宝网年化收益率可达70%-80%。”

钱宝网也乐于宣传这种高收益,“宝粉”中一直流传着“某大户从2010年开始做钱宝,600万元的本金7年后滚到了1.4亿元”的神话。

出事的不仅仅是钱宝网,圈内将钱宝网等8家高危的南京本地理财公司统称为“南京八宝粥”。而这8家公司陆续都在2017年11月前后引爆兑付危机,随后连累多个平台被挤兑,最后在12月底挤垮了钱宝网。

等等,2017年11月的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南京官方对此极为低调,但在 2017年11月17日,南京当地有十个楼盘同时开盘,推出近3200套房源。

由于区域内久无新盘供应,预售证价格又比周边二手房便宜1.5万元/平米左右,这10个楼盘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全部都开盘当日认购完毕。其中最夸张的一个楼盘,这次推出360套房,但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有4000多组。

要注意的是,南京一直在执行严格的限购限价政策,8成首付是刚性指标,而且这些盘大多要求签订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付清首付。因此,这10个盘的市场货值在150亿元左右,而验资需要锁死的金额明显会更多。

时间窗口彻底对上了,包括南京久无新盘、10个楼盘当天推出、80%首付、7个工作日内付清、150亿市值、“南京八宝粥”的连环曝雷、11月中这个关键时点、而盘子最大实力最强的钱宝网则倒在了12月底这些细节。

原来造成钱宝网挤兑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限购背景下高首付的新盘认购,百亿级资金的抽血,彻底拖垮了这些原本就是庞氏骗局的互金企业。而这也和媒体报道的情况相符合,钱宝网的人均投资体量明显大于E租宝,而后者当时是靠“1元起投、随时赎回”的小额起家。因此,当出现大额资金运用需求时,对钱宝网这样本地平台的冲击是极大的。

但是问题比大家想象的可能还要严重一点:

钱宝网模式得到了其他平台的复制,包括蛙宝网、小生优服等多个平台基本都是照搬后在南京上线,给的年化收益则更高,这些平台也都无一例外的在张小雷自首后陆续爆雷。

由于钱宝网动辄50-70%的年化收益,兑付记录良好,做任务的模式也很有互联网基因,因此投资者出现年轻化趋势,不再单一集中于中老年群体。许多年轻人则以网贷、消费贷、信用卡套现等形式,借信用贷款以加杠杆的方式投资钱宝网等高息平台。甚至有90后办了十几张信用卡套现、并从借呗微粒贷等网贷借款,一共凑了百万资金投至钱宝网,辞去工作以吃息差为生。

财新专稿中一个加杠杆参与庞氏骗局的典型案例

也就是说,当地P2P领域的风险,已经逐步向网贷等其他互联网金融领域,乃至信用卡、消费贷等传统金融领域蔓延。

这是一个南京的本土庞氏骗局被十个新放出的楼盘连锁击垮的故事。

“最近大量P2P爆雷:一来是由于股市差,很多P2P的钱是借来炒股坐庄或者配资的,股市这里爆仓的多了,P2P的本金就没了;二来是许多新房摇号要锁定资金,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导致全民打新,又把P2P给抽惨了。能让庞氏骗局轰然倒下的,往往不是骗局本身...”

“而是更大的庞氏骗局……”

这就是我们的2018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