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多个考古项目发布新成果!

安阳市多个考古项目发布新成果!
2024年12月23日 22:35 安阳新闻网

今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科研单位、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驻河南工作队完成了一系列主动考古发掘和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12月19日至20日,47个项目在安阳集中汇报了最新成果,我市发布了多个考古项目新成果。阅读全文>>>安阳融媒

2024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安召开,我市多个考古项目发布新成果

考古成果勾勒文明发展脉络

安阳融媒记者 赵晓凤

12月19日至20日,2024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我市自古以来便是历史遗迹的富集之地。近年,我市聚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各类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考古学术研究新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一项项考古成果,勾勒出文明发展的脉络,也拓展了安阳地区历史文明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安阳县南务西后冈一期文化遗址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所副研究馆员申文喜在交流会现场介绍,后冈一期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县AD3-2-11-1地块西半部,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60米至70米,现存面积约4000平方米,今年发掘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

“此次发掘清理灰坑98座、灰沟1条。出土较多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器形有鼎、钵、盆、缸、罐和壶等。另发现石斧、石杵、骨锥和骨针等器物。清理房基9座,均为半地穴式,面积为3平方米至13平方米。房基内发现有明显的倒塌堆积,清理出大量红烧土墙体和屋顶残块。发现此时期竖穴土坑墓27座,分单人葬和多人合葬两种,未发现随葬品。同时发现瓮棺葬9座。”申文喜说。此次发掘为了解新石器时代中期房屋建造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深入探讨后冈一期文化的分布范围、分期与演变,以及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新资料,对推动安阳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安阳县AD3-2-12-1地块项目

交流会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所助理馆员赵蕊介绍,在安阳县AD3-2-12-1地块发现一处下七垣文化(漳河型)遗存,发掘灰坑61个、窑2座、灶1座及井1座。

“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多为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另有磨光黑陶、夹砂褐陶等。纹饰多为细绳纹,部分饰弦纹、楔形点纹。器形有深腹平底罐、鬲、扁足鼎、豆和瓮等。还发现有石铲、石镰、卜甲和骨锥等遗物。”赵蕊表示。该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我市东部地区先商文化考古资料的空白,丰富了安阳地区先商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梳理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晚期墓葬120座、道路1条和沟1条。晚期墓葬形制多样且年代跨度大,包括墓道向心式分布的宋金砖室墓群、金代土洞墓群、魏晋双砖室墓以及多处规格不一的明清家族墓地等,出土了一批鎏金青铜带饰、铜镜、铜钱和墓志砖等随葬品。大量晚期墓葬的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古代文化的分布、墓葬形制、丧葬礼俗及其演变规律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老六庄族邑遗址

老六庄族邑遗址位于殷墟西南部,距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约2.9千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将近三年的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房基发现10余座,一号建筑基址规模最大,南北长47米、东西宽25米,面积达1200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平面呈‘目’字形。道路3条,其上均有车辙痕迹。墓葬100余座,均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可分为四个墓区;随葬品以铜器为主,主要器形有觚、爵、鼎、瓿、簋、戈等。铸铜废弃物堆积坑20余座,出土陶范4000余块及铸铜相关的坩埚、铜渣和工具等;陶范可辨器形有鼎、簋、尊、罍、斝、卣、觚、爵、觯、镞等。”交流会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宗亮介绍。老六庄遗址是晚商时期一处重要的集“居、葬、产”于一体的族邑遗址,内部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年代为殷墟二期晚段至殷墟四期。它的发现为研究商代晚期族邑的构成、性质和历时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解读殷墟“大邑商”的布局,探讨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性质等问题。

汤阴县TY-CHWC-01地块项目 小砖墓同向双室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于铭悦介绍,汤阴县TY-CHWC-01地块项目位于该县长虹路与文昌路交叉口东北处。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75座,其中汉代墓葬52座、宋代墓葬19座、明清墓葬4座。

“本次发掘的汉代中小型墓葬分布密集,墓葬形制多样。根据墓室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砖室墓和土洞墓。砖室墓又有小砖墓和空心砖墓两种,以斜坡墓道为主,墓道与墓室基本同宽。小砖墓按照墓室结构可分为单墓道单室墓、双墓道单室墓以及双墓道双室墓三种,其中双墓道双室墓的墓道方向相同或相反。土洞墓墓道与墓室基本同宽或墓室宽于墓道。墓葬内葬具多已腐朽,推测应均为木棺,人骨保存普遍较差。随葬陶器多置于耳室内,铜镜、铜钱以及铁刀等器物多置于棺内。”交流会现场,于铭悦表示。此次发掘的大部分墓葬保存较好,部分汉代墓葬方向一致,形制相同,年代相近,可能为家族墓,为探讨安阳地区汉代墓葬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材料,也对今后在汤阴地区开展考古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片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