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经济韧性能否延续2018?

张超:经济韧性能否延续2018?
2018年01月19日 00:43 张超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作者姓名,并同时标明文章出自公众号“宏观经济观察”,否则视作侵权】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其他类型媒体如希望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MacroObserver)联系。

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万亿元,实际同比增长6.9%,比去年提升0.2个百分点。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符合“前高后低”的预期。

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3.1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与1-11月份持平,但比去年回落0.9个百分点。1-12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0%,比1-11月上升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60.4%,较1-11月回落0.1个百分点。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4%,增速比11月大幅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跌至年内最低值。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2%,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对于年度宏观经济数据,我们判断如下:

1.经济结构优化,量变积累;

2.基建投资占比较大;

3.高技术行业生产性扩展回暖;

4.消费能力透支,2018年存忧;

5.“去杠杆深化、严查地方政府债、利率上行”制约2018年增长动力。

数据具体分析和预判如下:

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主导作用增强。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较去年提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同比增长6.1%,比去年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同比增长8.0%,比去年提升0.3个百分点。在三大产业的占比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91%,40.46%和51.63%,分别较去年增加了-0.65,0.58和0.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继续增强,比第二产业高出11.17个百分点。在三大产业的贡献率方面,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8%,35.2%以及60%,分别较去年提升0.8,-2以及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明显。分季度看,四季度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比三季度提升0.5和0.3个百分点,但第二产业较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依然是主力

2017年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投资。2017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速较2016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成为推升GDP增长的主要产业。然而,2017年第三产业中的基建投资占据了较大部分,达到37.33%,且比2016年高出0.2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在严查地方政府负债、实体去杠杆加速的背景下或难维持高比例。因此,2017年经济的增长仍然依靠“投资拉动”的老路,通过地方政府加杠杆刺激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不同于第二产业中的生产性投资,第三产业的投资大都是设施性投资,大量的杠杆用于设施性投资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第二产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明显,分别高于去年2.8和4.2个百分点。同时,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放缓,较去年下降1.8%。因此,虽然整体去杠杆效果不佳但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和高耗能产业的持续下降仍然值得欣慰。

生产性投资回暖

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提升,生产性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加大。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同比增速涨跌互现。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8%,较1-11月提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较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5%,较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因此,第二产业增速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具体来看,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8%,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且超出工业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超出第二产业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力。采矿业投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等其他行业投资的同比增速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而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这表明高效率的高端制造业投资大幅提升的同时低效率行业的投资在持续减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的效果。

在第三产业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9%,较1-11月降低1.1个百分点,降幅较为明显。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较1-11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和道路运输投资增速则均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因此,制造业投资的提升和基建投资的回落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生产性投资的作用在加大,但是由于基建投资仍然维持在19%的高位,短期内生产性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还不明显。

消费回落藏隐忧

实体经济“去杠杆”实为向居民部门“移杠杆”,高杠杆率透支居民未来消费能力,拖累消费跌至年内最低值。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3%,比上月继续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达到年内次低值;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2017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0%,比2016年回落0.4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8%,比2016年增长0.9个百分点。12月,城镇和乡村消费均同比出现大幅回落,内需的复苏和回升趋势已十分疲软,尤其乡村消费的增速也已趋于回落,对消费和内需的拉动作用也接近触顶。

加杠杆刺激需求的老路仍然是此轮经济表现出“韧性”的主要原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内需的实质性复苏还未到来。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去库存的同时,带来的是家庭杠杆率的增长。高负债透支了居民未来消费能力,使得2017年全年消费同比增速呈现逐季阶梯式下滑,这也与我们以往的预判相一致。

对未来的判断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上涨6.9%,较去年提升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七年来经济的首次提速,取得了可喜的增长成就。然而,经济动力仍然来自于高杠杆下投资的拉动,经济效率提升还在量变积累阶段。在2018年,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可能会从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也会进一步放缓。随着实体经济去杠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整体投资增速仍有降低的可能,国内需求较为疲软。

同时,高效率的高端制造业投资的增加和低效率行业投资的持续减少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的效果。另一方面,基建投资的居高不下说明没有去掉的杠杆仍然加在了对生产性作用不大的设施性投资上。随着十九大后实体经济去杠杆的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将会得以加强,未来基建投资将会受到制约。基建投资的回落会进一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未来投资增速仍有下滑的可能。

在上半年消费数据表现不错的情况下,全年消费同比增速依旧整体下滑,体现了全年消费趋势性回落的总体态势。2017年上半年消费的暂时性回暖,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杠杆向居民部门的转移,而非真实需求的复苏。在投资刺激增长、依靠加杠杆刺激需求的模式下,消费担起“增长重任”还需时日。在经济结构性改革带来显著红利、居民杠杆率回落等利好出现之前,预计未来消费增速大概率回落。

全球经济复苏及美国税改落地的背景下,2018年国外需求则较为强劲,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动能、新技术产业出口也将持续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因此,在内需不足外需不弱的背景下,2018年我国GDP仍会大概率实现6.5%以上的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效率”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提质增效的新时代,必须全面打好以防风险为首要任务的“三大攻坚战”,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张   超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机构无关

宏观经济观察介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