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投是道 | 神秘的科创板“绿鞋机制”

投投是道 | 神秘的科创板“绿鞋机制”
2019年07月05日 19:00 国泰基金

上周,我们介绍了科创板的市场化发行定价,与IPO定价市场化配套出台的,是有效维护股价稳定的科创板“绿鞋机制”。

“绿鞋”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可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融资规模,使供求平衡。

再具体一些,整个机制里有三个最主要的角色:发行人,主承销商,和超额认购者——也就是战略投资者。

发行人的公司要上市,委托承销商作为中介机构承销股票。

在市场化的发行定价条件下,股价不确定性较高,新股上市可能会出现暴涨或暴跌的情况。而发行人希望股份上市后一定期间内,采取措施维护股票价格的稳定。

于是,“绿鞋机制”就发挥作用啦。

在发行新股的时候,可以向部分战略投资者超发不超过15%的“绿鞋”部分。主承销商会与这部分战略投资者签署“延迟结算协议”(Deferred Settlement Agreement),主承销商先拿投资者的钱,但是暂时先不给投资者股票。

若股票上市后高于发行价

主承销商就可以在30天内行使权利进行超额配售,这时候股票发行数量就是原计划的115%,股票供应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平抑股票价格持续过快上涨,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这时,几位主角实现共赢:发行人筹集到更多资金,主承销商获得更多佣金,股价较为稳定。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

那么承销商会在二级市场以低于发行价的价格买入股票,最高可以达到发行规模的15%,并以发行价将股票交予对应的交易对手。

这时承销商既赚取了差价,又稳定了股价。

“绿鞋”这种神秘的术语实在让刚开始入门的小白菜们摸不着头脑,明明都是做投资的,怎么突然开始聊鞋了呢?为什么一定是颜色诡异的绿鞋,而不是红鞋、蓝鞋呢?

其实,“绿鞋机制”的来由,还是有一些历史掌故的。

根据维基百科资料,最早在1963年,“绿鞋机制”得名自美国一家绿鞋(Green Shoes)的公司IPO时的首次使用,后来成为了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over-allotment option)的俗称。

从1993年起,香港IPO 市场开始采用“绿鞋机制”并逐渐形成常规,大多数新股上市均会向主承销商授予“绿鞋期权”。

相比大陆A股市场,美国和香港证券市场对绿鞋机制的接受度较高,大多数IPO 的发行人都会将超额配售选择权授予主承销商。据彭博数据,2018 年全年香港联交所共有200 家公司IPO 上市,其中104 家采用了绿鞋机制。

而在科创板之前,A股的绿鞋机制还相对小众,自2006年超额配售选择权纳入《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截至2019年初,A股一共只有3家上市公司(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采用绿鞋机制。

因此,科创板的绿鞋机制对于A股来说,是一次大胆的试水。

小幸摘取了申万宏源证券对绿鞋机制的评论,与大家分享:

绿鞋机制是纠错机制,也是价格稳定机制,能使多方受益。

(1)绿鞋机制使承销商和发行人有一定的容错空间,即使价格和发行量的确定出现误差,也可以在新股上市之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2)绿鞋机制是由证监会认可的,在新股上市一段时间内由承销商实施的价格稳定机制;

(3)绿鞋机制能使多方受益。引入“绿鞋”不仅对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有利,而且对市场和投资者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注: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小白入门攻略

投投是道 | 基金后缀怎么还有ABC呢?

投投是道 | 基金封闭运作舍与得

投投是道 | 基金分红是怎么一回事儿?

投投是道 | 市场调整,基金定投好时机

投投是道 | 基金净值知多少

投投是道 |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