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本了,要不要赎回?

基金回本了,要不要赎回?
2021年06月19日 21:29 雪球

来自远川投资评论的雪球专栏

潮水退出才知道谁在裸泳。年后市场调整,一些基金经理的“骚操作”也被“抓了典型”。

农银汇理基金的梦圆年后快速登上热搜,不仅仅是因为长相甜美,名字好听,更重要是“时运不佳”,刚接管两只医药主题基金就遭遇了大跌行情,医药股一泻千里,梦圆旗下基金溃不成军,成了“背锅侠”。不过,这两只产品净值很快出现了逆转,如今均已经逼近前期高点。

同样以医药股投资见长的网红基金经理葛兰,今年以来产品净值也呈现“过山车”走势,其代表产品中欧医疗健康在回撤超20%以后,如今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

不得不说,医药股确实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拥有着澎湃动力,在二级市场上也是久炒不衰。不管是梦圆,还是葛兰,净值能够快速回血,都离不开医药行业的β。以葛兰为例,她管理的中欧阿尔法是一只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但反弹力度显然不及其他几只医药主题基金。

年初撞上舆论风口的还有汇安基金邹唯。他是一位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士,“双十”基金经理,但真正被大众所熟知,或许也是在年后的这波大跌行情中。

作为汇安基金首席投资官,邹唯旗下新发基金汇安均衡优势2月9日成立后即火速建仓,但随后净值大幅回撤,成立不到1个月即亏掉了近18%,只好深夜发文给投资者道歉。所幸的是,他顶住了压力,如今净值也已逼近前期高点。

Wind数据显示,2400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430只基金6月2日单位净值超过了市场最高点当天(2月18日)的净值,净值创新高的基金占比达19%。与2月18日净值相比,个别基金最新净值涨幅超过20%,涨幅10%以上的达30只(A/C份额分开计算)。

可以看到,上表中并没有出现一些“顶流”基金经理,创出历史新高的这些产品,要么是押中了周期板块,要么是押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又或者是价值风格选手逆袭。

广发基金林英睿今年出尽风头。从持仓来看,他一季度精准调仓,加大对银行、煤炭、有色等周期板块的配置,从此净值开挂,一路飙升,年内录得超40%的收益,同类排名领先。不得不说,广发基金打法比较独特,通过“流量”明星造势“带货”的套路已经用得如火纯青。

不过,积极拥抱核心资产,过去两年“吸金”无数的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代表产品净值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比如,朱少醒的富国天惠、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周应波的中欧时代先锋、王宗合的鹏华成长价值、刘格菘的广发小盘成长等,虽然年内均已获得正收益,但与2月18日净值相比,从高点至今跌幅依然在10%左右。

而据统计,在3月初至今的反弹中,回血最快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也很少能见到熟悉的大咖身影。

有意思的是,这份名单中没有坤坤、春春们,即使是回血最快的多为医药主题基金,但素有“医药女神”之称的葛兰,却不在其中。这可能是因为市场上很多明星基金经理背负了沉重的“偶像包袱”,投资业绩深受规模过大的掣肘。毕竟规模是业绩的敌人。

那么,倘若手里的基金已经回本,又或者是大幅回血,我们到底应该继续持有还是赎回呢?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真的值得长期持有吗?

从历史数据来看,投资者往往可以“心安理得”的坐等回本,却无法容忍回本以后的再次亏损。

国盛证券研究发现,在市场上涨期间,偏股基金被赎回的更多。例如,2019年1月~4月,2020年5月~7月,市场经历前一轮下跌后触底反弹,在上涨的过程中均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赎回。

从上图来看,结合后续市场表现,在上述两个时间段的赎回操作,显然错过了后续市场上涨行情。所以,基金回本即赎回的投资者,可能会错失机会。

投资者习惯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这在行为金融学里有一个词可以解释:处置效应,即投资者更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资产,而持有那些亏钱的资产。换句话来说,如果基金亏了很多,投资者更习惯于“躺平装死”;但只要回本,就会选择赶快卖掉,防止亏损再次发生。

“把钱还我,我不玩了”是每棵韭菜都会经历的阶段。对投资者而言,赚钱带来的快乐,要远低于亏钱带来的痛苦。这就好比捡到100元的快乐,永远抵消不了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

