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让我们好好来“照镜子”!

这一回,让我们好好来“照镜子”!
2022年02月15日 20:01 Cc主义

如果说有什么事是我们每天必做的,那一定有“照镜子”。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镜子,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早在公元前6500~5700年,土耳其人就用黑曜岩石片制成了具有反光作用的镜子,这也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镜子。

千百年来,镜子的材质和设计千变万化,而它们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投射却从未改变。人类早已习惯通过镜子观察和认识自身,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也不断尝试将镜子纳入自己的艺术创作。

2021 年,知名博主 The Action Lab 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记录了自己建造一间 “无限镜屋”的全过程,并在YouTube上收获了14万点赞。

该博主打造了一间六面全被镜子铺满的房间,并进入其中观察自己无限延伸的镜像,以及光线在其中的运动。他一边移动着相机一边笑着说:“我从没从这么多角度看过自己的身体。”

如果说 The Action Lab 这条“无限镜屋”视频的制作初衷是好奇心和探索欲,那艺术家草间弥生就在自己的 “无限镜屋”中实现了独特的艺术创想。

2021 年 5 月,“草间弥生:无限镜屋”(Yayoi Kusama: Infinity Rooms)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开展,以庆贺开馆 20 周年,该展将会持续到 22 年 6 月份。

 草间弥生 《无限镜屋:满载生命灿烂》

《无限镜屋》系列作品约有 20 件,大部分作品利用灯球点缀黑暗的镜像空间,在呈现草间弥生的经典圆点,营造出一种有如置身太空的奇幻体验。

 草间弥生 《无限镜屋:满载生命灿烂》

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曾提出过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他认为婴儿自我意识的确立,是通过在镜像中将自我与环境统合而形成的——6-18 月的婴儿能够分辨镜子中相对于他者的自身映像,从而进行了最初的主体的建构,也就是对于“我”的意识。

但拉康同样指出,这种意识是一种异化和误认,因为镜像中的“我”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我”。

许多经典影片都借用镜子来表现角色的对待自我的态度。

比如经典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主人公 Neo 准备在墨菲斯的带领下去往真实世界时,他看到了一面碎裂的镜子,他在镜子中看到了扭曲的自我。

电影《黑客帝国》

个片段其实表明了此时的 Neo 还没有完成主体的认知,而是刚刚进入镜像阶段的原发性认同,他对镜子中的自己感到疑惑,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存在。

在镜子作为现当代装置艺术的材料或组成部分之前,古典艺术中不乏镜子出现的身影。

在西方艺术史中,镜子提供了空间的拓展和多重视角的转换,结合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理论提示着丰富的视觉隐喻。

当镜子出现在绘画当中时,往往不仅使构图更具巧思,也承载着艺术家深刻的思考。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如果你仅仅是为了享受绘画的乐趣,没有比选择挂在伦敦国家画廊的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的这幅双人肖像画更好的了。”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一般被认为是描绘卢卡富商乔凡尼·阿尔诺芬妮与妻子举行婚礼的场景,画面中心的镜子是这幅画的一大亮点。

镜子在基督教中具有诚实、真理与上帝见证的含义,再结合镜框外圈基督蒙难场景,其宗教的象征意味显而易见。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细节

同时,镜子的反射性特点也拓展了作品的空间。

画家将画面镜头以外的人物景象通过镜子表现出来,既强化了画面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同时巧妙地强调了画家本人的在场性。

委拉斯凯兹 《宫娥》

17 世纪的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从《阿尔诺芬尼夫妇》中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也创作了一幅含有凸透镜的油画《宫娥》。这也是他为王室所做的最著名的作品。

画家凭借出众的几何学、视觉幻象、透视法等才能,让观众在欣赏时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

在现当代艺术中,镜子并不仅仅作为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出现在绘画中,而是作为镜子本身,即一种表面光滑且具反射光线能力的材质,与其它媒材、与自然界、与展览空间及观众等进行互动。

安尼施·卡普尔,《镜子(苹果洋红混合)》,2018,不锈钢及漆,172 cm x 172 cm x 27cm

当代艺术大家安尼施·卡普尔擅长将镜子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他创作了一系列多彩的圆形镜面装置,其巧妙的颜色和奇趣的镜面折射常常吸引许多观众在作品面前驻足,观察并思索自身在艺术作品中的倒影。

安尼施·卡普尔,《分割(哑光黑)》,2017,涂漆不锈钢,175 x 175 x 205 cm

同时,作为一个公共艺术的大师,卡普尔的著名雕塑《云门》也采用了通身镜面的设计,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空间感。 

安尼施·卡普尔,《云门》

法国装置艺术家文森特·莱罗伊(Vincent Leroy)的《慢镜头》(Slow Lens)镜面装置作品则更强调镜子对物质世界的介入、反馈和虚化。

文森特·莱罗伊 《慢镜头》

装置中透明的镜片通过不同弯曲程度排列组合成一个灵动的整体,单个镜片“演绎”的不同视觉效果使作品富有流动感和生命力。

莱罗伊在不同的地方展出过这个作品,城市、建筑、街道、胡同、工厂等都曾成为虚拟与真实的梦境发生的场域,让走进的观众在在不断变幻的环境中获得奇妙的享受。

文森特·莱罗伊 《慢镜头》

罗伯·穆赫兰(Rob Mulholland)是一位专注于雕塑和环境艺术的艺术家,镜子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变成了统合自然与人类的一个中介。

他将镜子匿身于自然环境中,却又时常制造错位,以融合感表达人与自然共生的同时,以分裂感强调人为变化对自然产生的影响。

罗伯·穆赫兰 《Vestige/遗迹》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人类却总能在镜子面前产生无尽的遐思,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它们看似无所隐藏,所见即所得,却又神秘莫测,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

我们将继续通过镜子认识自己,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用镜子进行新的构思和表达。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