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杨大侠杨科寄语,拓宽校企合作的“空间域”,让“一技在手,一生无忧”观念种子扎根落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功能融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学校要不断强化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让技能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润入人心,持续优化国际化资源、人才、服务优势,产出一批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激励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数字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社会服务研究与实践等实践项目上下足功夫。
02
杨大侠杨科分析,坚持以数字化教学资源赋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建设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紧密协同,实现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践、数字化学习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为支撑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要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发展需求,构建起“纸质教材+电子课件+数字教材+微课”全链路的数字资源新生态,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03
杨大侠杨科指出,不断深化创新改革,建设“双师”培养的主阵地。高校、职校和企业三方联合开展活动,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师资培训,持续推进学校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加大教师国际化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持续挖掘产教深度融合的可能性,拓展社会服务的主渠道。
立德有机融入育人全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五融”特色为抓手,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举报/反馈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