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攸关10亿人,价值8万亿,影响中国未来30年!

这件事情攸关10亿人,价值8万亿,影响中国未来30年!
2020年05月30日 17:44 正和岛标准

作 者:典小韦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改变人类历史的“小切口”

纵观人类历史,改变这个世界的,往往只是一个小切口。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惊天动地的重大发明”,比如蒸汽机、原子弹、人造卫星。也会有很多看似不那么起眼的小发明。

而这些“不起眼的小发明”,很多时候,他们渗透、并且嵌入到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甚至不知不觉:

比如说,自行车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近距离代步的出行方式。

电池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日常交互,我们的空调遥控器、智能门锁、录音笔、玩具车等,如果没有电池,你很难想象生活将会怎样。

还有圆珠笔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书写,如今这个一两块钱的小产品,每天能够卖出1400多万支。

当然,还有信用卡,彻底改变了经济运行秩序。你想,如果市场经济只能够在“熟人社会”之间展开,那么资金流动只能停留在一个小圈子里。政府也不可能说是去指定一些人信用好,一些人信用不好。

信用卡完美解决了无法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用的问题,它重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

而对当下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塑造影响最大的,也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它就是——二维码。

这个小小萝卜章一样的东西,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让万物联网成为可能!

其实,二维码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发明的,起源于日本。

“二维码之父”名叫原昌宏,他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程师,在丰田公司工作。一开始,条形码发明后,丰田公司引入了这一技术,但为了进一步加大自动化效率,丰田派他去开发扫描仪。

原昌宏发现,为了提高效率,市场上把横竖2个条形码放在一起,但是容错率很低,不实用。为了解决容错率这个问题,他苦思冥想了很久。

直到有一天,他在午休时下围棋,突然间得到一个启示——可以借鉴围棋的黑白矩阵模式啊!

于是,原昌宏重新改造,并发明了二维码,并且免费对全世界开放。

尽管二维码起源于日本,但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以及中国的社会和经济。

“数字化的人”和被重塑的生活

网上有这样一个笑话:

小张问小美:“你说现在买票用微信,去菜市场要扫码,出门买个煎饼果子也要扫码,大家都不带钱包了,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美说:“说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

小张说:“错,说明你出门捡到钱的概率越来越低了…”

虽然是个笑话,但是无论是卖红薯的大爷,还是三四线小城镇卖蔬菜的阿姨,都在自己的摊点上贴上了二维码,说明二维码已充分渗透了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衣

“扫码关注本店有优惠哦”,“扫码领取红包,全场衣服可以9折哦”,“扫码关注店家小姐姐,随时分享优惠信息~”

这是我们买衣服、逛网店,最常见的信息。这一切便利的入口,都是一个小小的二维码。

2,食

如果你买阳澄湖大闸蟹,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每一个大闸蟹都用尼龙扎带锁住,上面贴着一个二维码,那是行业协会给的防伪标志。

每一只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有,一蟹一码,你可以扫一扫,能追溯到它的起源地,生长日期等。

当然,不仅仅是大闸蟹,你买的高档花生油、五常大米、甚至依云矿泉水…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二维码改变了中国商业的防伪体系,让正品更可信任,让造假失去空间。

3,交通

想象一下一个人的一天,出行交通可以扫码骑单车,也可以刷码搭乘公交、地铁。

疫情期间,你上班需要出示健康码,中午吃饭要用小程序扫码点餐,吃完后付钱要付款码……

4,社交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社交。

今天你走在路上,看见一个美女,过去搭讪,聊得合适的时候,你就问一句:“美女,方便加个微信吗?”美女点开她的二维码,你很开心地扫一扫。

这件事情如果放在30年前,远远不是这个样子。

30年前,你的名片上,印着公司地址和BP机号码,跟朋友说“有事你呼我”。你戴着一个不舍得撕掉标签的太阳镜,手里拿着一个摩托罗拉大哥大,时不时地在人多的地方,掏出来,整个人瞬间觉得拉风了不少,你能感觉到旁边的人,那种想看但又不敢直接看的渴望眼神……

