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老板和员工,都被打车票坑过

99%的老板和员工,都被打车票坑过
2020年08月03日 16:37 正和岛标准

作 者:张强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热播剧《二胎时代》中,陆晓东拿着自己的私人打车票,贴到报销单上去报销,结果被举报到了老板那里,如果不是美女同事丁敏出面解围,他恐怕要被开除了。

相信所有财务人员,或者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看到这里都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别小看一张小小的打车票,想贴好还真的是个技术活。

如果技术好,就能顺利报销;如果技术不好,打车票就要被打回来重新贴,打回的原因包括打车票的时间不对、发票连号、字迹看不清、金额算错等等。

这还只是普通公司的流程,如果是上市公司,技术等级还要再往上调整一个级别。

财务当然很委屈。

面对交上来的堆积如山的打车票,需要逐个点验金额,核对日期、行程和出差申请,提报人员一个不小心,所有流程就还得推倒重来。

业务人员更委屈。

辛辛苦苦出差跑业务,出差前要打报告,出差过程中不但需要自己垫支,还要随时留意保存发票,办完事回来了还得面临财务人员吹毛求疵般的贴票要求,最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才拿到报销款,这种事务性的工作让人搓火,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而且一旦出了错,可大可小。

往大了说,包括虚报打车费等行为,还可能被公司“道德委员会”之类的部门盯上,往小了说,重新贴票就算完事,但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陆晓东属于后一种。虽然被老板叫去谈话,但在丁敏的力保下最终没怎么受到影响,继续扮演“绵羊男”的角色。

但那只是演戏。而现实要残酷的多。

打车票引发的风暴

2018年底,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忽然发布一则消息,称接到举报并查实了数十名员工接受了不法出租车的服务,向公司提交了报销金额大于实际打车金额的发票,并把其中的差额部分据为己有。

这家互联网大厂认为,(报销金额大于实际打车金额的行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触碰公司职业规则底线,所以对涉及此事的违纪员工全部辞退。

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员工也在社交平台上喊冤叫屈。

有被辞退的员工表示,因为加班太晚,打车成为难题,所以和其他同事一起拼车,另外出租司机给的也是50元、100元这样的定额发票,所以很难取得正规发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事实已经无法挽回。

这事发生在以“技术改变一切”为信仰的互联网圈,但是在贴票报销这件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件上爆雷,其中的反差让吃瓜群众不胜唏嘘。

其他行业呢?

《二胎时代》中丁敏甚至说:“大家不都这么干吗?财务心知肚明。”

但实际上,老板们可不这么看。

这其中决定性的是成本和效益的关系。陆晓东没有被开除,是因为老板认为自己没有付出什么额外的成本,而互联网大厂的那几十名员工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则是因为老板认为纵容他们的话,将会使得自己付出更多的隐性成本。

打车票付出的高昂成本

是每个月收票、核票等重复性事务,一个公司能付出多少成本?

直接的成本来自于财务部。一个专职出纳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被用在根据最新的财务规定和流程,核对包括打车票在内的各种发票上,一旦出了错误,或者发现废票,还得去找业务人员核对,补票等。

而且这种沟通是跨部门的,显然也都有沟通成本,表现之一就是财务部门可能是私底下最容易挨骂的部门。

也就是说,一个出纳工资的三分之一,都被用于支付这种低效的重复工作。

来自华为的测算显示,1张发票的贴票成本高达18美元,而华为每年的交通费用超过3000万元。

还有就是,上述互联网大厂发生的“打车案”,也预示了另一种成本——公司支付的报销款,有没有水分?

而且这种成本还会在公司中鼓励一种不良的风气,从而造成更多的浪费,形成更多的显性或者隐性成本,同时还让打车这种福利,沦为一种代价高昂的负担。

这是公司流程管理层面的灾难,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都不能接受这种漏洞。

也正因为如此,才被认为触碰了底线。

面对这个众所周知的成本管理短板,企业家们有没有采取过行动?

