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赵节度使
1328年,元朝泰定帝在上都病逝。上都的王公贵族辽王脱脱、梁王王禅、右丞相塔失帖木儿、左丞相倒剌沙等拥立泰定帝幼子阿剌吉八在上都即皇帝位,即元天顺帝。
泰定帝在位期间,为了巩固帝位,打压元武宗一手提拔重用的钦察人、阿速人军事集团,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泰定帝死后,留守大都的元武宗旧部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钦察人)、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河南行省平章伯颜等以当年泰定帝得位不正为由,拥立元武宗幼子怀王图帖睦尔在大都为帝,即元文宗。
元朝出现了两个皇帝,一个是上都的元天顺帝,一个是大都的元文宗。双方为了争夺正统,爆发激战,史称两都之战。先交代一下两都之战的背景。
元朝实行的是两都巡幸制度,即元朝皇帝在四月开春之后去上都,八月入秋之后回大都。两都之间隔着燕山山脉,相距不远。上都虽然是陪都,但地位非常重要,可以控扼草原;而大都则统治汉地。
元世祖忽必烈死后,元朝皇位一直在真金太子的三个儿子及其后代之间流转。泰定帝是忽必烈的真金太子的长子后代,而元武宗是真金太子次子后代。元武宗去世后,他的儿子并未继承皇位,皇位转到了真金太子长子一系,由泰定帝即位。
元文宗即位后,大都朝廷和天顺帝的上都朝廷隔着燕山山脉对峙。久经战阵的元武宗麾下宿将燕帖木儿知道双方肯定会爆发一场恶战,所以他立即派兵封锁燕山山脉上的所有长城关隘,并驻扎重兵,并且将他在上都的弟弟和儿子立即召回,许多上都将领也纷纷率部投靠大都。
元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爆发。
上都军兵分数路,分别从迁民镇(今山海关)、古北口、居庸关等关口进攻大都。他们兵多将广,战术就是分进合击,从燕山山脉的各个长城关隘攻入大都。
具体情况如下:泰定帝之侄、梁王王禅进军居庸关;宗王失剌进攻古北口;宗王也速帖木儿进攻辽东迁民镇(今河北山海关);泰定帝之侄、湘宁王八剌失里等绕道山西,迂回进攻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而上都以辽王脱脱、左丞相倒剌沙留守。
大都这边的燕帖木儿发现人多势众的上都军,却实行分进合击的战术,实际上任何一路的兵力都不如大都军。他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制定了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应对策略,集中优势兵力以多打少,以来回奔袭的方式获得战场上的局部兵力优势,迎战每一路上都军,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虽然上都军人数多于大都,但上都军将帅军事水平一般,又没有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人物,还犯了分兵进军的兵家大忌。大都军虽然人数少,但士气高昂,斗志旺盛,又处于内线作战以逸待劳。
8月25日,两路上都军分别开进延庆和滦平,威胁居庸关和古北口。古北口守将脱脱木儿率军主动出击,在宜兴(今河北滦平北)击败上都军,首战旗开得胜。
上都军梁王王禅、右丞相塔失帖木儿等率军进至榆林(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榆林堡),威胁居庸关,9月1日,燕帖木儿亲率大军增援居庸关,出关击败上都军,一直追到怀来而返。
此时,上都军军兵力多的优势显现出来。9月3日,辽阳行省平章政事秃满迭儿率辽东军攻破迁民镇(今河北山海关),一路西进,四处掳掠,威逼大都。听到消息后,燕铁木儿率军从居庸关回师,奔赴大都以东的三河(今河北廊坊三河)、蓟州(今天津蓟县)与辽东军在东流沙河对峙。
前几日被击败的梁王王禅听闻燕帖木儿主力东调,于是去而复返,再次进攻居庸关。居庸关兵力薄弱,被王禅军攻破。王禅军迅速东进,与辽东军夹击大都。到这里,有两路上都军攻入燕山山脉的长城关隘,似乎分进合击的战术就要成功了。