20年前,你用小灵通给你女朋友发短信,最多只能存100条,你总是要斟酌,然后依依不舍的删掉一些信息。

10年前,你有了iPhone和微信,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直到今天,你的名片上印不印电话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右上角那一个小小的二维码……

总结:

或许你不知不觉,但历史的切口由此打开。人们开始越来越“数字化”,甚至英国推出了一个“二维码墓碑”软件,墓碑上刻上二维码,扫一扫查看生平事迹。

当然,“数字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便利。中国今天的商业模式,被深刻的重新塑造开来。

“码上经济”与新商业生态

根据微信今年初发布的《码上经济影响力报告》,2019年,微信“码上经济”规模突破了8.58万亿元。

这个萝卜章一样的小方块,竟然价值8个多亿!

可以说,二维码不仅仅改变了每一个人的日常,更是重塑了中国的商业、培养了新经济业态。

二维码对于中国商业的塑造,至少在3个维度:

1,重塑了商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线下经济的压力很大。而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线下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微信的“码上经济”最大的价值就是,用"低成本、低门槛、快部署"的特点,帮助了无数企业建立了“向下兼容的能力”。

什么叫“向下兼容的能力”?

我们知道,在商业世界里,你的维度越高,生存能力就越强。

比如说,你是一个卖电视的,你既有面板的核心技术,又懂得互联网营销,还跟线下厂商有非常好的渠道关系,那么你的维度就非常高,无论电视市场如何风云变幻,基本上你都能生存下去、并且活得很好。

同样,如果你不能够向下兼容,那么无论多大的巨头,都会“死得很快”。

IBM当年的电脑系统,比微软厉害多了,但是IBM为了垄断利益,系统不兼容联想、汉王等汉卡,而它自己的汉卡又非常贵,而微软却“向下兼容”,最后天下系统归了微软。

西贝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餐饮巨头西贝,一开始遭遇困境,董事长贾国龙就透露,“西贝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

后来通过小程序和企业微信等进行线上转型,现在全国200多家店,与9万多名顾客连接,线上的甄选商城增量是同期的300%,个数字现在还在持续地推进当中。

不仅仅是西贝这样的餐饮巨头,“码上经济”对中小企业同样适用,帮助无数中小企业培养出这种“兼容能力”,从而实现了“线下损失线上补”。

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

比如,广州有一个老板叫陈晓栋,他去年9月开了一家友+便利店。一开始他在店里挂出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只要是住附近的人,都会让对方扫一扫加好友。

后来,他用“下单助手”搭建了一个自己商店的小程序。今年疫情暴发,店里几乎无人光顾,小程序点单变得异常活跃。陈晓栋10元起送,微信支付后放下东西敲一下门就走,每天店里3、4个人要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1点。

结果今年2月,他的门店整体销售额非但没有下滑,反而有所增长。

这就是把线下的损失,用线上补上了。

微信的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餐饮、零售业线上交易占比是去年12月的1.79倍和1.25倍,其中餐饮业2020年1月线上交易额比2019年12月增加了66.7%,充分展现了码上经济对线下交易的敏捷补位。

2,重塑了商业与人的关系

为什么说这种小程序码、消费券等形式重塑了商业和人的关系呢?

我们知道,商业最本质核心是——适配。让需要的人,找到需要的东西。把对的东西,卖给对的人。

按照刘润老师的“人、货、场”理论,我们知道,传统的商业,是以“货”和“场”为中心的。

比如说,你去赶集,你去逛超市,本质是你需要“货物”,然后去找附近有货物的市场、超市等,就是去找“场”。但是“码上经济”的核心,是以“人”为核心。

举个例子,女生们最爱逛的屈臣氏,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屈臣氏在中国有3900多家店,为了满足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需求,它从2017年就开始借助“云店”进行O2O转型。

这个转型的过程,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核心。

早从2017年开始,屈臣氏就上线了“闪电送”服务。屈臣氏利用遍布全国的线下门店优势,基于“云店”等各类线上订单来源的地理位置,在就近门店调货,实现了全国480个城市的消费者,下单后1小时内商品送货到家。

