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得够久,失去的三十年也能回来

只要活得够久,失去的三十年也能回来
2023年05月22日 18:40 雪球

近期的日经指数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今年以来日经225指数不声不响地已经涨了19.13%,创了近33年来新高。

都说失去的30年,这不是也回来了吗?

当然最重要的是活得够久,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那就能“熬死”所有对手。

FOF一周业绩汇总

上周各类型FOF中位数终于久违地又红了,也算是回了一口血。

近一周涨的较好的是中欧预见养老2050同泰优选配置

而今年以来的各类型FOF中位数,则是涨跌互现,权益含量较高的类型,都略有亏损,所幸幅度不算太大。

今年以来涨幅超过4%的FOF共有3只,分别是前海开源裕源、长城恒泰养老2040平安养老2045

前海开源裕源和平安养老2045我们已经比较熟悉,而长城恒泰养老2040相对比较陌生。

它的基金经理是蔡旻,2010年就进入了长城基金,之前管理了很多年的偏债基金。

这一点上,是与其他FOF基金经理有着比较大的不同。

而在持仓上,蔡旻也比较“长情”,持有的以ETF为主,而且很多ETF持有时间超过了4个季度。

比如中概互联网ETF就持有了9个季度。

可能这也是活得够久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吧。

不同策略规模较大FOF

规模较大的几只FOF中, 上周表现整体尚可。

而今年以来的业绩,差异性则比较大,表现好的今年以来涨幅接近3%,表现不佳的今年以来跌幅超过了3%。

比较难得的是张子炎富国智鑫行业精选,在权益占比较高达到情况下,依然取得了正收益。

原因应该是他的行业轮动做的比较成功,比如2022年年报的时候重仓的是电子、计算机行业,两个行业在一季度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

而在一季报,富国智鑫的第一重仓行业变成了医药生物,然后是电力设备和农林牧渔。

因此行业轮动确实能够产生超额收益,前提是概率要足够高。

富国智鑫成立以来的表现看,相对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还是取得了近7%的超额收益的。

养老FOF“Y”份额

养老FOF“Y份额”排行榜,业绩都有所“缩水”,超过1%的收益,竟然都能排进前十名。

这份榜单今年以来似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年初的时候,榜单中全部是权益含量较高的产品。

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月前,市场相对震荡,均衡型的产品占领了榜单。

目前是第三个阶段,排在前面的大部分变成了稳健型产品。

所以,哪只或者哪类产品表现更好?

也许只取决于我们看它的时间点。

就像33年前,日经指数确实是高的,以此一路下跌。

而站在33年后的今天来看,也许几年前的每一天都是买入的好时机。

募集结束

上周有多达8只FOF成立。

募集金额最多的还是杨喆,其次是李文亮、杨志远、雷敏以及夏莹莹,他们都超过了2个亿。

当然除了基金经理的名气之外,还跟营销渠道有关。

上周就爆出了某家银行逼着客户经理强卖某只产品的新闻。

不过,一般来说渠道们对于FOF的销售压力并没有那么大。

所以,也别太在意他们的募集金额,更多还是需要关注他们产品的长期业绩。

投顾组合一周业绩汇总

这一次,终于不是小瑜哥一人独绿了,独绿的变成了久聪基金经理优选

偏债的投顾,依然突出一个稳字,今年以来的业绩都超过了1%,也超过了偏债股混基金指数。

而偏股的投顾中,依然是巨人指数、长赢指数投资、若水主动、远足表现较好。

E大今年的表现不错,我去看了看他有没有买一些日经指数etf,答案是并没有。

且慢前不久还有个不小的“骚动”,就是把某只场内的ETF给干到了涨停。

原因就是E大“一不小心”发了个“车”,盈米为此还专门发了道歉信。

争取活得久一点

除了投顾,我还特地看了一下有没有FOF,像巴菲特那样抄底了日经相关的ETF。

现实是残酷的,2022年报,0;2023年一季报,还是0。

当然,这也并不全是基金经理的问题。

因为我们国内的日经相关ETF也仅有4只,成立时间又不长,成交量也比较小。

今天还有个新闻,那就是2023年基本养老金又加了3.8%。

我想说,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争取让自己活得久一点。

活着就有希望,活的足够久,一切都能赚回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