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课开到历史现场和艺术创作中

把思政课开到历史现场和艺术创作中
2024年04月24日 05:45 重庆日报

  “你这里的灰色,运用得不错,把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的庄严肃穆,刻画出来了,但可融入写意手法,用云、树等,与之形成更强烈的对比……”

  4月20日一大早,重庆红岩村,四川美术学院40多名学生背着画板来到这里,一堂生动的写生课正在进行。与以往的写生课不同,本次陪同学生前往的,除了专业老师,还有由该校党委书记唐青阳带队的思政教师团队。

  “思政+艺术”,把思政课开到历史现场、生活现场和学生创作中,正是川美在全国首创“大思政”工作坊的一次全新探索。

  把思政“小课堂”

  搬到社会“大舞台”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身后的这栋楼,就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实践的重要足迹……”当天的课堂上,川美学生并未像以前一样,走进写生现场后,立即开始作画,而是先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晶集中上了一堂“踏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的思政课,让同学们对红岩精神有了整体印象后,才开始写生创作。

  红岩,一直是川美师生的“创作宝库”。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有版画插图《红岩》、连环画《江姐》、主题雕塑《红岩魂》、油画《歌乐春晖》等影响深远的作品。

  该校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学生裴育娇在专业老师、思政老师“双师”指导下,很快完成了自己的写生创作。

  “我尽力在画布上重现旧址原貌,同时融入我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裴育娇直言,这是她在写生课中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我之前也曾多次到红岩村参观、写生,但此次有思政老师的参与,不仅让我对红岩精神有了更深领悟,创作的作品也更有灵魂、更有感染力。”

  “这次写生课,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次专业课,更是一次与先烈的跨时空对话。以后,我不仅要努力做好革命艺术类作品的创作,更要努力成为红岩精神的传承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学生刘列凤表示。

  探索新路径

  提升学生“走心率”

  “我们创新打造的‘大思政’工作坊,就是将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有机融合,探索‘思政+艺术’特色育人新路径,打破艺术院校传统专业教育重技能传授、轻价值引领的弊端,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提升学生的‘抬头率’‘走心率’。”川美党委常委、副校长段胜峰介绍。

  该校“大思政”工作坊,具有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打造了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组建、密切配合、协同育人的全新教学团队;

  二是构建了专业技艺训练与树德、增智等多重育人要素深度融合的立体实践内容;

  三是创设了铺陈在革命圣地、城乡社区、田间地头、村镇校园、名胜古迹的多元育人课堂。

  今年,除了红岩村这个点位,川美还组建了10支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队伍,利用学校组织的写生季,带领学生到祖国各地挥毫泼墨,描绘中华大地的斑斓画卷。

  从长征路上的贵州遵义,到多民族共生共荣的边疆村落;从打造和美乡村的重庆酉阳,到传承非遗文化的云南鹤庆;从陶行知建立育才学校的重庆合川,到历代文人咏颂的四川峨眉……每到一处,工作坊老师都在写生、采风等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红色文化、生态文明等,拓展和丰富思政课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大思政”工作坊还专门设计了诸如考察报告、艺术展演等多层面、多维度、多形式的课程作业,让学生从思政角度提炼出专业性见解,从专业角度深化思政性的见识,把思政要素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动力源泉。

  建设“大思政课”基地

  擦亮川美“金名片”

  “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解答思想疑惑,又要让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生动、最火热的地方,去认识国情、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川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斌说,川美“大思政”工作坊,表面看,是把思政课“搬入”生活实践,“实则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

  工作坊强调“关键在教师、主体在学生、主阵地在课堂”,要求老师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作为艺术院校的思政老师,既要有“思政”教学扎实的功底和本领,又要对“艺术经典”有相当的认知、熟知、真知。为此,工作坊老师既从“思政”的角度考量“艺术”专业的实际,又从“艺术”专业的角度植入“思政”的元素。

  “在备课方面,我们也由原先的‘单兵作战’变为了‘集体备课’,再根据不同写生地点匹配相应师资,进而提升课堂质量。”他说。

  “我们除了在全国首创‘大思政’工作坊,还承担了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获批20余门国家级、市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让理论‘立’起来、课堂‘新’起来、思维‘活’起来。”川美宣传部部长贾安东称。

  唐青阳表示,接下来,川美将积极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新形态,把教育与国家、与时代、与世界、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同时,该校还将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专业优势,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基地建设,用“思政之光”擦亮川美这张重庆文化的“金名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