据说,屈臣氏闪电送最快的纪录是付款后8分钟送货上门。而且你面临的线上导购,与线下导购是完全同步的。

这其实就是让“货”去找“人”,去适配人。

这其中,对于你最大的感受就是——“地域消失了”。因为你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随心所欲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是一场很大的颠覆。整个商业的逻辑被倒转。

3,构建了一个新规则的商业生态

微信的“码上经济”最厉害之处,在于构建起一个商业生态系统。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最强大的。我先举个例子:

二战时期,日本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叫大和舰。从名字上就知道,这是代表了当时所谓“大日本帝国荣誉”的舰艇。

它拥有十分厚重坚硬的装甲,装备9门460毫米大口径主炮,以及12门副炮和156门高射炮。由总功率15万马力的4台蒸汽轮机驱动,并且配备了最先进的光点和雷达系统。

这个配置,即使拿到今天,也是海军史上最大一级战列舰。

当时日本想凭借2艘舰艇,击沉美国的航母。可最后,不可一世的大和舰,连航母都没找到,就被航母的舰载机击沉了。

其实,航母只是一个平台,本身没有进攻能力,但是它是一个生态,上面搭载了各种强大的预警机、舰载机,还有核潜艇等武器,让整个系统组合的力量,强大到无敌、所向披靡。

这就是平台和生态的意义与价值。

“码上经济”实际上是通过二维码,连接微信支付、小程序、社群、企业微信,以及逐步接入商家的CRM、ERP,营销体系、配送体系等,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

从2019年微信“码上经济”8.58万亿元的数据,就说明“码上经济”早就融入人们的移动生活习惯,只不过这种改变,润物细无声。

而且,“码上经济”还激发了企业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需求。调研显示,46.5%企业表示将加大数据中台投入,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对“新基建”的需求越高。

这种生态建立起来,未来中国的商业将生生不息。

至少还有30年的红利

其实不仅仅是商业世界,二维码还从另一个维度,影响了中国社会:

疫情期间,中国最厉害的就是“数字抗疫”。全国各地,都通过小程序的健康码登记,出入办公楼和小区。

而且,小程序还能查询14天内搭乘过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的人。

这其实是属于社会治理的层面。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5月6日)政企个人总用码量达1400亿次,人均节约耗时29.2小时。

在这个层面上,二维码可以说是——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我们能够看到:

山区的孩子,扫一扫码就能够一起上网课。

医院里原来排号要有长龙,你寒冬下雪的早上5点就得起来,去排队挂号。现在用小程序扫一扫,就能实施预约专家。

还有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有机农业,都可以扫码溯源。

当然,还有人工技术诊断和远程医疗手续,生命科学等。

无论是知识鸿沟、医疗不足、教育缺失等,中国社会其实有很多难题还需要解决。

当然,解决这些问题的背后,需要一套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基础设施、需要新基建,需要5G,需要卫星数据、更重要的是需要背后的人才,等等。

二维码只是一个小切口,通过这个小切口,衍化出一个经济生态,而经济背后代表了需求,需求又驱动技术进步,最终带来社会的进步。

这就好比iPhone的发明,不仅仅是让你多了一个智能手机,更是带动整体厂商探索智能设备,并且彻底改造了你的智能化生活。

二维码起源于日本,但在中国的使用,却远超过日本。

我们常常讲“弯道超车”和“换道超车”,其实技术的积累是个很慢的过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投入教育、投入基础科学,重视对工业的自主研发等路径。

但是好在,一些像二维码这样的小科技,给了中国无数小入口,并演化成经济生态。而这种生态下新的游戏规则,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会倒逼技术、社会加速发展和衍化,从另一个维度,给了我们新的机会。

条形码自20世纪70年代广泛推广后,影响了世界商业5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而二维码的生态更为强大,至少在未来可见的30年里,仍将发挥更大效能。

这一点,值得高层、商界,以及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排版 | 悟能

审校 | 悟能  轮值主编 | 孙允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