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漫天雪798
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并不需要大学文凭就可以干。巨额补贴下的大学教育,刺激了需求,让许多并不适合上大学的孩子上了大学,这实际上延长了人的成熟期,多了许多食税者,少了许多生产者,减少了社会的资本积累,让人们变穷。
为什么大量的工作并不需要多高的文凭就可以干了?
因为在社会经济进步、资本积累增多的前提下,一部分真正的自然精英推动了造福于人类的技术进步,让普通人也能操作高科技的东西,提升劳动生产率。
互联网非常复杂,电商平台后面的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更复杂,但是现在全世界几乎所有人都会使用,中国就有10多亿网民,几何式降低了交换成本,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内燃机汽车技术构造非常复杂,但是我这样的理科盲也可以驾驶自如,因为我不用知道背后的机理,只用握着方向盘和踩刹车。
电脑和手机,里面的科技含量很高,我们对其一无所知,但是面对普通用户的,却只是键盘和触摸屏。
摄影曾经是高度技术性的活动,然而从傻瓜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手机摄像头,在网上学一些教程,令每个人都成了摄影师。
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在一定时期内并没有多大的提高。比起100年前的农民,不但会种地,还会编织、做木工、打猎,现在的农民甚至技能在退化,但是为什么收入更高、吃的更好、生活更好了?
因为有技术精英发明了农药、化肥、优质种子、耕作设备等,令他们付出同样劳动获得了更大的产出,而其他领域的精英人才又发明和生产出了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令农民的生活成本降低了。产出高了,收入高了,生活成本却降低了,因此生活水平提高了。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社会总是少部分自然精英的创新活动,服务了大部分人。在写字楼里写代码的人,服务的是对代码一无所知的人;工厂里科技含量极高的生产线,是精英绞尽脑汁设计出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
这听起来挺打击人的,然而却是事实。这也并不是对大众的贬低,一个人在此处的精进,在另一处却平庸,因此才有了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正是市场分工交换的扩展,让每个人都可以专注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然后与他人交换,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和最终产出,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一位企业家,不但在远见卓识和冒险精神上优于我,而且打字还比我快,扫地都比我更有效率,我相对于他,是极其平庸的。但是他和我合作,自己专注于做企业,给我报酬让我专注于给他扫地,仍能取得更大的总产出。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大部分人就是适合给这位企业家打工,而不是自己创业。因为创业的风险太大了,搞不好就倾家荡产。我们应该把这种风险转移给企业家,然后自己则不论盈亏,都取得相对稳定的报酬。
认识到企业家才是推动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至关重要。没有他们,你不但没地儿打工,而且只剩下吃土。一个对企业家充满尊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整天大谈道德、批判企业家的社会,那就等着人人躺平摆烂。
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其中大部分打的是根本用不着大学教育的工,而不是去创业。学理工科的大学生,可能会知道怎样建造一座桥梁最坚固耐用,然而他就是不知道这个地方到底适合不合适建一座桥梁,这些水泥和钢材是不是可以用来干别的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什么才是消费者更加迫切的需求。
这就是经济计算,它是企业家才能,不是你有大学文凭就必然具备的。
大学里走出了许多未来市场的精英。但是这只能证明很多市场精英上过大学,而不能证明这些精英就是大学培养的。大多数天资普通的孩子,在上了大学之后,真的就比没有上大学的孩子、或者上大学之前更有创新能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本科教育不过是个大号高中,并不能习得更多的创新技能。关键是,创新型的天才并不是教育出来的,恰恰相反,他们是不循规蹈矩、不因循传统教育方式的人。
而大学里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体制下,被分配了更多的荣誉,自我认为他们是最有价值的人,理应走向市场后拿到最高的报酬。他们想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所学校,按照学校的分配模式和等级秩序进行运作。
然而市场经济评价一个人的贡献,不是自己说自己有多优秀,在学校做题做得多么好,以及怎么讨教务处的喜欢,而是看他服务他人的能力,能不能赢得消费者的金钱投票。
于是那些学习好的人,在巨大的落差下,成为一股反市场的力量。他们要么继续留在学校,让学校从一开始就充斥着反市场的舆论;要么进入市场后,将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视为投机取巧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等级、没有特权,一切按个人才干分配,也令他们没法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但是他们又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能力不济,于是一切过错都由市场经济来承担。
这从他们反市场、资本、大企业这些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看出,只有在这些概念上做文章,他们的学说才能蛊惑大众。鲜见他们去反对具体的某个资本家、企业家,因为那实在是没啥可反的。追溯他们的历史,其富裕和地位的提高,多是杰出的企业家才能和服务大众能力的结果,反这些人,只能证明他们与消费者为敌,并且赤裸裸地揭示了自己的无能和嫉妒。
他们其实连资本和企业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资本和企业的背后,都是人。
所以不要对大学迷信,大学生更不要自视太高。
假如没有巨额的税金资助,让所有人上大学都如此容易,让企业家来办大学,就不会有这么多大学,它们会被蓝翔技校取而代之。
假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也不会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专业。
假如大学财产权明晰,没有价格管制,许多并不适合上大学的孩子会被价格机制筛选出去,他们会减少4年的蹉跎岁月,减少社会财富的浪费,而是走向市场,成为财富创造的促进者。
4年的时间,那些善于学习的孩子,已经可以从一个新手变成行业的精英。平庸的孩子,也可以在4年里,习得生存的技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光荣劳动者。
正是僵化的大学教育体制,将许多孩子变成了庸才;正是长期接受财政和父母的资助,让他们对市场竞争充满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他们对市场活动嗤之以鼻,以掩盖内心的虚弱;正是这种虚弱,让他们变得自大,一个连一分钱都挣不来的人,居然敢对一个在市场中搏击风浪的企业家指手画脚,并且要去“整顿职场”。
他们从来不知道,是一个他们看不上眼的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的人,在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并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便利;他们以为假如自己东施效颦地辍学躲在地下室,就能发明出iPhone,然而乔布斯只有一个。他们更不知道,动不动要求强权出面,只会把乔布斯弄死在地下室里。
他们是享受着市场经济的成果,却时时刻刻反市场的一代年轻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是什么,你给他讲多少经济学原理都无济于事。
好好作吧,不等把马云挂路灯,他们自己就要先上吊。
绳索套上脖子的那一刻,估计仍然不会醒悟,他们会说,都是社会和政策害死了自己。从来不想想,正是自己的呼吁促成了某项政策,败坏了整个社会,那绳索,从来都是自己套在自己脖子上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