这显然是个商机,而且很早就出现了专门从事TMC(企业差旅管理)业务的公司——他们作为第三方,专门为自己的公司客户解决人员差旅报销难题。

他们的优势也很明显:

比如手里掌握着更多的出行资源(车队和酒店等),能够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差旅方案;

接手某家公司的差旅业务后,可以为该公司节省人力成本,当然也不需要客户再贴打车票了;

因为多为月结,客户的员工出差也无需自己垫资,在此之外,差旅公司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垫资等等。

但TMC公司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TMC只是把之前员工对财务的报销模式,变成了公对公的模式,每个月照样需要有一个对账结算周期,财务人员同样需要重复之前的发票审核等繁冗复杂的工作,变化的只是工作对象。

暂且不论TMC公司是否会虚报冒领的问题,但肯定需要一定的运营利润,这对客户公司来说,同样意味着成本。

对于企业家来说,商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当一种解决方案不够好,或者解决的不够彻底时,马上就会有新的解决方案涌现——有时是技术的变革,有时是模式的变革,有时两者兼而有之,直到完美地把管理短板彻底终结。

所以出行公司来了。

出行公司开始崛起

自从2018年年底曝出前述头部互联网公司员工打车报销被辞退事件后,最近这种事件几乎已经绝迹。

为什么?

因为出行公司搞定了打车票报销的痛点。

这甚至还间接帮助了出行巨头的崛起。

其中一个隐秘的传言是,深圳某个科技巨头的财务人员,早就对每个月核验打车票的事务累得苦不堪言,所以在出行独角兽提出可以通过集中用车、集中报销的方式解决员工打车难题后,双方很快一拍即合。

结果就是,出行独角兽打开了一个地推业务的突破口,而科技巨头终于从打车票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

“用车需求和报销数字化”成为出行公司的利器。

因为科技公司的加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早接触出行公司解决方案、第一批吃螃蟹的,也是这些一线科技公司。

比如华为,每月需要审查的贴票单据几十万张,而且全国发票都要统一寄送到深圳,产生高额快递费用,同时还面临丢失风险,以及无法核验发票对应的行程,合规审核面临巨大压力。华为当然也有自己的车队,也有租车业务,但管理分散、自有车辆闲置情况普遍。

出行巨头滴滴企业版通过数字化出行,搞定了一切。

从产品层面,管理员对不同职级、岗位的员工,匹配不同的用车权限,而且出行记录实现了数据化,行程可查,透明和合规都有保障。

多个城市提供快车、专车等一站式服务,也实现了费用的统一结算和线上化,这让对账变得简单易行,而且彻底告别了每个月的核验发票环节。

类似的还有阿里。

在接入滴滴企业版之前,阿里作为互联网巨头,依然实行员工垫款打车、攒票报销的机制,周期长、流程复杂,员工投入了大量无效时间。

所以阿里对滴滴企业版的评价是“实现了我们帮助员工把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产出上的诉求”。

另外泰康制药、三一重工以及某个全球500强药企等,也在解决员工打车报销难的问题上,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最后都通过滴滴企业版得以解决。

打车票就这样,被一个新玩家颠覆。

出行数字化的新蓝海

现在打车打到原来那些带计价器的出租车之后,很多人会发现计价器上往往挂着一长串的打车票。

如果你下车索要发票,没准司机师傅还会格外提醒你:一张够吗?不够的话多给你几张。

打车票不再是香饽饽了。

省下来的钱,相当于自己赚的钱。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自从2018年底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打车报销被辞退”事件后,最近两年几乎没有再发生类似案例。

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员工们吸取了教训,管理也更加规范了,但更重要的是,类似于滴滴企业版这样的企业数字化出行工具,正在越来越多的构建起一个透明的出行业务流程和架构,让公司和员工都从中受益。

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中国数字化市场仅有7%的企业突破了原有业务的转型困境,并因此获得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其他企业如果不能迅速跟进并打造自己的数字化能力,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仅从出行的企业端需求来看,一方面企业用车成本很高,但同时自有车辆或者租赁车辆的使用效率却很低。

类似于滴滴这样的头部出行公司推出的企业版产品,通过对于出行业务的数字化,对用车环节实现了赋能,这不仅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同时也相当于开辟了一个新的蓝海出行市场。

之前的第三方出行公司,在出行业务的数字化浪潮中,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新的机会,并迅速开始新的行动——早在2016年底,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SAP旗下的差旅服务商Concur就开始和滴滴企业版合作。

这一步很聪明,因为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就是在中国,滴滴企业版解决了一个行业痛点,这足以让其成为这个行业数字化的代表,并以此服务更多在企业出行层面有巨大需求的合作伙伴。

这就像是在无现金时代,钱包被彻底边缘化一样,某一天人们可能会发现打车票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