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超级定投家主理人
来源:雪球
从全球资产角度来看,近期的市场动荡幅度,比前几年都要大一些。
今年以来,我们大A的表现还是比较争气,但前几年还是“yyds”的美股,在最近的表现就有点让人感到陌生了,近2个月最大回撤超20%。

:wind
类似地,在去年表现很好的中国利率债,今年以来的波动也有点大。
当然,对于长期投资的朋友来说,可能只是收益的部分回吐而已,但如果是在1月份“上车”的、偏好稳健风格的投资者,面对一个多月2.6%+的回撤,可能还是有点肉痛了。

:wind
由此,我们可能会好奇一个问题:
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全球这么多资产里(例如各股市、债市、商品、现金),谁才是真正的“避险资产王牌选手”?
接下来,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1
写在最前面
在做数据回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两个要点。
要点1
从避险的角度来说,我们最关心的指标应当包括:
1. 极端情况下的亏损是否可控?
——即最大回撤,以及修复回撤所需要的天数,持有1年的95%VaR(持有1年,在95%的情况下亏损不会超过多少)等指标。
2. 长期持有的时候,胜率如何?
——即季度/年度正收益概率,滚动持有1年/3年/5年正收益概率等指标。
3. 我在承担亏损风险时,是否有足够的回报?
——即夏普比率(收益率/波动率)、卡玛比率(收益率/最大回撤)等指标。
要点2
我们需要进行计算和比较的资产,主要包括:
全球主要的股票市场:A股、港股、台股;日股、韩股;美股、欧洲股市;新兴市场股市;
主要的债券市场:中国、美国;
主要的商品:黄金、白银、原油;
主要的类现金理财:中国货币基金、美国超短期国债。
计算的区间,为近20年,即2005/1/1-2025/5/7。
02
避险资产的王牌选手:中国货币基金
中间的过程省略,我们直接用一张表格来总结结果,欢迎大家保存收藏。
近20年各大类资产“避险”数据情况

:wind,统计区间:2005/1/1-2025/5/7,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其中A股为000300.SH,港股为HSI.HI,台股为TWII.TW,日股为N225,韩股为KS11,美股为SPX.GI,英股为FTSE,法股为FCHI,德股为GDAXI,越南股为136647,印度股为SENSEX,中债为CBA00661.CS,美债为TLT.O,黄金为GC.CMX,白银为SI.CMX,原油为B.IPE,中国货币基金为h11025.CSI,美国超短期国债为BIL.P
上面的这张表格信息量很丰富,但有点难以迅速理解。我们这里也为大家划出了几个重点结论。
结论一:
避险资产的王牌选手 —— 中国货币基金:crown: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货币基金虽然没有保本承诺,但根据历史数据,只有3天的单日收益为负,大部分时间的持有体验是较好的。当然,强避险的背后,通常是较低的收益率,无风险和高收益几乎不可能共存。
不过,可能有点出乎意料的是,美国超短期国债(1-3个月)的避险性并没有那么好,季度持有的正收益概率仅有40%。
当美国处于快速降息后的低息周期中(例如金融危机后、covid期间),超短期国债收益率很低的时候,持有的收益体验并不好。

结论二:
债和黄金,一定是“yyds”吗?—— 不一定🙅♀️

:wind,统计区间:2005/1/1-2025/5/7,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即便中债已经是表中所有资产中相对避险性能较好的一个了,持有5年正收益概率超过98%仅次于货币基金,其最大回撤也有接近15%(此处选取10年以上国债指数作为代表),发生在2016年-2017年之间。
这段回撤的具体原因,我们之前在《从钱荒到理财负反馈,历史上几次债市大回调与当前有何重要区别和关联?》做过详细的回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看,整体来看本次修复回撤也花了超过一年的时间。
而以TLT为代表的长久期美国国债,更是有超过50%的最大回撤(发生在2020年到2023年的加息周期期间),且到现在都没有修复到最高点,年度持有的正收益概率也不足50%。
美债虽然在近20年没有发生过实质性违约,但市场利率的波动会给国债带来极大的价格波动。这使得国债虽然是所谓的“固定收益债券”,实际上的表现也没有那么稳定。
黄金则是近期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近年来它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超25%,领涨所有资产。但在2011年到2016年之间,也发生过接近45%的回撤,修复这段回撤同样用了大约5年。
因此,虽然黄金在动荡的时局中,是一个相对共识性的避险资产,但基于这样的回撤特征,大家也需要对其波动风险保持谨慎。
结论三:
各股市谁最强?—— 风险收益性价比最高竟是印度!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A股随后💪

:wind,统计区间:2005/1/1-2025/5/7,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个结果也许有点令我们感到意外,印度股市在长期持有正收益概率和风险收益性价比两个指标上,可以做到 “遥遥领先”。
但是,由于印度的金融市场存在监管尚未发展成熟、信息不透明、缺少便于投资的基金等问题,很难成为我们国内普通投资者的重仓对象。
所以,大家在做长期投资时,建议可以重点关注随后的美股、中国大陆A股、中国台湾股市这些相对成熟、信息透明、有可投标的的股票市场。
当然,其余市场也一定会具有一些阶段性机会,以及在长期配置中的对冲作用,只是从过往数据来看长期风险收益性价比稍低一些。
结论四:
谁是避险资产的反面,最风险资产?——原油&越南股市🤔
原油以-84.26%的最大回撤(至今未修复)和-46.22%的持有1年VaR的数据,拿到了本次避险资产大争霸的最后一名。
越南股市的最大回撤也达到了-79.35%(至今未修复),且持有5年正收益概率不足40%,紧随其后。
去年有一段时间,越南股相关的ETF受到国内投资者的追捧比较多,但现在来看,如果在去年4月的高点买入的话,目前仍在亏损中,而同期的A股和美股都上涨了不少。
总的来说,新兴市场股市的波动是比较大的,对于截至目前非常强势的印度股市来说,我们也需要留有类似的警惕心理。
03
老师,有没有更厉害的?
如果利用【A股、台股、美股、中债、黄金、中国货币基金】构建一个季度平衡的风险平价策略(单一资产上限30%),那么我们会得到一条形如下列所示的曲线:

:wind,统计区间:2005/1/1-2025/5/7,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举例论证,不构成广发基金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注:季度平衡的风险平价策略即通过平衡不同资产类别间的风险贡献构建投资组合,根据过去一个季度的波动率反比调整资产占比,使各个资产的波动率×权重大致相等,避免资产过度集中,以获取稳定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本组合定义为每季度调整一次,使各资产风险贡献重回平衡,并限定单一资产上限为30%,有助于兼顾市场变化与交易成本
- 这个组合的夏普比率达到了1.134,高于除了货币基金以外的所有单一资产(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有点低);
- 持有3年和5年的正收益概率为100%,持有1年正收益概率为89.3%,高于所有单一资产(货币基金除外),一个包含了大量权益仓位的组合,能够做到这样的稳定度,是非常难得的;
- 最大回撤为-16.71%,低于除了中债和货币基金以外的所有单一资产。
所以,考虑到一定的收益率需求,最终在“全球避险资产大争霸”中胜出的,并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资产,而是将这些资产按照一定策略组合起来的全球多元配置策略。
虽然在短期(比如几个月)获取高收益的能力上,这种组合不一定比当时最火爆的单一资产跑得快,但从长期的、平衡收益与风险的角度看,这种多元配置的相对稳定性或许才是让我们能够坚持投资的基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