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上涨,并不是周期股上涨的核心

商品价格上涨,并不是周期股上涨的核心
2025年03月30日 14:26 中国财经记者联盟

很多人认为,商品价格上涨,才是周期股上涨的核心。

并不是这样,这是两类不同的资产。

周期股是长久期资产,对于资产定价的考虑,需要跨越周期,周期性行业股票市场往往喜欢以商品价格上涨作为买入依据,我们可以把产品价格和股价进行耦合,结论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基于基本面变化的方法,对股票投资并不准确。这个方法对的地方是可以跟绝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按照趋势投资的方式,别人也这么认为,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比别人发现得早,就占领了先机,买入的成本就足够低。

以上做法,不对的地方是过于强调变化,而没有考虑估值问题。

行业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是注定发生的事情。好的周期研究是以产能周期为线索,而不是短期的价格周期。

在估值低位的时候多讲逻辑,多看长期的事情;在估值中间的时候看市场情绪;在高估值的时候,要借助技术分析。

逻辑在投资世界里,更多只是事后的解释。

在这个单纯的世界中,估值最终一定会胜出,投资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收益,而在于对估值的理解和把握。

足够便宜,上涨是必然。什么时候涨、以什么样的方式上涨,则是未知的。

研究能做到的是确定性,在于判断是否低估。但是在低估的基础上还能跌多少,要交给市场;怎么涨起来,什么节奏,很多时候是随机偶发的事件。

任何资产价格的底部,都是莫名其妙的原因涨起来的,也许技术分析更能捕捉这个底部。

极高的估值往往代表交易的拥挤,预期很高,随时有可能出现黑天鹅,资金踩踏出逃。

以钢铁冶炼为例,按照市值与重置成本的比对来看,目前部分公司已经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较好的战略配置价值。冶炼业资本回报的长期低迷本身就是供给调整的重要条件,周期问题一定是可以用时间解决的,没有一个周期是永远向下的,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力量,可以靠价格去调整供需。经济增长本身就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演变过程中螺旋式上升。

在估值安全边际下,行业盈利的均值回归,来自于财政扩张与产业反内卷的可能性。

四季度至今发债的速度非常快,同时财政存款余额还是下降的,说明资金使用情况良好,实体经济会逐步感受到持续积极财政的效力。发改委文件中提出,今年持续对钢铁行业供给端进行调控。若得以贯彻,会加快行业回归的进程。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