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好,我是落英的同事,对,就是上个月把房子卖了的那个男同事。
去年的楼市,经历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而我也切身的体会到了楼市的冷暖。
工科男,也不会写其他的,今天就来谈谈卖房过程中一些新的感悟吧。
我家的房子,位于上海西郊的徐泾,地处外环之外。
很多朋友可能还不太了解吧,但是如果说到国展中心也许会知道,就是这次举办进博会的地方。
每天上下班,公交加地铁,路上单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很是辛苦。
再加上和女朋友感情不错,婚房也要准备起来了,所以决定把郊区房子卖了,去置换市区的房子。
于是赶在金九银十的时候,到附近几个中介都挂了牌,价格要比市场价略低一些,并且反复叮嘱中介,如果有客户诚意想买,价格还可以谈。
一开始,来看房的客户不少,平均每两三天就有一个吧,有时周末一天就来仨。我家的房子装修不错,在小区里也算好的房源,我想按照这个趋势应该不难出手吧。
然而,真实的情况并没有我想的那么乐观。
来看过房的客户,对房子都表示满意,但开出的价格低的离谱,而更多的人选择继续观望。
看到过一个统计,去年上海楼市新房与二手房成交比例是1:3,也就是说75%的购房者会选择去买二手房。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高调宣传热销的楼盘,不能完全代表楼市的现状。二手房市场里,才是真正的上海楼市,而我确实感受到阵阵了寒意。
都说没有卖不出的房,只有卖不出的价。我只能不断降低预期,把价格一降再降。
终于,在去年年底,比最初挂牌价降了将近10%之后,我把房卖掉了。
那一刻我轻松了很多,卖房的这几个月没少焦虑,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二
卖房的艰难,只有卖过房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前两天看到一则上市公司的公告,也是感同身受:
上海三毛的这两套房子,位于深圳房价最贵的南山区,并且处于南山区的中心地段。
两套房子的挂牌价从1177万,经过两次下调到了980万,降了200万,平均一套房子490万。
在深圳不算高价房,但是挂了9个月仍然没卖出去。
二手房成交低迷,也是楼市调控的结果,大家普遍的心理都喜欢买涨不买跌,所以观望的人更多了。
另外我发现,这一批刚需,购买力在下降,大家可能真的没钱了。
在卖房的几个月中,来看房的不少是要买首套房的新上海人,然而他们对价格是最敏感的。其中的一些人买房不看房型不看位置,只关心总价,哪个总价低就优先考虑。
大家为了买房都不容易,有的不仅掏空了“6个钱包”,还要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才能凑到首付。
现在的楼市有个现象叫连环交易,尤其在一二线城市。
举个例子,我卖房是为了去市区置换房子,而之后的房东拿到我这笔钱,也是为了去购买新房。
一个新入市的买房者通常会带动产生超过2次的连环交易,它由最底下庞大的刚需支撑,然后不断传导到高价房群体。
并不是房价高了的地方就有泡沫,但如果透支购买力,新一批刚需都买不起房了,那可能就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三
新的一年,国家对楼市的政策还是以“稳”为主,既要调控防止房价上涨,有些地区又适当放松,不想让楼市太过低迷。
一般来说,楼市上涨适合套现,回调适合投资,平稳的时候适合置换。
我身边的同事都觉得,今年是适合置换的年份。当然只代表技术男的想法,业内人士不要打我。
对于刚需来说,今年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开始下调了,这或许也是一个上车的机会。
而对于投资来说,我是觉得投资房子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而且房产的流动性差,都是纸上财富,到时候要变现可没那么容易,打折还不一定有人买。
所以有打算置换或者投资的,也要选择以后容易出手的房子。
最后再来谈一个讨论很多的话题,你会选择郊区新房还是市区老破小?
这个见仁见智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选择也会不同。
郊区新房宽敞明亮,物业管理好,生活品质高。而市区老破小,交通便捷,有好的教育资源等等。
各有各的利弊啦,而我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我的选择。
因为我觉得,房子只是房子,而有爱的地方才是家!
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没买房的会焦虑,买了房掏空了“6个钱包”也会焦虑。
我们如果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许很多额外的焦虑,就没那么多了。
也可能我是本地人,在上海压力不算大。再加上物欲确实不高,也挺喜欢目前的开发工作,生活幸福感还是挺高的。
房子是次要的,父母和未来老婆才是最重要的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