但燕帖木儿开始展现出自己强悍的军事才能。燕帖木儿留下脱脱木儿率领少数兵力驻扎在蓟州,与辽东军对峙,而自己则率领大都军主力西返,迎战梁王王禅的上都军。
两军在榆河(今温榆河)激战,梁王王禅的上都军大败,大都军追击到昌平西南的红桥。
此时阿剌铁木儿,忽都铁木儿等率领的上都军赶到,与梁王王禅的上都军会合。上都军军力复振,趁机发动反攻,与大都军争夺红桥。在此危急时刻,燕帖木儿亲自上阵,跃马扬刀,砍伤敌军主将阿剌铁木儿左臂,大都军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争先。上都军大败,大都军占领了红桥。
此后数日,两军在榆河对峙,互相射箭。9月22日,两军又在昌平的白浮原(在今北京昌平东北)激战,不分胜负。
上都军兵多将广,难以在正面战场被击败,而东面的辽东军又如芒在背,形势十分危急,大都军若不出奇计难以取胜。
25日夜,燕帖木儿派一百骑兵夜袭上都军大营,上都军猝不及防发生炸营,将士慌乱,自相残杀死伤无数。第二天上都军退走,燕帖木儿趁机追击,在昌平北将其击败,斩首数千,俘虏万余。大都军残部逃到居庸关外,梁王王禅单骑逃走。
至此,这支上都军被彻底击败。
就在同一天,趁燕帖木儿大战王禅之时,上都知枢密院事竹温台攻破古北口,进抵石槽(今北京顺义北),从北面威胁大都。
燕帖木儿临阵不乱,先派弟弟撒敦率前锋前往阻击,阻拦竹温台大军继续进攻。随后在彻底击败梁王王禅后,他率主力沿着燕山山脉的小路倍道兼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后方发起进攻,击败竹温台大军,上都军损失惨重,投降者极多,残部纷纷逃出古北口。
但此时大都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9月28日,辽东军击败镇守蓟州的脱脱木儿,占领通州,兵锋直指大都。燕铁木儿闻听军情紧急,与其子唐其势从古北口率师赶往救援。大都军新胜,斗志高昂,于10月1日将辽东军击败。
但辽东军收拢败兵,于5日与大都军在檀子山之枣林(今北京通州南)展开决战,双方激战一天,杀得难分难解。
大都军再次实施夜袭的计谋,唐其势率军在夜里攻打辽东军大营,斩杀辽东军兵马无数,辽东军趁夜逃遁。燕帖木儿率军追击,在通州彻底击败辽东军,辽东军残军从迁民镇退走。
然而后方又冒出一支上都军。在燕帖木儿与辽东军激战时,10月7日上都宗王忽剌台、阿剌帖木儿部从山西进攻紫荆关,形势十分危急。此时正值燕帖木儿与辽东军决战的尾声,他只能先派4千大都军驰援紫金关。
上都军凭借人多势众,攻克了紫金关,并挺近河北,攻陷涿州(今河北涿州),由南向北逼近大都,兵锋进抵卢沟桥。收拾了与辽东军残部后,燕帖木儿挥师南下,在卢沟桥大败上都军,忽剌台、阿剌帖木儿逃走,但很快被燕帖木儿的追兵擒获。
不料辽东军去而复返,不过换了个方向。
10月11日,秃满迭儿率领被击败的辽东军,由东向西绕了个大圈,攻入古北口。燕帖木儿挥师北上,在檀州(今北京密云)再次辽东军,斩杀多名敌将,俘降万人。至此,上都军的主力基本上被全歼,士气低落,大局已定。
燕帖木儿的叔父不花帖木儿化身说客,游说此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镇守东北的蒙古军统帅不花帖木儿、宗王月鲁不花。二人见大都军屡战屡胜,上都军一败涂地,主力尽失,于是乘上都防守空虚之机,立即发兵于10月13日包围上都。辽王出城迎战,结果被阵斩。王禅败逃,后被擒获。
倒剌沙只得肉袒出降,献出皇帝御玺,后被押到大都凌迟处死,而九岁的天顺帝在乱军中不知所踪。至此上都政权覆灭。
燕帖木儿利用本土作战内线的优势,调兵遣将,东攻西击,转移奔袭。在一个半月内,多次调转兵力,将内线作战的优势运用到了极致,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把声势浩大的上都军各个击破,将其打得一败再败,可谓用兵如神。
两都之战令元朝元气大伤,此后元朝皇位更迭频繁,朝堂党争倾轧,国势江河日下,自然灾害频发,天下民怨沸腾,距离灭亡只有40年了。
就在两都大军激战的干戈声停止之时,安徽凤阳一个朱姓农户诞下一名男婴,取名朱重八。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