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博弈扰动因素多,仍战略性看好

年底博弈扰动因素多,仍战略性看好
2022年11月22日 19:27 国泰基金

市场年底博弈因素主导,游资各种小作文炒作主题,跌的多的借机反弹,金融地产试图风格切换,加上债券下跌,市场整体依然是存量资金的博弈。我们认为投资还是要做长期确定的事情,短期博弈往往是亏钱的来源

站在现阶段我们认为有几点是确定性的:

分母角度:流动性依然是相对宽松,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流动性不可能收缩,股债比历史高位附近,尽管国债收益率略微提升,但是股债比依然在1左右,股票吸引力很大。

分子角度:也就是基本面角度,稍长期判断还是有产业逻辑的标的会更好。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判断,地产时代过去了,互联网最好的时代也过去了,这两个板块过去属于政策偏左,现在有所右转,跌的足够多反弹也正常,但是未来一定属于制造强国。

股票长期一定是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业绩、估值的综合考虑,这是最简单的投资方法,目前自下而上可以挑出很多明年依然高增长、估值非常低的标的。

今年大跌核心原因还是分母溢价的因素,从这个角度其实跟2018年年底是类似的(担心贸易战担心国运),并不是类似2014年也不是2012年,因此金融地产要完成估值切换是非常困难的,与其买基本面不好的资产为什么不去买基本面很好、估值便宜、跌了很多、代表未来方向的优质成长?既然跟2018年底类似,2019年是绝对大牛市的一年,从熊市转牛,涨幅最大的一定是跌错了的、估值压缩厉害、业绩依然高增长的股票,因此我自己构建组合就是买业绩绝对高增长、估值低的优质细分龙头,基本在1000亿以下,大部分小几百亿的成长方向,考虑组合的波动,会均衡在各细分行业。

关于具体投资方向,我的一些理解如下:

新能源车:战略性看好。在市场过度悲观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持续被抽血,但是行业明年依然是高增长这点毋庸置疑。新能源车行业去年才迈过10%的渗透率,今年剔除插电混渗透率才过20%,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趋势是要替代掉全部燃油车,难道现在就说行业趋势不行了、行业最好的阶段过去了吗?这肯定是错的,至少行业渗透率达到50%之前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基本面好但是股票一直跌,更多还是筹码因素。新能源车的产业链条比较长,我们选择的是一些中游环节,几个重仓股基本可以做到明年50%以上增长,估值不到20x。我自己倾向于认为新能源车有点像2018年底的生长激素,当时生长激素尽管业绩高增长,但是由于集采、疫苗事件,2018年依然下跌,到2019年初估值在20X左右了,但是依然可以做到50%增长,市场一旦好转,2019年实现了200%的涨幅。现阶段展望明年,在新能源车领域我们认为明年市场一旦回暖,很多公司具备戴维斯双击、股票翻倍的潜力。

医药消费行业:但凡是跟疫情相关的无论是疫苗、检测还是药,现阶段风险都非常大,建议谨慎参与,因为我个人认为疫情终究是要过去的,股票是看未来的,现在要考虑的是疫情后时代的受益标的。医药过去抱团的公司依然在均值回归过程中,反弹都是卖出机会,医药会像2012-2015年类似,避开权重股,在非权重股找业绩、估值匹配的龙头优质公司,确实也有不少这样的标的。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赛道,依然不便宜,基本面趋势不好,跟医药权重类似,依然处在均值回归过程中,不算低估不是买入时机。

经济强相关行业机会还未出现,出行链条风险大:经济还是弱,现在投经济强相关的有点偏早了,但是布局一些底部的便宜且优质的公司也没问题。我们之前讲过后面看好的是指数机会,各行业理论都可以找到不错的底部公司。而对于出行链条,包括航空、酒店、旅游、机场等等,这些属于过去两年基本面尤其差,但是股票高位,所以我们认为大概率出现的情况是,疫情放开之后这类股票会有所调整,博弈因素太强,建议谨慎。与其买这些,不如买过去受到疫情影响,现金流和净资产并没有受到损伤,现在疫情影响缓解,业绩趋势未来肯定向好,估值还便宜的细分行业,比如药店、部分消费等。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