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阶层

最近茅台大跌,身边大部分人都没钱加仓了,加仓的要么是大厂高管要么是现金流不错的企业主。今年大部分企业的想法就是不亏就是赚,大部分打工人的想法是不要降薪或者裁员就好

能进大厂成为高管或者股东的,需要高学历而且跟对上级才行,不然熬不下来或者迷茫的时候没有人指点迷津可能会走错路。没有学历没有特殊技能想突破阶层,我这个方法比较靠谱,就是刻意训练自己。我们公司招聘的所有员工跟我差不多,大专学历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把一个项目所有的工作干一遍,一步步的做到管理层能为经营结果负责的位置。

现在的企业或者毕业生比过去更难,因为没有技术含量的生意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赚不到钱还要承担巨大风险。就像我们连续五年没有扩张团队了,需要人就内部调整,对管理者要求越来越高。同样的工作,好的管理者可以用更少的人做出来更好的业绩,比如我做ip,让跨境还有以前做代发的同事做助理,底薪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他们个人努力现在是公司收入最高的岗位了

固化僵化到活化,这是普通人成长为高手的科学方法。固化就是把业务基本功背的滚瓜烂熟,僵化就是把业务路径分解成具体动作反复训练,活化就是结合自身的特质灵活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训练两个助理,刚开始让他们做跟播,然后做跟播加切片,现在做跟播切片加带货。通过一步步的升级工作内容和标准,在同样的工作时间带来了不同的价值,收入提升后个人能力也变现了

普通人很难做到相信在看见,所以看不见的时候就急于变现。很少有普通人愿意慢慢变富,总想立刻见效,在投资上能理性分析的普通人很少。但是通过刻意练习普通人掌握了成事的方法论,就不会急于求成了。

现在所有的行业都过剩,无论是产品还是剩男剩女,但是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为什么都严重过剩了,不能找差异化的点呢?过剩的原因不就是不会创新吗?不会创新的原因不就是不会思考吗?归结到最后就是急于求成。我看到大部分人越是没钱越急于赚钱,越着急越容易掉坑里,越是剩男剩女越没有耐心,年龄大反而是最小的问题。越是产品同质化越追求低成本高效率,越是底层人越喜欢零和博弈而不是创造价值

一口井挖十米才能出水,挖了五米就放弃的人有没有功劳?招聘了来来回回几百个人的案例发现,踏踏实实用最笨的方法一条路走到底的人反而能挖出水,看起来聪明总想占便宜浅尝辄止的人最终一无所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