基金回本后即赎回,这是顺人性的行为。但是,投资往往是“逆人性”的。赎回意味着不想再承担任何风险,但同时也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因此,要不要赎回刚刚回本的基金?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界定风险和如何挑选基金。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有各种担忧害怕,在继续持有还是赎回问题上纠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充满着不确定性,风险不可避免。但是,不能简单的把风险理解为亏损。风险是造成永久性损失的概率。而短期的浮亏并不意味着永久性损失。

投资基金是为了获得长期的收益,而不是为了回本。挑选基金时一定要着眼长期,建立在资产配置、优选基金经理、组合投资的基础之上,通过优选专业的基金经理,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借助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风险。

而坤坤、兰兰、春春们的基金未来能不能涨,跟你的买入成本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的投资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把操作建立在自己的成本之上,那是很无厘头的事。

盈亏同源的道理都懂,但实战中依然会因为短期波动患得患失。怎么破?

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支几招:

首先是定投。定投本质上是牺牲资金的使用效率来平滑波动,通过分批投入的方式,达到摊薄成本、分散风险的作用。“微笑曲线”,就是定投的魅力所在。不过,定投并非万能。定投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资金达到一定规模时,单次定投对基金净值曲线的平滑效果也会边际递减。

其次是设置止盈线。不管是定投还是一次性买入,当基金收益达到设定的目标后即赎回。这个办法简单粗暴,容易操作,通过及时落袋为安可以缓解焦虑,获得一个好心态;但缺点在于在上涨行情中很容易触发赎回,从而错失机会;而在熊市行情中,可能又无法触发止盈。

另外,分散投资,远离极端风格的基金。很多投资者有一个误区,认为相比选股,选行业更容易。所以热衷于买行业主题基金。但事实并非如此。选对行业和最终赚钱之间往往还有很大差距。很重要原因就是拿不住。与其这样,不如挑选那些全市场选股、配置均衡的产品,持有体验更好。

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虽然久经验证,但也未必适合所有的人。以笔者的家人为例,采用的是“定投+止盈”的方式投资基金。挑选出好的基金之后,即开始定投,按天扣款,持仓收益达到10%以后无论后续行情如何都选择赎回,然后开启新一轮的定投。

这样的好处在于从来不会因为基金下跌而焦虑,也不会因为净值过山车而影响心情;但缺点在于容易错失机会,尤其是在牛市中,很容易达到止盈线,但定投初始资金量较小,实际赚到的钱并不多。这套方法更适合刚入市的投资者,重要的是坚持和纪律性,无论市场涨跌坚持定投,一旦达到止盈线则果断赎回。

投资技巧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治标不治本。

一位公募FOF研究员做了一个测算,即使是成立6年、年化收益超20%且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绩优基金,在遭遇最大回撤后回本平均耗时1415天,占基金成立总天数的37%。而最大上涨区间占成立总天数的比例为22%,这个区间涨幅对基金净值的贡献达62%。

换句话说,即使是这些TOP级基金,超过1/3的时间是在低谷中度过的;而基金6成以上的收益,是在1/5涨幅较大的时间里完成的。所以,买基金账面亏损很正常,但“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选好基金+长期持有”才是标本兼治终极策略。

投资是艺术,更是科学。

在基金投资中,基金的盈亏状况,不能作为基金赎回与否的决策依据。而应该回归产品本身,考察产品的业绩持续性、基金经理的稳定性、与自己的风险匹配度等,并在持有的过程中,时刻检验当初买入的逻辑是不是还成立,基金的基本情况有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等。

另外,净值较高的基金并不代表风险更高,相反说明它过去的业绩很优秀。如果自己无法以“躺平”的心态面对基金短期波动,那么在买入时切忌盲目跟风追涨。

基金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动态跟踪。在买入之前要做大量研究,要了解基金的基本面,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风格、口碑、横向对比优劣势,以及与自身的匹配度等;买入后要对产品、基金经理持续跟踪;事后总结复盘,提升对基金经理的认知能力。

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基金经理的工作是研究股票,而基民需要把研究基金经理作为一项长期事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